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友清
【摘要】本文提出了核心素養視野下名著閱讀課程的教學策略:一是創設良好氛圍,激發閱讀興趣;二是進行有效指導,傳授閱讀方法。此外,我們還要設計趣味作業,實現深度閱讀。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深度閱讀
“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下的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圍繞知識點,把文本內容肢解得支離破碎。考試結束,除了記住一些零碎的知識點,學生們別無他獲。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利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不利于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為了提高名著閱讀課程教學的效果,我們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進行了廣泛的實踐探索與研究。
一、創設良好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創設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推動學生自主閱讀。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名著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們或挖掘有關的影視資源,或開展有趣的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名著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如閱讀《西游記》《駱駝祥子》等作品時,我便搜集到了相關的影視教學資源。電視劇《西游記》是孩子們特別熟悉的作品,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可以消除學生對文本的陌生感。事實證明,電視劇片段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學生們很快就積極投入到了文本的閱讀當中去。在教授《在烈日和暴雨下》時,為了讓學生生動直觀地感受祥子掙命的過程,我把電視進行了剪輯,專門利用多媒體為孩子們播放了“祥子拉車”的片段,在視頻資源的影響下,學生們深受感染,有效激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采用活動的形式開展名著閱讀教學,也是一種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如在教授《西游記》時,學生們自主開展了《西游記》故事比賽、《西游記》朗誦會、《西游記》知識問答賽、《西游記》讀后感比賽等活動,由于是他們喜愛的形式,因此他們特別投入,最后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進行有效指導,傳授閱讀方法
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因此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如針對閱讀方法,有的教師還開展了“名著閱讀方法交流會”,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每個人都分享了自己有效的閱讀方法,并且從他人處吸取了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如青青(化名)說:我首先閱讀作品的序、跋和目錄等,從整體上認識作品,這樣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作品的主要內容、創作背景等有個大致的了解。飛飛(化名)則表示,他一般會通過瀏覽的方法,先了解主要內容和人物關系等,在這個過程中抓住重點進行閱讀,對于暫時不理解的地方,先跳過去。名著發燒友小雨(化名)則分享了他的獨門秘籍:我喜歡閱讀精彩片段,而且是通過精讀的方法展開閱讀。通過對精彩片段的品悟,我們會發現其構思之妙、布局之精巧、語言之優美等,從而豐富自己的寫作知識,發展自己的情感。閱讀名著時寫讀書筆記,有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虎子(化名)在閱讀名著時,就喜歡邊讀邊圈注、摘抄,從而積累大量的好詞好句;在閱讀完作品后,他還會主動撰寫心得體會,寫出自己受到了哪些教育,這樣的閱讀習慣有利于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這樣的閱讀教學不是圍繞知識點進行的,而是讓學生習得方法,從而有效改善了名著閱讀教學的效果。
此外,我們往往會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檢測,從檢測結果的反饋中弄清楚學生是否實現了深度閱讀。如在《朝花夕拾》閱讀教學結束時,全班學生自由結成學習小組,對作品展開研究,并撰寫調查報告——《我看〈朝花夕拾〉》。經過一個階段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他們展開了具體的討論,討論中有的引用名家的點評,使閱讀更為深入:有的聯系魯迅創作這部作品時的背景,對其作品進行了深入解讀……
初中統編版教材特別重視名著閱讀板塊的教學,我們應該以名著為載體,通過創設良好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借助有效的指導,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通過趣味作業的設計,讓學生逐漸實現深度閱讀,從而使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邊疆,聚焦核心素養下的語文名著導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39-40.
[2]張中法,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名著導讀摭談[J],語文教學通訊,2018(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