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16日,浙江衛視“今日評說”欄目組對浙江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張耕進行了專訪,就當前浙江工業經濟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同時回答了部分企業的問題。
本文將這次訪談中的內容進行了梳理歸納,以饗讀者。
關鍵詞:服務企業
記 者:張廳長您好!2019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尤其是經歷了機構改革之后,對浙江省經信廳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今年我們有哪些想法和打算?
張 耕:這次機構改革以后,省經信廳仍然繼續履行作為浙江省工業與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職能。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2018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要求,省經信廳將在新的一年里把推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服務企業、做好“三服務”作為我們推動經信工作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加快中小微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等工作中發揮主導、引領和服務的工作職能。
記 者:您剛才提到“三服務”活動。元旦后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開展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活動。其中,“服務企業”是放在第一位的。省經信廳作為一個主管經濟運行、主抓這方面工作的職能部門,怎么發揮自身優勢來幫助全省的工業企業?
張 耕:大家都知道省經信廳主要的工作是服務于全省工業企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之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應該是比較多的。經信部門作為工業企業的“娘家”,更應發揮好自己的職能作用和定位,特別是要在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重點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開展深入走訪調研活動。我們組織開展了“百名廳局長下基層”“百名處長下基層”等一系列活動,向企業了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宣傳和解讀國家、省里有關支持服務企業的相關政策。
第二,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對于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的要求,加大要素在各個方面的保障、支持、統籌和協調。
第三,目前的宏觀經濟條件下,企業家的信心是推動企業良性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引導好預期,如何增強企業家的信心,也是我們開展服務企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這個方面,我們除了在面上做好統籌之外,也發動和動員廳機關干部和工作人員到基層走訪,去了解情況、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到實地走訪了不少企業,也了解了一些新的情況。這些情況我們正在進行梳理,希望在新的一年中通過省經信廳能夠將其逐一化解。
關鍵詞: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
記 者:傳統制造業在浙江工業中占有很高比重。這當中的民營企業又占了重頭。所以,我們怎么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務這些企業?我們有什么樣的工作預期和目標?
張 耕:當我們講到浙江經濟結構的時候,往往會講三句話:“傳統制造業為主”“民營經濟為主”“中小企業為主”。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是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對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非常重視,自2016年以來加大了對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力度,并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組合拳”。通過近3年的實施,浙江在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從2018年1—10月的統計數據來看,以紡織、印染、服裝、化纖為主的10大傳統制造業行業的利潤提高了15.8%,對規上工業利潤的增加值貢獻了近60%。應當說,在過去的幾年中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也為浙江經濟的“穩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2019年的工作中,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對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力度,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開展省級綜合行業試點建立,為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樹立樣板、做出示范。對于好的項目、好的企業,我們想樹立一系列典型,推廣一系列好的經驗和做法。
二是要加大對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推廣力度,加快數字經濟、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融合。尤其是在大力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要特別強調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這也是我們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一個核心。
三是要加強聯動,要把小微企業的升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培育、綠色制造的發展,以及全球精準合作的推廣等一系列工作統籌結合起來,推動傳統制造業大中小企業融通性發展。我們希望通過一年的努力,在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方面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和進展。
關鍵詞:穩增長
記 者:剛才我們提到一些數據。2018年1—11月,浙江規上工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了7.6%,單從這個數據上看,我們覺得工業的運行總體還是比較平穩的。但我們也注意到,2018年8月之后,浙江工業的增速是有緩慢下行的過程,所以接下來省經信廳將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穩增長”這個目標?
張 耕:首先,在這次開展“三服務”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對企業的調研,我們發現,新的宏觀經濟條件下,企業最關心的還是“減負”問題。目前,企業在發展中,仍存在負擔較重的問題,這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破解,當然破解這個問題需要國家、省、市多個層面共同努力,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讓企業的負擔切實得到緩解。
其次,中小企業呼聲比較高的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問題。應該說,相關政策是有的,但從落實的情況來看還有差距。我們意識到,如何讓金融更大力度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于中小企業,這是必須破解的一大難題。
最后,盡管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我們要強調,調結構、抓轉型、淘汰落后產能、加快一些高污染企業的淘汰和除清,這些工作還是要做的。也不能簡單從一些數據上的起伏和高低來影響我們浙江調結構、促轉型的決心,力度仍然要加大。接下來,還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培育,特別是在“育新”“立小”方面。要發揮浙江民營經濟的優勢和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在“雙招”工作上,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加大力度,培育更多的小微企業。
關鍵詞:5G
記 者:接下來,我們要聊到的這個話題也是現在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5G。5G作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代表,對我們推動當前經濟運行起著很大的作用。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5G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張 耕:5G是當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最熱的一個話題。浙江在4G設施建設和應用上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5G的設施建設也已經開展了試點建設工作,特別是在杭州已經開展了規模組網的試點和建設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500多個站點完成建設。
5G網絡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低延時”,這個特點對新的智能終端設備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基礎的支撐和可能性。特別是在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方面,5G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應用場景上的想象空間。從目前試點的情況來看,我們對5G的應用還多半集中在高清電視或者超高清電視的試播,以及對無人機等的操控。從長遠的角度看,類似于智能汽車、網聯汽車等,這些應用在未來都是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和可能的。我相信,5G的商業化應用一定會給我們的信息消費、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令人驚喜的變化,這方面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記 者:從實際工作角度講,我們的突破點或者目標在哪里?我們接下來會做哪些工作?
張 耕:最重要的,還是要發掘應用場景。一個新的技術出現,它只是解決了技術的問題。那么,這項新技術到底可以應用在哪里?有哪些領域可以首先進行突破?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網絡本身也需要終端本身特別是智能終端的開發。所以,對于這些智能終端的開發,以及對應用場景的挖掘和培育或者產業化,我們還有一定的路要走。因此,圍繞5G建立相關產業和產業鏈是我們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讓5G作為基礎設施,真正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從而得到推廣和應用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關鍵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記 者:數字經濟作為浙江“一號工程”,未來的方向和重點在哪里?
張 耕:201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浙江在全國最早也是率先提出了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我們在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目標的設定上,是希望通過5年的努力,浙江的數字經濟總量在現有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從2018年的2萬億元到5年之后的4萬億元。這個工作應該說還是非常巨大和有挑戰的。我們同時希望,通過5年的努力,浙江能夠打造成數字經濟全國的示范省。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要著重打造好“三區三中心”建設,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新動能的培育。尤其是要在一些浙江產業的短板上下大功夫,比如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以及顯示材料等方面,我們還缺乏一些大的引領項目。對此,我們要進一步地加大力度、加快布局。此外,要加大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特別是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用新的動能來提升傳統制造業的改造提升,解決傳統制造業諸如核心增長乏力、核心技術缺乏的難題和瓶頸,讓傳統制造業能夠更好地發揮它在浙江經濟中的核心地位,能夠加快提升浙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這不僅僅是為浙江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新的空間和藍海,也是我們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因此,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對浙江的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微企業
記 者:有網友結合自己企業在運作和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了問題,請您作答。有網友提問,“畝均論英雄”改革會不會對像他這樣尚處于發展初期的企業產生一些影響?這個您會怎么理解呢?
張 耕:“畝均論英雄”改革主要是解決企業的提質增效問題,讓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剛才這位網友提到,他的企業是一個創新型企業,對創新型企業的培育一直是我們鼓勵的重點。“畝均論英雄”改革更多的限制是在“地雷企業”,即效益比較差、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這項改革對這些企業進行淘汰和除清,并在資源的配置上進一步弱化對這些企業的供給。創新型企業在初創過程中稅收比較低、產值比較低這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我們各個地方建了大量的孵化器,就是為了滿足創新型企業對發展空間的需求。綜上所述,網友對“畝均論英雄”可能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可能會產生的影響大可不必擔心。而可以說,對這一類企業的培育和發展也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
記 者:我相信這位網友聽過您的回答之后可以放心了。第二個問題,在建設小微企業園的過程中,很多小微企業主會有這樣一個擔心——搬遷成本。這是企業主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這個您會怎么回答?
張 耕:搬遷的成本往往是綜合性的考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推動小微企業園建設還是采取了一種準工藝性質的,可以說,無論是采取市場為主的建設模式,還是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建設模式,都要求在成本上處在我們可控的目標范圍之內。所以,從小微園建設成本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已經壓到了我們最低成本價的范圍之內。同時,對需要引進的一些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進園的建設主體和管理主體還會提供一系列的政策配套,包括資金的補貼,來切實解決小微企業入園和搬遷過程中的成本問題。
記 者:您剛才說的這個成本可能會是一個綜合性的,那我們小微企業真的進入到小微企業園之后,園區會給小微企業提供什么樣的幫助?或者小微企業會有什么樣新的機遇呢?
張 耕:除了在空間上集聚以外,我們對小微企業園的建設還要求它在服務和配套上能夠給更多的小微企業提供幫助和服務,比如說融資配套的問題、數字化集中服務的問題、人才招聘服務的問題,以及對一些塊狀特色經濟的品牌塑造和營銷問題。有這些配套服務的支持,小微企業入園要比其“單打獨斗”有效得多。
記 者:我們再來看第三位網友的問題,他的企業想評“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其實,這兩個項目應該來說是能夠幫助一些優質的企業去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所以這塊您的看法是什么?
張 耕:對“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的培育是我們引導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的一個抓手。在這個方面,我們從2016年以來已經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對小微企業來說,如果可以納入到一種引導和培育的名錄中去,我們會以“一對一”的方式對這些企業實施一系列服務,包括對企業家實施培訓、幫助產融資金對接,以及在創新孵化方面給予支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已經培育了一批“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當然這個數量與全省小企業規模數量基數來比較,還是少的。我們希望,在后續的過程中加大對入庫培育企業的集聚和發掘力度,加大對具有這種潛質的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等方向的引導和培育,讓更多的小企業通過上規模、上水平、上等級等一系列過程,形成自我成長的梯隊,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的培育發展之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對所有的小企業都希望也引導小企業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去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