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
表面風光,內心焦躁。
很多老人看似忙碌,不停參加各種興趣班和活動,可內心卻孤獨抑郁。有的老人樂此不疲地刷新微信運動步數排行榜,只為獲得更多點贊;有的拼命健身、減肥,只為標榜比同齡人年輕……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四病區副主任醫師張瀅最近接診了不少這樣的案例,這些老人在生活中狂刷存在感,到頭來弄得身心疲憊、生活失衡。
浙江杭州的黃娟(化名)只想在社區有點存在感。這幾年,每逢端午節臨近,她就往家里采購大量的箬葉、豬肉、糯米,沒日沒夜地包粽子,然后每天在小區免費派送。如今,整個小區的人幾乎都吃到過她的粽子,人送外號“粽子一姐”。女兒看著不忍心,便數落她:“退休金花光了,人還弄得這么疲憊,值得嗎?”黃娟理直氣壯地反駁:“有人贊美,這就夠了。”可是黃娟仍舊感到孤獨,通過這樣的方式,她并未真正融入小區。
同樣折騰自己的還有65歲的蔡金瑤(化名)。退休前,蔡金瑤是單位領導,凡事都要拔尖。退休后,蔡金瑤除了兼職工作,還熱衷于各種社團活動。前不久,街道通知年中要舉辦一場旗袍秀,看著身邊的姐妹穿起旗袍,她有些嫉妒。為了能參加旗袍秀,她決定突擊減肥。短期內,她嘗試了各種快速減肥方法,吃代餐粉、貼減肥貼……兩個月,蔡金瑤瘦了10多斤,但健康卻出了狀況——一次小高燒便引發了心肌炎。眼看旗袍秀日期將近,蔡金瑤卻還在醫院養病。
北京65歲的李淑范則用四處參加活動麻木自己。
幾年前,李淑范的老伴因癌癥不幸離世。李淑范性格要強,不愿身邊親友可憐自己。老伴留下一家歌廳,李淑范決定繼續經營,她每天準時出現在歌廳,陪著不同的客人唱歌,“在歌廳里,我的歌聲永遠最洪亮。”各種活動李淑范也沒落下,得知閨密們要成立模特隊,為爭得領隊一職,李淑范去染了一頭紅發,買了多套花裙子,每天化著濃妝去參加活動。
在朋友們看來,李淑范是最活躍的人,她應該早就走出了喪偶的陰影。可只有李淑范自己知道,刷存在感并沒有讓悲傷緩解,“這些并不是我感興趣的,我更喜歡跳舞。白天越熱鬧,晚上回家越孤獨,只好把水龍頭一直打開放水,直到睡著……”不久后,李淑范大病一場,人瘦了一圈,到醫院檢查,竟然患了抑郁癥。
“存在感不是刷出來的,有些活動是在透支自己。”在張瀅看來,那些熱衷于比較“運動步數排行”“社團里誰是領舞”的人,表面可能風光,但內心也許焦躁而失落。
心理咨詢師建議,老年人不必讓自己刻意去合群。有的活動給人的獲得感并不高,比如那種被拉去湊人氣、領禮品的活動。性格偏內向的人也不必刻意參與熱鬧的活動,如果融入不進去反而會增加失落感,“可選擇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活動,在小圈子里能找到一兩位朋友,或者發揮應有價值,會更有存在感。”
患上抑郁癥后,李淑范關了歌廳,染回了黑發,加入了區文化館組織的水兵舞團。在舞友的陪伴下,她的心情慢慢開朗起來。這兩年,她跟著舞友們到處旅游,雖然少了一些人前的風光,卻過得更充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