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苗,秦雅琪
【摘 要】先鋒戲劇《木心·人曲》融合了詩劇,歌劇,舞劇的三幕劇式,劇中的有聲語言充分體現了先鋒戲劇的藝術魅力。導演通過對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完美結合以及有聲語言在形式上多樣性和情感統一性的有機協調的過程中,營造了寫意化和重復性的美感。本文主要從有聲語言的塑造方面來淺析該話劇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先鋒戲劇;《木心·人曲》;有聲語言;藝術塑造
中圖分類號:J82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7-0018-01
一、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完美結合
話劇《木心·人曲》是由深圳碉樓劇場(劇團)推出的、由鄒曉勇執導的一部先鋒實驗話劇,通過“詩、歌、舞”不同的跨界藝術形式展現出了木心先生的一生。劇中只有三個演員:男人、女人、舞者。演員男和演員女主要負責有聲語言的表演,舞者負責肢體語言的表演,整部戲劇對于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的整合,進行了有機地、創造性地設想。
該戲劇在人員安排上循“少即是多”原則:演員男飾男巫、少年木心、中年木心和老年木心、管家、醫生;演員女飾女巫、產婦、護士、少女、看守、母親、大姐、紅胸鳥;舞者飾胎兒、老者、桌、畫、河、石、十字架、鐵欄、五線譜、樹、流星。“一人飾多角”決定了每個人物形象在形態語言上的不同屬性。意味著每個人要在眾多人物、物體間自由轉換,方可傳達出導演的創作意圖??梢?,雖然演員人數“少”,但有聲語言的表現力是“多”的。
以“干凈、空”為主的舞臺設計強調了靜態的時空感,又恰到好處地強調出舞者的律動感,如此動靜相宜地增強了藝術張力。舞者主要負責寫意部分的情感鋪墊和渲染,增強兩位演員臺詞的情感渲染和有聲語言的傳播目的,調動受眾對情節的共鳴,啟發受眾對劇情以及木心先生的理解。可見舞者的設定對于實驗性話劇的創作來說無疑是成功的。
由此,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充分利用舞臺的時空,營造出“靜中有動,動中有聲”的舞臺藝術效果,讓受眾沉浸在木心先生的一生中。
二、有聲語言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
此劇目中完美呈現了有聲語言的形態多樣性和情感的統一性,“原創歌曲”和“吟誦”等有聲語言樣態的出現,使受眾充分感受到了主創人員對多樣化有聲語言傳播效果的追求。在先鋒實驗話劇《木心·人曲》中原創電子音樂總共有三首,融入木心詩《大衛》的主題曲《人曲》貫穿主體三幕劇,歌劇中插曲《流淌》,舞劇中插曲《木上水邊》,融“吟誦、獨唱、二重唱”等形式為一體。
內容的選材決定了有聲語言表達多樣化。木心先生是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出版了很多詩集,吟誦這一有聲語言表現形式在整部戲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人曲》中的開頭、中間、結尾的部分分別插入了三段吟誦。開頭(吟誦):你等待我,我逝彼臨,彼一如我,彼一如我;別走近我,我正升焰,萬物俱焚,別走近我。中間(吟誦):來擁抱你,你自溫馨,自全清涼,來擁抱你。結尾(吟誦):請扶持他,他已衰老,已如病獸,請扶持他;莫依偎我,我習于冷,志于成冰,莫依偎我。這三段吟誦的加入為整首主題曲劃分了層次,使劇目體現出結構性。三段吟誦均為四字結構,使吟誦具有了律動的協調美感,呈現出和臺詞的停連、重音、語氣、節奏保持了一致性且保持了戲劇中的角色定位和情緒的走向。三段吟誦均由演員男來完成,風格的一致性讓有聲語言的多樣性有了統一的靈魂。
交互性增強了有聲語言表達多樣化。演出過程中觀眾可以讀木心先生的語錄并對演員進行提問,生活常態化的語言樣態與演員戲劇性的回答形成強烈反差感與戲劇性,巧妙地展現出有聲語言的張力,增加受眾的沉浸式觀看感受和角色認同。
三、有聲語言的寫意化和重復性營造美感
《木心·人曲》類型為“詩·歌·舞·變奏三幕劇”,重點在變奏,詩劇、歌劇、舞劇的融合變奏。序曲:生死;第一幕:詩劇 / 白夜;第二幕:歌劇 / 晝午;第三幕:舞劇 / 晚晴;尾聲:死生。意在表現“一人、一天、一生”。如此立意就決定了“重復之美”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木心·人曲》也確實著力于詮釋寫意化的重復美感。
從有聲語言上來看就體現在臺詞的重復,演員男:“人啊、人呀、人吶!”演員女:“人,是什么?”碎片化的對白在一問一答的重復中體現著強烈的寫意化風格。這種意念化的臺詞充分體現了導演自我情緒表達,在重復中把寫意化用到極致。“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把單一的字眼表達出豐富的層次和豐滿的意蘊,如此循環往復的聲音形式最能體現有聲語言的運動性,語言節奏的美感也在重復中被烘托出來,這對于受眾而言有助于強化戲劇情節的理解和吸收。這種寫意化有聲語言的重復也打破了傳統戲劇的空間敘事手法,劇中舞者也有少量臺詞,例如“我來”“我走”也同樣是運用了寫意的風格和重復的手法,強化時空的變化,表現木心先生流逝的一生。
由此,碎片化的有聲語言在重復中突顯寫意,在變化中體現先鋒戲劇的特性,在交互中實現統一,在動靜之間品味美感。
參考文獻:
[1]申林,趙蕊. 先鋒戲劇的“跨界”表達—觀舞劇《木心·人曲》(劇場版)[J]. 戲劇文學, 2018(10).
[2]羅莉.文藝作品演播技巧[M].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2013.4(2).
[3]李欽君.話劇演員有聲語言的藝術塑造[J].戲劇綜論,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