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蓉

[摘要] 目的 研究腫瘤內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180例腫瘤內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90例。行常規護理管理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行護理安全管理的患者設定為試驗組。干預2個月后觀察效果。結果 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11%,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5.56%,試驗組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干預前,其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腫瘤內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干預效果顯著,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腫瘤內科;護理安全管理;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b)-0018-03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Oncology
HE Jin-rong
Yanting County Cancer 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621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oncology.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tumor internal medici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90 cases each.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utine care management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care were set as the test group.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2 months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11%,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56%.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clinical work qualit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rrel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of the post-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oncology is effective and has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Oncology;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Self-management
腫瘤內科是臨床重要科室之一,用于診斷和治療各種類型的腫瘤疾病,由于腫瘤患者均具有病情復雜、變化快、進展快、并發癥多、致殘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點,臨床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且極難治愈[1]。腫瘤患者面對疾病及疾病特點,極易出現抵觸或抗拒等行為及不同程度負性心理,導致臨床相關風險發生率上升,從而對治療效果及其自身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干預,以確保治療順利實施。該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90例腫瘤內科患者采用護理安全管理干預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該院收治的180例腫瘤內科患者,納入標準[2]:①患者經病理學及影響學診斷確診為腫瘤;②明確并自愿參與該研究內容開展;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預計生存期≤2個月;②合并神經系統疾病,且精神認知功能異常;③參與其他研究者。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90例。試驗組男50例,女40例,年齡34~76歲,平均(55.6±1.4)歲,病程1~3年,平均(2.1±0.3)年;對照組男51例,女39例,年齡35~76歲,平均(55.4±1.6)歲,病程1~3年,平均(2.0±0.4)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行常規護理管理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行護理安全管理的患者設定為試驗組,具體內容如下:護理人員對科室內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評估,患者方面包括病情變化情況、疾病類型、疾病復雜程度、是否合并其他重型疾病等情況,護理人員方面則包括護理人員工作經驗、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情況等;同時根據腫瘤內科需求圍繞護理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其開展培訓及學習,增強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相關流程的了解程度;可擬定考核工作,確保護理人員工作水平能夠滿足臨床及患者的需求。實施護理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開展深入交流,并對其指出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分析科室內存在的護理風險,針對其特點實施解決措施??剖夜芾砣藛T需要將護士長指定為安全護理管理的負責人,主要針對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內容進行負責,將護理內容具體到護理人員個人,密切監督患者病情,一旦發生變化應立即對其實施干預,減少異常癥狀對其病情及健康造成的影響。針對患者自身,可將疾病及治療相關信息對其進行講解,指導其以良好心理及心理狀態面對后續治療及護理,并協助其開展自我護理及管理訓練,提高其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從而確保干預效果。
1.3? 研究指標
干預2個月后觀察效果,包括管理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并對其干預前后自我護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進行評定。
護理滿意評分采用該院自制簡易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好。
護理質量評分根據手術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進行評價,項目包括管理、安全、質量、服務及文書記錄等,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質量越高。
自護能力評分以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為判定標準,總分172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采用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編制的自我管理量表進行評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證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處理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開展,計數資料呈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呈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11%(1/90),其中護患糾紛1例;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5.56%(14/90),其中護患糾紛4例、配藥差錯3例、院內感染4例、壓瘡痤瘡3例;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要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73,P=0.001)。
2.2? 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對比
試驗組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分別為(91.46±1.55)分、(92.51±1.54)分,對照組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72.16±1.12)分、(71.66±1.23)分,試驗組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5.746、100.360,P=0.000、 0.000)。
2.3? 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
2組患者干預前,其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腫瘤內科患者大多病情變化較快,且死亡率、致殘率高均處于較高水平,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便會對其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威脅[3]。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存在較多安全風險,極易影響治療效果的實施。以往臨床針對腫瘤內科患者多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干預,雖然能夠對其病情進行觀察并擬定護理干預,但整體干預效果并不能滿足患者及醫師的滿意需求[4]。護理安全管理是臨床針對部分危重癥患者或安全事故風險較高患者群體實施的干預,可對患者病情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同時結合醫療體系現有的風險及安全事故進行綜合識別、評價及整體,從而有效降低臨床治療及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時間,進一步促進其護患關系的提升[5]。在具體臨床腫瘤患者治療中,則能夠側重于分析患者治療情況,目前臨床針對腫瘤患者實施治療手段為化療和放療,其中化療是通過利用化學藥物對腫瘤細胞進行滅殺達到治療效果,放療則通過放射線對局部腫瘤實施治療,雖然能夠對病情進行改善或控制,但是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機體自身狀態造成損傷,并存在不同藥物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其生存狀態;而通過對其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干預,則能夠對患者生理狀態實施護理,積極與其進行交流,了解其類型顧慮及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從而針對其心理特點及實際情況實施護理,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從而確保治療順利實施[6-7]。此外,在具體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及治療方案進行深入分析,并圍繞其實際情況給予指導,使其自我護理能力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患者在自行護理過程中,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觀察,指導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就診,使其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營造起良好生理狀態;同時由護理人員作為主導,給予患者正確指導,使其明確自身管理及護理的重要性,從而對干預效果提供保障[8]。
研究結果,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56%),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管理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而護理滿意評分及臨床工作質量評分明顯提高,證實采用護理安全管理干預可取得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將護理安全管理應用于腫瘤內科患者中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同時,提高患者自身管理能力及護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姚紅,于雷,鐘麗華.DKK-1與肝臟惡性腫瘤的相關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0):1962-1965.
[2]? 岳杰,谷志濤,于振濤,等.術前病理學診斷在胸腺腫瘤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肺癌雜志,2016,19(7):437-444.
[3]? 陸玉蕾,唐夏泉,廖宇,等.某腫瘤醫院1180例外科患者住院時間超30天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126-129.
[4]? 潘麗娟.腫瘤內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4):260-261.
[5]? Laurie McNichol,Carolyn Lund,Ted Rosen,et al.Medical Adhesives and Patient Safety: State of the Science: Consensus State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J].Journal of the Dermatology Nurses Association,2013(6).
[6]? 徐莉.腫瘤內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 29(15):1369-1370.
[7]? Maeve M. Kelleher,Michelle OCarroll,Aine Gallagher,et al.Newborn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Values: A Reference Dataset[J].Pediatr Dermatol,2013(6).
[8]? Laurie McNichol,Carolyn Lund,Ted Rosen,et al.Medical Adhesives and Patient Safety: State of the Science: Consensus State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J].Orthopaedic Nursing,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