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動態》:龍蟒佰利(002601)作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鈦白粉生產企業,目前具備鈦白粉產能95萬噸/年,其中氯化法產能30萬噸/年,公司以氯化法鈦白粉為支點向上下游延伸,請問公司在產業鏈上具體有哪些布局?
孔銘:上游方面,公司自有鈦精礦產能80萬噸/年,并與瑞爾鑫和安寧鐵鈦簽署協議保障鈦礦料供應;投資15.1億元建設50萬噸攀西鈦精礦升級轉化氯化鈦渣創新工程建設項目,可年產氯化鈦渣基料30萬噸,高品質鐵20萬噸,可實現氯化法鈦白粉和高端鈦合金項目原料的國產化和供給的穩定。下游方面,投資19.8億元建設年產3萬噸高端鈦合金新材料項目,發展高端鈦合金材料。
《動態》:近日,公司發布公告,擬8.29億元競購新立鈦業68.1%股權及52億元債權,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新立鈦業的主要情況以及公司競購是出于戰略上哪方面的考慮?
孔銘:新立鈦業是國內起步建設較早的鈦生產加工企業,目前擁有國內鈦礦資源儲量約50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產能6萬噸/年、海綿鈦產能1萬噸/年及配套的8萬噸/年高鈦渣產能。新立鈦業在上游具備鈦礦資源及高鈦渣產能和技術,能進一步保障公司原材料供應;在中游的氯化鈦白技術與公司同源,均使用德國鈦康的沸騰氯化法技術,將有助于公司對新立鈦業生產線進行修復、技改、擴建,快速擴大產能產量;在下游具備海綿鈦技術與產能,能夠以自身優勢協同公司的鈦合金新材料項目,生產低成本、高品質的海綿鈦。收購完成后,公司將首次打通鈦精礦一氯化鈦渣一氯化法鈦白粉一海綿鈦一鈦合金全產業鏈鞏固并提升公司在鈦白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動態》:對于鈦白粉行業未來的供需格局,您是如何看的?
孔銘:供給端來看,在環保趨嚴等因素下,國內嚴禁新上硫酸法鈦白粉產能,整體呈收縮趨勢,氯化法工藝技術壁壘高新增產能有限;海外產能自2015年以來持續退出,除了復產沒有新增產能投放,且在未來1-2年內也無新增產能投放。需求端來看,國內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但仍有韌性,房屋二次翻新需求的快速增長有望拉動內需;海外受益于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對鈦白粉需求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我國鈦白粉出口90.8萬噸,同比增長9.3%,其中龍蟒佰利出口30.5萬噸,占比超過1/3,疊加目前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動態》:近期,龍蟒佰利股價窄幅震蕩,對于后續股價走勢您是怎么看的?
孔銘:基本面上,公司目前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鈦白粉生產企業,擁有三省四地五大生產基地,產品遠銷亞非拉美歐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遠期規劃形成60萬噸硫酸法、70萬噸氯化法的總產能,致力于成為全球第一大鈦白粉生產和供應商。
二級市場走勢上,龍蟒佰利經過4月一5月初的一輪調整后,股價已在120日均線處企穩回升,但鑒于成交量持續萎靡,股價上漲幅度較小。現階段投資者適以低吸埋伏為主,但若股價破位下行,投資者也應注意風險,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