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A股5月22日收市,深股通已用額-31.43億元,當日剩余額度551.43億元,占比106.04%。截至22日收盤,深市港股通已用額度4.41億元,當日剩余額度415.59億元,占比98.95%。從成交額來看,本周深股通合計成交1094.59億元,深市港股通合計成交金額為139.72億元。
個股方面,深股通前十大活躍股分別為五糧液、海康威視、格力電器、立訊精密、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美的集團、牧原股份、中興通訊、溫氏股份。
5月22日早上,有外媒報道稱海康威視可能遭遇美國供應商“斷供”。受此利空消息影響,海康威視股價開盤逼近跌停,對此公司投資者關系負責人早問回應表示:暫時沒有接到消息。午問,海康威視董事會秘書黃方紅表示,公司已主動聘請美國專業人士對公司業務進行獨立審查。同時公司投資者關系負責人稱:“美國市場占公司總營收的6%,其中75%的產品,美國是不對我們征收關稅的,但其余產品的稅率有可能會從原來的10%提高到25%。”
對于外界最關心的芯片是否有足夠保證,國產替代是否有預案,從而應對供應鏈的極端事件。招商證券分析師點評稱,海康威視等龍頭對于相關問題也有一定的預案準備。自去年以來,核心芯片的國產替代就在加速推進,某些產品已經可以對英偉達等國際廠商形成替代。即便禁運,對海康威視等龍頭廠商影響不大。
深市港股通方面,前十大活躍標的分別為騰訊控股、中興通訊、新華保險、融創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舜宇光學科技、香港交易所、中芯國際、萬洲國際。
近日,在中美貿易摩擦以及華為遭受禁令事件下,國產自主可控的芯片產業鏈受到市場關注,中芯國際也獲得不少券商的“增持”評級。“增持”評級邏輯有二,一是全球半導體去庫存周期落幕,中芯國際正在受益于行業景氣度回升趨勢,走出由于行業景氣度下滑帶來的業績泥沼,重回增長軌道,公司收入增速、產能利用率、毛利率預計將得到顯著修復,同時公司PB位于歷史較低水位;二是芯片國產化勢在必行,公司作為國內最大、全球第五的晶圓代工企業將顯著受益于這一浪潮,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可以量產28nm制程,今年預計能量產14nm。在目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芯國際在全球的市場地位將更為珍貴,同時也是芯片領域具有稀缺性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