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志強 胡南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腫瘤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所以老百姓可以說是談癌色變。今天這個問題就跟腫瘤的診斷有關,在門診,來問我們這個問題的病人都非常擔心和恐懼。那么血液中腫瘤標志物升高就是得癌了嗎?這種說法當然是錯誤的。

大家都會想,既然這個物質來自腫瘤,那我只要查一下這個物質不就可以診斷腫瘤了嗎,只要抽一管血,腫瘤就可診斷了,多簡單啊。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全身各個系統眾多的腫瘤標志物還沒有一個可以準確地反映我們機體真的得了腫瘤。
在這里我也給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我的一位朋友中年男性,單位常規查體腫瘤標志物CA72-4這一項輕度升高,當時他一下子人都癱軟了。因為他爺爺患前列腺癌,他父親患胃癌,自己這個指標再高一點就非常擔心會有腫瘤遺傳,腫瘤雖然不是典型的遺傳病,但它有遺傳傾向。所以他會也不開了,從外地坐著飛機就跑回來,問我怎么辦,后來我跟他講這個指標意義不太大,上升的幅度又不太高,定期隨訪就可以,但他不放心,一定要做全身檢查查,消化道的胃鏡、腸鏡、腹部增強CT都做完了,結果顯示正常,他仍然不放心,又做了膠囊內鏡查小腸,再做PET-CT,做腫瘤代謝顯像,相關檢查全做了,雖然結果都正常。但他還是不放心。
后來我們就安慰他,并且讓他規律隨診,幾年下來,這個指標一直就是小幅波動,有的時候高一點,有的時候正常,五六年過去了都沒事,一般情況也很好,他才放下心來。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實際腫瘤標志物在正常值范圍上下波動并不說明就是患了癌癥,還要結合被檢者的癥狀體征和定期隨訪結果。
那么如果身體全都正常,為什么腫瘤標志物會升高呢?因為標志物除了腫瘤細胞會產生,我們身體其他系統,包括正常組織細胞的分泌物質也會導致該項指標升高。這就涉及到我們要了解臨床上很多檢查的正常值范圍是怎樣確定的,比如100個正常人,我們把靠近中間的95個人的數值當做是正常范圍,而靠近邊上的5個人認為是異常的,雖然結果顯示是異常,但他們只是一個正常的波動和變異。
除了這種情況,標志物升高還有可能不是來源于惡性腫瘤,而是一些良性疾病。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從外地來北京帶孫子,然后孩子盡孝心帶她去做了個體檢,結果就發現CA19-9顯著升高。為什么顯著,比如正常值是0到37,她接近1000。所以當時大夫看到這個數值以后就跟她講,你這個肯定是腫瘤,太高了,很少見這么高的,而且估計是消化道膽道胰腺的腫瘤可能性最大。之后病人就到消化科做檢查,消化道的檢查都做了,結果正常,經過曲折的診斷過程,最后明確是她的一個老毛病,是“肺間質纖維化”導致這個指標升高。所以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腫瘤標志物的升高,不一定是患了惡性腫瘤。


如果腫瘤標志物升高,應該根據綜合因素判斷給出個體化方案。對有些人醫生會讓他定期隨訪,對另一些人醫生會再為他做其他檢查以明確診斷。比如說一個年輕人,沒有什么不舒服,只是體檢發現的腫瘤標志物升高,而且上升幅度也很低,意義不大,醫生可能更傾向于隨訪,因為診斷腫瘤的概率太低了。第二種人年齡偏大,有明顯的腫瘤家族史,尤其是最近感覺不太好,出現一些局部癥狀,體重下降明顯,升高的幅度也比較大,甚至多個指標都高,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更積極進行其他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