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但是農村學生普遍存在交流上語言貧乏,所以,我們順勢提出了“農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研究課題,通過研究,探討科學的口語交際策略的指導方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廣開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渠道,把握各種機會,讓學生在眾多的言語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
【關鍵詞】口語交際;課堂;興趣;情境;技能
口語交際是人們運用口語接收對方信息,同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遞給對方的過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廣開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渠道,把握各種機會,讓學生在眾多的言語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這樣,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教師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農村小學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呢?通過課題不斷研究探索,我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溫馨和諧的交際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口語交際,應當重視交際的氛圍。教師要創設寬松愉快、溫馨和諧的交際氛圍,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敢于表達,不必擔心說錯話被指責,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只有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學生的交際情感才能易于被誘發,交際的欲望才能被點燃。在這樣一個和諧環境中,能說會道的孩子會變得侃侃而談,平時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能拋開顧慮,產生傾訴的欲望。
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課前3分鐘,是一個美麗而可愛的起點。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抓好課前3分鐘,一堂語文課就成功了一半。學校許多教師課前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也為課堂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訓練時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各具色彩,中年級引入了生活小事、古詩詞背誦等;高年級引入了即興演講、美文賞析、辯論會等內容,這些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的思維也在這些豐富而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鍛煉。
二、感悟生活,創設情境,樂于表達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課堂和生活是兩個平行但又相互融合的兩條線,互為支持,因此,除了課堂,教師也要帶領學生深入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體驗知識的奧秘,鍛煉在課堂上所學的口語交際技能,做到來源與課堂,而升華與生活。同時,生活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對于生活閱歷尚淺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殘酷性,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新課標要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改變之前的單一交流,營造一個特定的環境,讓處于其的學生不在緊張和不安,教師用言語的溝通,使學生敢于說話,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想。
我國有句俗語:“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駕駛。”這句話用在訓練口語交際能力上尤為貼切。事實證明:口語交際能力強,語言表達水平高的都是勇于表達,勇于參加交際活動的人;反之都是參加交際活動少的人。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因此,口語教學必須創設情境,抓住機遇,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學會與人交往,引起學生說話的欲望,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做到真正想說,樂于表達。如何創設情境?
1.要從平時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生活是學生積累素材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積累語言的主要來源。話題貼近生活,學生感到親切,沒有距離感,容易激發交際的欲望,也易于交際。話題不一定是學生經歷過的,但一定是學生熟悉的,要在學生的生活范圍之內,這樣學生融于生活,也更容易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就有許多交際情境。比如,小學生經常要買學習用品,這時候就會向銷售員詢問商品價格,用途,特點等,有時候還會討價還價。這無形中就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買學習用品”這一生活情境,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因為這是學生身邊的情境,也是學生最有感受的情境,訓練時學生就能積極投入到口語交際中來,有時買東西,討價還價場景還清晰的負浮在眼前,歷歷在目。此情此景一定能激活學生的表達愿望。
2.用語言創設情境。農村學生在交流上語言貧乏,這也造成他們不愿交流的一個原因。教學語言是最直觀的教學手段,也是最便捷,實用的教學手段。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可以扣住學生的心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果配上合適的音樂,教學效果會更好。在教學《愛之鏈》用優美的語言講述愛的故事,同時在配上一段感人肺腑的音樂進行渲染,這樣的情境創設,很快就能讓學生走進愛的故事和氛圍。
3.圖畫引入情境。口語交際話題都配有插圖。插圖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是生活中的一個鏡頭,一個片段。這些插圖是潛在的交際情境,我們需要把圖畫由靜止變為動態,把圖畫的意義變活。比如,“學會解釋”是生活最常見的,最實用的一個口語交際,我們做錯事都會向別人解釋。此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在結合教材上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弄清做錯事向別人解釋時應該怎么做,怎么說;然后再根據畫面情景指導學生表演。這樣既讓學生鍛煉了說話的能力,也懂得了文明用語,待人之道。
4.課件創設情境。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鮮艷的畫面,生動的圖像、動畫于一體,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尤其對低年級學生吸引力更大,更容易引起他們興趣。
5.用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交流。學生做出了成績老師除了用激勵性的語言公開表揚他們,老師的肢體語言也能起很好的作用。鼓掌、豎大拇指、微笑、點頭……課堂上經常可用這些動作,可以使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更樂于學習,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關鍵是要選擇合適的方法,要讓學生樹立“生活即課堂”的理念,讓他們在生活的各種場景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中努力創設情境,消除學生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進行切實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語文是一門充滿感受和體驗的學科,只有感受、體驗生活,才能獲得精神的豐富,才能與生活產生共鳴。
三、選擇多樣的交際形式,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的技能
除了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外,還要結合日常生活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拓寬視野,豐富語言,這對提高學生口語表達和與人交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1.活動課落實。活動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也是他們最熱心的課。他們的才情、能力在活動課上得到了充分展示。老師可以多舉辦讀書推薦活動,這樣既展示了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和檢測同學們課外閱讀量,又顯示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力;演講比賽,既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膽量、智慧。在聽說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受到熏陶而且能得到很好的訓練。在教師的引導講解下,很多的學生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關注自己一言一行,而且水平提高極快,同學之間交流能使用文明語言,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在生活實際中,許多學生能走出課堂,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如他們能和文具店的老板討價還價,詢問文具的用途,在公交車上自己主動詢問售票員下車的地點等。
2.學生課堂上積極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能力明顯提高。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有勇氣和信心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愛怎么說,就怎么說,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我們還要給學生足夠的交流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口語實踐,從而使學生改正說話時的拖腔做調,改善方言土語。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存在語句含糊、詞匯貧乏、用詞不準確的現象得到提高,使其可以與同學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
四、課題研究體會
1.口語交際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采用的形式新穎生動活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非常喜歡,在課堂中學生能充分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對一節形式新穎生動活潑的口語交際課常常記憶猶新,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2.口語交際教學間接改變了學生的性格,人的性格在口語交際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內向和外向在課堂上表現出兩個極端。性格的發展與環境有著密切關系,自身的交際圈,班級的氛圍,家庭的環境,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都影響著學生性格的形成,而口語交際的教學,通過設立的特定環境,以及教師來維護的良好氛圍,都影響著他們對自我表達訴求的心理,間接地改善他們不敢表達,不遠與他人交流的習慣,也使過于展現自己的同學學會了耐心傾聽他人的良好行為,因此,通過口語交際教學促進了學生性格的改變,完善了學生在與他人進行溝通中存在的性格缺失。
3.口語交際能力是貫串于整個學習生涯,也就包括各門學科的應用和學習。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雖然其他學科也有很多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機會,但這沒有引起老師的重視,一是因為學科的評價內容的缺失,二是因為該學科并沒此項教學任務,而且,也認為,口語交際是語文的學習內容,理應由語文教師去教授其相關知識。至此,我認為,口語交際關乎整個教學的過程,也影響著各科的學習效果,每一個老師都應肩負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責任,讓每一門學科都成為口交際能力鍛煉的戰場。但是,如何讓全體老師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這將是接下來工作的重點,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五、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在不斷研究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是反思過程,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惑:
1.采取什么方法來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素養。現在的語文考試已開始涉及口語交際,命題形式不明顯,和看拼音寫詞語、課文的默寫存在區別,前者都是考查學生寫的能力。語文是由聽、說、讀、寫組成,各部分之間互相依存,緊密聯系。試卷中即使出現口語交際,但形式比較單一,還是局限于靠紙筆測試,缺乏一定的情境,學生的能力不能完全顯現,評價的信度不一定很高。我們可以從低年級做起,以平時生活,課堂中的表現來做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等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要既簡單易操作,又具有較高的信度。
2.如何加強其他學科的口語交際訓練。我發現,除了在語文中,其他學科也有很多口語交際訓練的機會,由于這些科目的評價中沒有明確口語交際內容,老師們也就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我認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應該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如何讓所有老師都來關注學生的口語交際,如何加強跨學科的口語交際訓練有待進一步研究。
3.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逐步提高,這都與學校經常開展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關系,因為學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教師在課堂上也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真正融入生活,融入課堂。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學生的思想轉變了。由“要我說”“讓我說”變成“我要說”“我敢說”。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師、家長的幫助和參與,但是,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口語交際能力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還沒有被農村家長重視,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從農村家長的思想入手,切實提高他們認識,補齊農村家長這方面的短板,相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得到質的提高。
課題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能夠在四所參與課題研究的學校推廣研究成果,但是還有一些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觀察學生,留心課堂,及時地對課堂效果進行反思和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制訂出符合農村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葉曉明.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5(6).
[2]張永剛.王利霞.淺談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33).
[3]李佳貞.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6).
[4]劉子華.巧用情境法 口語交際教學更高效[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
[5]李靈芝.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特征及改進方法探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2).
作者簡介:1.李萍(1981.8— ),女,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宿州市師德先進個人、宿州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泗縣模范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研究;2.姚娟(1984.8— ),女,一級教師,有研究論文公開發表和獲獎,從事一線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3.丁雪凡( 1966.11— ),女,一級教師,“泗縣百名學科帶頭人”“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鎮優秀校長”“鎮先進個人”,論文多次在市、縣獲獎。
基金項目:本文系宿州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農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JKY17055]研究后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