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劍波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笨梢?,開展讀書活動,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一、搭建讀書平臺,多渠道為學生提供優良圖書
1.圖書室的建設。學校要注重文化建設,每年投入一定資金,購買訂閱一定數量的適合師生閱讀的圖書,切實加強圖書的管理,對閱覽室的圖書、報刊進行科學分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借書制度、閱覽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積極為廣大師生閱讀提供良好的平臺。
2.班級圖書角的建設。為進一步營造讀書氛圍,學校倡議開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班級贈書活動,各班級都建立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圖書角。各班選出圖書管理員,做好圖書登記和學生借書、還書的記錄,展開閱讀活動。學校要求班級做到“四個一”,即每日一詩,每周一篇讀書心得體會或讀后感,每生一本摘抄本(或自編、自創詩本),每班一本讀書活動記錄本。
3.家校攜手,倡導家庭讀書活動,營造書香家庭。學校利用每次家長會,向家長宣講全面的質量觀,宣傳朱永新先生的信念——讀書能改變人生,激發全體家長關注孩子閱讀的積極性,形成家校讀書合力,引導家長為孩子營造書香型的家庭氛圍。大力號召家長參與親子共讀活動。舉行和孩子同看一本書的親子交流活動,介紹家庭閱讀生活,請父母講自己讀書成長的故事。
二、落實措施,保證教師在閱讀中成長
成立讀書會,每位教師結合個人實際,制訂讀書活動計劃,明確讀書書目內容、目標、措施、效果等。樹立“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意識,充分利用假期以及課余時間進行自我充電,走進經典,品味名著,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加強教師讀書成果展示交流,積極開展主題閱讀沙龍、讀書筆記展評、讀書知識競賽、經典詩文誦讀、讀書典型事跡宣講等活動,評選讀書標兵,營造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
開展與學生“同過一個節(讀書節)”“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活動。充分利用晨誦、午讀、閱讀課等組織學生朗讀經典美文。教師在讀書、學習、思考的基礎上,不斷地練筆,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及教學技能,每位教師本期至少有一篇稿件發送到網上進行交流。
三、活動促動,引領學生浸潤書香
1.保證閱讀時間,開展以“晨誦”“午讀”為主的陽光閱讀活動,設置“閱讀課”,大力開展“大閱讀”活動?!俺空b”“午讀”時間分別為早晨、下午上課前15分鐘,誦讀兒歌、童謠、古詩、宋詞,閱讀中外兒童文學經典?!伴喿x課”由語文教師確立主題,推薦書目,閱讀并加以指導,包括要求學生做批注,寫讀后感,培養邊讀邊動筆的習慣,及時進行讀書交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成長。
2.開展主題班會,學校要求各班不定期開展關于讀書活動的主題班會,進行宣傳,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學會讀書,真正做讀書的主體。
3.不動筆墨不讀書,低年級的讀書筆記以摘抄為主,中高年級的讀書筆記以寫心得體會為主,教師定期進行檢查指導,對于好的讀書筆記在班級、學校進行交流。各班安排課前演講,讓學生介紹自己讀過的書,一方面檢驗了學生的讀書效果,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
4.定期開展系列讀書活動。以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鍛煉、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為指導思想,各班每天記一句名言,每周開一次讀書交流會,每周背一首古詩詞,每周精讀一篇文章,并且定期開展朗誦會、故事會、讀書知識競賽、征文比賽、讀書論壇、讀書筆記評比等展示讀書成果。
5.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倡導家長讀優秀童書,走進孩子心靈,與孩子擁有共同的語言密碼。
6.成立學校“小記者站”,組織編輯班報、校報,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學社團活動,以寫作促進閱讀,形成讀書、寫作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讓學生在團體中互相提高、促進,為他們的特長搭建展示的舞臺。
7.給學生提供固定的“圖書跳蚤市場”,給學生提供交換、互借好書的場所,營造書香氛圍。
伴隨著書香校園建設的深入推進,教師、學生以書為友潤澤心靈。我們不僅要讓書香溢滿校園,還要讓書香飄向家庭,飄向社區,讓學生閱讀內容更豐富,讓教師和學生以書為伴的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