鐘燦鳴
摘 要:某糧油廠200T物理精煉線對原料油進行脫色脫臭處理時,在水冷卻放熱環節產生了大量100℃左右的高溫冷卻水,未得到有效利用。化學精煉線在加工毛油時,工藝要求50℃~55℃原料油通過蒸汽加熱升溫至82℃~85℃后才可進行離心分離,加熱需蒸汽量較大,而物理精煉線產生的高溫冷卻水經過換熱恰能達到使用要求。企業通過在200T物理精煉線鋪設管道,把高溫冷卻水引至化學精煉線離心分離前的預熱部位進行換熱,代替了原來的蒸汽加熱環節,減少了化學精煉車間的蒸汽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物理精煉 化學精煉 冷卻水回收
中圖分類號:TK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c)-0069-02
1 項目背景
某糧油廠現有化學精煉、物理精煉、分提及小包裝、特種油等生產線,油品年加工量超過30萬t。該廠為小批量特油而生產建造的200T物理精煉線,其工藝流程為先對原料油進行升溫(最高可達260℃),后進行脫色脫臭處理。為減少混油量,此工序需用水作為冷卻介質將離開脫臭塔后的成品油溫度降低至100℃以下,產生了大量100℃左右的高溫冷卻水,未得到有效利用。
該廠600T化學精煉線的產品為毛油,其工藝要求原料油升溫至82℃~85℃后才可進行離心分離,除去油中的殘皂及磷脂等雜質,而原料油在進入離心分離前的溫度為50℃~55℃,這部分熱量需通過蒸汽加熱(HE311)來完成。每生產1t毛油,HE311環節大約消耗0.3MPa(表壓)的飽和蒸汽42kg。
由于600T化學精煉線HE311環節的加熱需蒸汽量較大,而利用200T物理精煉線產生的高溫冷卻水經過換熱恰能達到使用要求,因此可考慮從物理精煉線引入溫度較高的冷卻水進行回用,從而減少加熱蒸汽用量。
2 節能改造技術原理
企業在200T物理精煉線水冷卻放熱環節鋪設管道,把接近100℃的高溫冷卻水引至化學精煉線離心分離前預熱部位進行換熱,代替了原來的蒸汽加熱,詳見圖1、圖2。
本項目總投資金額為8.55萬元,主要用于連接200T物理精煉線和600T化學精煉線的冷卻水管道、水泵、儀表等設施的購置和安裝。
3 節能效果測算
600T化學精煉線主要消耗能源為蒸汽和電力。由表1可知,改造前該生產線年毛油加工量為119361t,年消耗蒸汽5024761kg、電力483878kW·h;改造后年毛油加工量為130924t,年消耗蒸汽2316175kg、電力632490kW·h。
查表可知,0.3MPa(表壓)的飽和蒸汽焓值為2739.04 kJ/kg,折標系數為0.0935kgce/kg。電力折標系數取0.31618 kgce/kW·h,則:
改造前毛油加工單耗
=(5024761 kg×0.0935 kgce/kg+483878 kW·h×0.31618 kgce/kW·h)÷119361 t
=5.22 kgce/t
改造后毛油加工單耗
=2316175 kg×0.0935 kgce/kg+632490 kW·h×0.31618kgce/kW·h)÷130924 t
=3.18 kgce/t
項目節能量
=(改造前毛油加工單耗-改造后毛油加工單耗)×改造前毛油年加工量×10-3
=(5.22 kgce/t-3.18 kgce/t)×11936t×10-3
=243tce
4 結語
本項目通過回收物理精煉線高溫冷卻水余熱,減少了化學精煉線的蒸汽消耗,實現年節能量243t標準煤,相當于向環境減少排放597t二氧化碳、4.0t二氧化硫、3.8t氮氧化物和2.3t煙塵,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GB/T 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2] GB/T 15316-2009,節能監測技術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3] GB/T 28750-2012,節能量測量和驗證技術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