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子豪
筷子,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國民眾常用的飲食工具,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它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制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因為常跟嘴接觸,所以它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網絡的發達,讓我們對各種信息都能及時看到。近半年,我們看到這樣一種說法:“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產生黃曲霉素,導致肝癌。”
健疾攸關,豈可置若罔聞!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真相。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黃曲霉素是什么。黃曲霉素即黃曲霉毒素,其劇烈的毒性比人們熟知的劇毒藥氰化鉀要強10 倍,比劇毒農藥1605 的毒性強28~33 倍,一粒嚴重發霉含有黃曲霉毒素40 微克的玉米可令兩只小鴨中毒死亡。因其屬于極毒,故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天然存在的致癌物。
然而,黃曲霉毒素的出現需要合適的生長和營養條件,例如花生、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谷物腐敗變質、發霉后,就會產生黃曲霉毒素,其中尤以花生、玉米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毒性最強。
但筷子本身并不是糧食作物,它不是有機食物,沒有營養基礎,故很難培養出黃曲霉菌。即便筷子出現發霉問題,大多是普通的霉菌物質,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很少能直接致癌。所以,“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產生黃曲霉素導致肝癌”的說法站不住腳!
這樣一分析,您就放心了吧!
然而,筷子雖然不會致癌,但如果我們不注意對它的養護和衛生,它還是會帶給我們疾病的。例如,筷子出現劃痕、裂痕等破損痕跡,出現斑點、變色等顏色改變,有了明顯的酸臭味、潮濕味等,就會生長、繁殖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如果我們繼續使用它,這些有害微生物進入人體后,就容易引發疾病。所以,我們對筷子的使用安全問題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那么,筷子的使用安全問題都有哪些呢?
一是選購。推薦使用竹筷子。竹筷子手感輕靈,無毒無害,最為環保,故應作為首選。木筷子與此相近,但應盡量選擇密度較高、紋理細致的。也可使用金屬筷子,銀質、不銹鋼等金屬筷子亦無毒無害,安全衛生,只不過它們分量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所以只能作為備選。但是不推薦使用塑料筷子和涂有彩漆的筷子。
二是清洗。竹木質的筷子容易滋生細菌,所以筷子清洗干凈后在沸水中煮上幾分鐘,然后再自然風晾干,就可以有效、快速處理掉筷子上的霉菌。另外,家里備一臺餐具消毒柜也是不錯的選擇,能有效殺滅各種霉菌和致病菌。
三是更換。一批竹木筷子一旦選購,是否永遠使用下去了呢? 當然不是。因它們長期使用并接觸潮濕,也會損壞,故應每半年至一年更換一次。太勤了也是浪費,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