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小眉
摘 要:音樂教學作為小學階段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承擔學生音樂基礎技能、知識教育的同時,更承擔著培育學生良好音樂核心素養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有效提升小學生音樂基礎能力,在這里我們特引入國際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的柯達伊教學法,希望能夠通過該教學法優勢作用的充分發揮,來將我們的小學音樂基礎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為此,本文通過對柯達伊教學法相關內容的概述,探究了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生音樂基礎能力培育方面的應用情況及成效。
關鍵詞:小學生 音樂基礎能力 柯達伊教學法 應用成效
20世紀以來,在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下,國際上逐漸涌現出一些新的音樂教學方式方法和理念,對于推動音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極具現實意義。其中被譽為國際音樂三大教學法的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逐漸成為當今世界音樂教育領域的三大支柱,在全球范圍內受到眾多教育者的追捧。尤其是柯達伊教學法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被廣泛的應用于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個人音樂素養、能力的提升。并且由于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在音樂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表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無法準確的達到音樂教學目標要求。而柯達伊教學法則是專門針對小學階段的幼兒音樂教育而研究出的極具科學意義的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廣受世界各國音樂教育專家提倡和好評。因此,為有效推動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我們有必要通過柯達伊教學法的引入來有效彌補傳統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培育。
一、柯達伊教學法概述
柯達伊教學法作為國際音樂三大教學法之一,其對世界教育界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柯達伊教學法主要是借鑒了西歐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倡導發揮學生天性,讓其快樂的學習、歌唱、演奏,以此來在培養其音樂基礎能力的同時,對其音樂修養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從而極大的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柯達伊教學法的教學方法而言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起到對學生各方面音樂基礎能力進行培育的目的。在這里我們就不對其進行一一贅述,只選取其中幾個極具代表性的教學方法來對其在小學生音樂基礎能力鍛煉中的情況進行介紹。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生音樂基礎能力鍛煉中的應用成效
1.節奏訓練
基于節奏掌控能力對于學生歌曲演唱效果的影響,因此,大多數教師會在音樂教學中首先應用卡答疑教學法對學生開展節奏訓練。基于柯達伊教學法對節奏訓練趣味性、豐富性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訓練過程時要注重節奏訓練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如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鐘表聲、心跳聲、鼓點聲等引入到教學中,要求學生對這些獨特的聲音節奏進行模仿,以此來體會節奏的變化。此外,還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模式的構建,來結合一定的情境進行節奏訓練。如,為學生描繪下雨之前的天氣變化情況,烏云密布、風聲陣陣、雨滴滴落,讓學生依據天氣的變化“唱出”云、風、雨的節奏變化。此種教學方式,充分表達了柯達伊教學法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極具趣味性的情境中實現了節奏掌控能力的鍛煉,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2.首調唱名法
通過對首調唱名法的采用,實現學生對半音、全音內涵的輕松把握,改變學生以往對音符、音律的抽象印象,使其能夠真切的把握并認識音符。柯達伊首調唱名法多運用于小學階段音樂理論課當中的視聽練耳教學當中,并結合學生情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感官情況來對學生予以針對性的樂理基礎訓練。由于柯達伊教學法主要是在匈牙利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音調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小學階段學生小三度發音簡單、半音階發音困難的情況,首先從匈牙利五聲音階的訓練做起,等學生熟練后,再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加入fa、si及變化音的訓練。這種由簡到難的旋律方法符合了柯達伊教學法所提倡的“兒童自然發展法則”,有助于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學任務超出學生承受能力范圍的問題,在教學中的應用收效良好。
3.多聲部訓練
柯達伊注重幼兒早期音樂基礎能力的培育,認為無論是在歌唱、器樂還是節奏訓練中都應讓幼兒過早的接觸多聲部訓練。并通過節奏型伴唱、節奏卡農訓練、音色模仿節奏、兩手分擊聲部訓練、節奏正反拍訓練等來結合學生音樂素養情況對其開展多聲部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還要緊密結合小學階段學生在理解能力、生理狀況等方面的特性,采取由簡到難的訓練辦法,逐步加深難度,以提升學生的訓練適應性,彌補傳統小學音樂聲部教學訓練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鄧佳.試論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基礎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8(12):134-137.
[2] 王斯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鋼琴啟蒙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8(26):76-77.
[3] 林茜婷.節奏、音準、旋律——談柯達伊音樂教學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精準切入路徑[J].北方音樂,2018,38(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