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摘 要 榜樣精神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則有助于大學生在人生關鍵節點做出職業選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當下存在教育形式單一等諸多問題,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形成育人合力是大勢所趨。本文將以浙江外國語學院為例,探索青年習近平榜樣精神引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路徑。
關鍵詞 青年習近平榜樣精神 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75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Guided by Model Spirit
——Take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IN Dan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 The spirit of examp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helps college students make career choices at key points in lif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ingle form of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o form a joint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are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of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young Xi Jinping's role model.
Keywords Young Xi Jinping's Model Spiri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path
1 我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形式單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在我國的起步較晚,近幾年由于學生需求拉動等原因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相比歐美高校以政府和學校牽頭自上而下形成的一套基于自由市場經濟體系而進行的全方位介入和沉浸式職業教育有著較大的差距。
歐美國家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形式眾多,且配備了專業多樣化的指導師。相對來說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即多以思政輔導員授課的方式進行。理論學習、課堂活動和小組討論是學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途徑。不僅如此,該課程在高校中多為公共選修課,課時數較少,課堂人數較多,學生對該課重視程度不足,作業完成度不高,教師較難達成教學目標。
1.2 大學生對專業和自我的認識不足
高考結束后,步入大學的新生對于專業的認識不足,對未來的規劃較為模糊。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潛能研究中心調查指出,42.1%的大學生對目前就讀專業不滿意,65.5%的大學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將會另選專業。對專業不滿意的前三大原因是自己不感興趣、就業困難和專業前景不好。2016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數據顯示,79%的受訪者在大學時想過轉專業,然而成功的比例僅為16.2%。筆者也在職業生涯課堂上做過一個小調查,37.5%的學生表示選擇現專業的原因是“父母意愿”。46%的學生則是認為分數不足,可選擇專業有限導致。
江浙一帶大學生總體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獨生子女依然較多,對自我認識不夠深刻,平時極少主動去了解職業興趣匹配、專業前景和職業發展等問題。對未來的焦慮在低年級段也較少體現,到了就業季則集中性爆發。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融入性不足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樹立良好個人品格、形成優秀職業道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不足,已經不完全適應當前學生的個人成長,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弱。比如,仍然像過去一樣注重理論學習,不停的記憶和應試是直接將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而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目前的教育環境下,職業生涯教育是引領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職業認識和就業選擇的重要途徑。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旗幟和標桿,與職業生涯教育的融入性明顯不足。不少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仍然以學校的學科特色出發,內容上與職業生涯教育脫節,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要,與學生的成長實際脫節。因此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形成育人合力是大勢所趨。
2 榜樣精神對青年人的思想引領和擇業指導
青年的榜樣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榜樣教育能夠有效影響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青年馬克思在他17歲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過這么一段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被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青年馬克思在選擇職業時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彼時的他只有17歲,在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年紀,他對自己的人生、未來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規劃和設計。這振聾發聵的為人類謀求福利的呼聲,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人。
2013年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中央黨校策劃組織的系列采訪實錄,在中央黨校《學習時報》連載。“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陜西師范大學為新入學的2017級公費師范生開設“理想信念與卓越師范人才培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導讀”必修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并逐步將范圍擴大到了全體公費師范生,這在全國范圍內首開先河。陜西師范大學引導和激勵大學生以青年習近平為榜樣,把青年習近平的榜樣精神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大學生自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作為黨和人民的領袖,習總書記在自己最美的年華里與梁家河的老百姓們同甘共苦,克服了重重磨難。七年的知青歲月橫跨16歲到23歲,這個年齡段正好覆蓋了當代大學生最黃金的四年時光。大學生充滿青春活力,思維跳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因此同齡人的榜樣教育對大學生而言,更具體、更親切、更有信服力和教育意義。
3 榜樣精神引領職業生涯規劃路徑探索
浙江外國語學院近年來非常重視榜樣精神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引領性和融入性問題。2017年3月以來,浙江外國語學院組織開展了“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從大一到大四,學校從始業教育出發到四年間的日常學習活動、黨團活動、志愿活動、創新創業等,將榜樣精神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下將以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學習教育活動為例,試探索青年習近平榜樣精神引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路徑。
3.1 與始業教育相結合
大學新生入學期間,信心與迷茫并存。始業教育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早期形式,重要性不容小覷。盡早對學生進行榜樣精神的融入教育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有著極大裨益。
浙江外國語學院在17年初便將《學習時報》連載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采訪實錄收集起來,分成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篇”“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篇”“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篇”和“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篇”四個部分編排,印成內部資料供全校青年師生學習。同年9月,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走進新生寢室,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作為新生入學后的第一本教材發給他們。開學初期,學校黨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本書的導讀會,由校黨委書記宣勇導讀。此后,18級的新生在入學期間也紛紛從圖書館借閱《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并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總書記真實感人的青蔥歲月在學生群體中引發了共鳴,也引領著新生學子繼續奮發向上。
3.2 與課堂教育相結合
在思政課堂以及日常專業課堂當中,若能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專業背景,將青年習近平的榜樣精神融入其中,形成“課程思政”,不失為一種有效、有趣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途徑。
浙江外國語學院將習近平的知青生活作為案例融進思想政治課堂中。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教學中,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教師從人生觀、價值觀入手,從梁家河談起,以習近平總書記的理想信念形成過程為例,事例真實鮮活,增強了教學效果。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章節,講到保持黨的純潔性問題部分,教師引入習近平青年時代為老百姓所做實事部分內容和心路歷程,彰顯其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
3.3 與豐富的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相結合
大學四年間,榜樣精神多層次、全方位滲透在學習和生活中,才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引領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作出職業生涯選擇。
浙江外國語學院在社團活動、實踐活動以及志愿活動等方面均對學子學習青年習近平的榜樣精神作出了要求,也形成了規模較大、體系完善的學習網絡。學校黨委宣傳部開設并做好“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專題網站,運用官網、官微等宣傳陣地,推送活動新聞、學習體會、學習資料300余篇。在暑期實踐隊伍建設上,學校組織180余支社會實踐隊伍、1000余名師生赴浙江各地,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在志愿服務上,浙外學子涌現出一大批青年榜樣。多名師生參與到援藏、援疆、援非項目中,不畏艱苦,扎根基層。自2017年3月以來,《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讀本發放到全校281個班級、2050個寢室。開展各種主題班會230余次,所有寢室舉行學習感悟交流會1500余次,上交學習體會900余篇。形式多樣的主題學習延伸到每一個分院、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寢室。正如2017年6月6日的師生座談會上,科技學院大四學生張湘鶴說的那樣“是青年榜樣習近平給了我不斷前行的力量”。此后張湘鶴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新的思考,報名并確定參與了援藏計劃,因為她要把“青春活力和新思想帶到西藏去,讓那里的孩子因為我的到來獲取更多知識,擁抱大千世界”。
3.4 發揮黨團支部堡壘作用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學生黨團支和團支部以多種形式舉行青年習近平的榜樣精神學習活動,有利于發揮支部黨員、團員的先進性。此外,團支部和黨支部當中有不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先進事跡、先進人物。若能結合專業背景挖掘先進事例推廣,讓青年習近平的榜樣精神在生活中具化,有利于幫助身邊同學們找準定位,縮小跟榜樣之間的差距,積極樹立人生方向。
浙江外國語學院在這方面也做了積極的嘗試。學校團委征集“對我成長影響最大的習大大故事”4850個,“我最喜愛習大大的一句話”4520條,開展“守信念、有情懷、勤奮斗、鑄青春”征文比賽。組建“學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研究會”,成立學生巡講團,在各學院巡講青年習近平故事。各二級學院結合自身特色,開展主題團建活動。英文學院開展了“學習青年習近平爭做精英學子”主題團日活動。開設《恰同學少年》專欄,與青年習近平“隔空對話”;東語學院開展了“我的青春別樣紅”主題活動,用阿拉伯語、日語寫心得體會。西語學院開展海外黨小組專題研讀活動;科技學院開展了“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微黨課活動;藝術學院開展了“書畫青年習近平知青歲月故事”書畫大賽等。
4 結語
總之,榜樣精神影響著當代青年奮發向上,奮勇向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大學生涯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以浙江外國語學院為例,通過大學始業教育、大學形式豐富的活動、大學課堂以及大學黨團支部學習教育活動等全方位、多層次地讓榜樣精神引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從而有效幫助當代大學生做出職業生涯選擇。
課題項目:浙江外國語學院黨建研究專項課題“青年習近平榜樣精神引領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路徑研究——以浙江外國語學院為例”(編號:2018DJ04)
參考文獻
[1] 楊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特點、原則和路徑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589):60-62.
[2] 張莉.青年習近平的故事對青年學子的啟示[J].觀察思考,2018(585):79-81.
[3] 佚名.基于職業生涯規劃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8(17).
[4] 戚如強.習近平立德樹人思想的理論淵源與精神實質[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7):35-42.
[5] 侯仕福,楊婕音.論新時代高校共青團的價值引領——以知青習近平對青年學子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的啟示為例[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72):118-121.
[6] 李功毅,吳爽.從領袖的知青歲月中汲取力量——浙外“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教育實踐活動側記[N].教育家,2017.
[7] 王化明.以榜樣教育為載體探索大學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以“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教育實踐活動為例[J].文存閱刊,2017:25-26.
[8] 龔克,石偉.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鮮活教材——浙江外國語學院“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學習教育紀實[N].學習時報,2017(001).
[9] 孔慶梅.論高校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6(24):93-94.
[10] 徐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9.10(1):88-89.
[11] 賈錚.“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視域下高校國際志愿服務工作的思考與建議——以浙江外國語學院為例[J].2018(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