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起科技”)主營業務是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以芯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
瀾起科技是一家高速成長的高科技企業,但高成長的同時,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也發現,公司目前也面臨著一些不利局面,主要包括下游DRAM產品價格持續大跌導致的業績波動風險、產品迭代風險、股權分散帶來的公司治理及經營穩定性風險等。
高增長現隱憂
瀾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曾于2013年9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后在2014年私有化退市。公司在2017年出售消費電子芯片業務后,將業務聚焦于服務器領域,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不過,2018年公司99%的收入仍來自于內存接口芯片。
瀾起科技采用Fabless模式,主要負責芯片的設計,芯片生產及封測等工序交給外協廠商負責。內存接口芯片的下游產品為DRAM,由三星、海力士、美光科技三分天下。
招股書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7.58億元,同比增加43.19%。下游DRAM產品技術迭代較快,使得內存接口芯片技術需要不斷升級換代以適應需求,目前DDR4正處于成熟期,DDR5即將步入市場。根據公告,瀾起科技DDR4內存芯片產品2018年收入約17.44億元,占比約99.25%。
其實,瀾起科技報告期內業績的高速成長,與產品單價的提升直接相關。根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公司銷售數量86,324,888個,單價9.77元;2017年銷售數量106,160,658個,單價10.88元;2018年銷售數量96,420,573個,單價18.23元。2018年業績大增,從銷量來看卻是減少的,銷售收入的提升源于單價超過70%的提升,即公司2018年業績好是由于產品漲價。2017年產品漲價也貢獻了業績增長的很大一部分。
如果再細分看瀾起科技的DDR4芯片產品的構成,其中的Gen2.0子代產品2018年收入約14.91億元,在公司整體收入中的占比達到84.84%,而其價格指數在2018年下降了17.58%,為DDR4世代中下降幅度最高的產品。其余產品類型除了Genl.0價格指數上漲7.15外,Genl.5和Gen2plus分別下降4.13和14.63。
事實上,從去年10月份價格由漲轉跌之后,內存的超級牛市就結束了,而且是急轉直下,甚至有預測說2019全年都是熊市,這一轉變與市場庫存以及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不振有關。今年2月更是罕見的出現了價格大幅下跌,而且季度跌幅從原先預估的25%調整至接近30%,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紀錄。根據市場調研機構集邦科技對DRAM價格走勢的預測,預計二季度價格仍將逐月走低,整季跌幅將逼近25%。
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IHSMarkit預計2019年DRAM市場規模將同比下降22%至770億美元,主要是由于供過于求價格下滑所致,同時預計DRAM的價格下跌和需求疲軟可能會持續到2019年第三季度。
相關產品價格的變化也已經體現在DRAM廠商SK海力士的財報上。2019年一季度,由于內存需求放緩且內存降價速度超預期,SK海力士營收與凈利潤環比分別下降32%和69%。報告期內,其DRAM平均售價環比下降27%,出貨量環比下降8%。
下游內存產品量價齊跌的情況,讓人不得不替瀾起科技的高增長打上問號。
產品迭代存風險
消費電子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的今天,元器件同樣不可避免。瀾起科技表示,公司始終重視技術創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安排研發計劃。研發驅動是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未來公司仍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不過在交易所兩輪問詢中,都要求公司對DDR5推出可能給公司帶來的影響等作重大事項提示。
瀾起科技表示,經過多年研發,已擁有成熟的內存接口芯片產品系列,并形成一定競爭優勢。但DDR5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包括行業標準技術規格書的修訂,內存接口芯片電路設計的高復雜度,新一代DDR5內存顆粒以及中央處理器等上下游合作廠商的產品研發進度等,都會影響瀾起科技新一代DDR5內存接口芯片的研發和量產進度。預計在未來幾年,DDR5相關技術將逐步取代DDR4,在內存接口芯片的技術迭代過程中,如果公司在DDR5的相關技術開發和應用上不能保持領先地位,或者某項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導致公司技術和產品被替代,可能對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
股權分散無實控人
股東方面,成立15年以來瀾起科技獲得多家投資企業注資。截至本次發行前,中電投控持股15.904%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但公司并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股東數達46個,股權較為分散。保薦機構中信證券通過子公司中信投資間接持有公司5.02%股份。
上市后股權將更加分散,無實際控制人是否將給公司未來埋下隱患?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股權過低會否在未來的經營中大股東產生經營上的分歧,導致公司發展出現問題?中信證券作為關聯方是否能在保薦過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開?
瀾起科技表示,公司已經依法建立了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和規范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管理層之間權責明確、運作規范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制衡機制,為公司高效、穩健經營提供了組織保證;公司在報告期內股權結構保持穩定,主要經營管理層保持穩定,主要股東之間不存在經營分歧等問題。在國際上,無實際控制人的優秀企業也非常多,例如微軟、蘋果公司等;中信投資持有瀾起科技5.02%的股份符合相關規定,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和其子公司中信投資之間建立了嚴格的防火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