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結束的頭一個月里,考生們總無法盡情享受這個難得的假期,除了要擔心尚未公布的高考分數,還有另一塊巨石壓在心里——志愿填報。五花八門的專業傻傻分不清,而自己的興趣和目標也飄忽不定,萬一現在選擇了學建筑,隔一段時間又想改學自動化了怎么辦?
南京大學的“新型”大類招生給考生提供了試錯的機會:在16個招生專業(類)中,除了臨床醫學等4個單獨招生的專業,其他全都是包含多個不同學科,甚至不同學院專業的“大類”。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學建筑還是自動化,你大可以填報兩者皆有的“工科試驗班”,先學習一年的學科基礎課,在對兩個專業方向都有深入了解之后,再做出更慎重的選擇。
之所以叫“新型”大類招生,是因為早在2009年,南京大學就做出過大類招生的嘗試。原來的80多個專業被分別收進了40多個“院系大類”的口袋,學生可以在專業分流時,在同一院系中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有局限,如果想學習其他學院的專業,就必須考慮轉專業等其他的門路,時間和精力成本比較高。
而這一次調整之后,南京大學的招生大類中,只有外國語言文學類等4個專業仍然屬于同一個院系,其他專業都是按照學科門類或一級學科(群)劃分成人文科學、理科、工科等大類,每個大類都包含不同院系的專業。例如之前提到的工科試驗班,就既有建筑學院的專業,又有工程管理學院的專業。這樣劃分大類,專業之間不再隔著院系這堵墻,學生再次選擇專業的范圍也會更廣。
這種大類劃分方式目前被大多數院校采用,除了南京大學之外,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學校也同樣“打破”院系的限制,開設了按學科門類或一級學科(群)招生的大類,一個大類包含四五個院系的專業是常事。
如果你拿不準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體驗不同學院的專業,或者在最終決定專業時擁有更多元的選擇,不妨試試填報這種專業大類。
不同大類的“重名”專業
按學科門類或一級學科(群)劃分招生大類,可能會出現多個大類都包含相同名稱專業的情況。有時候它們并不是指代同一專業,比如南京大學理科實驗班和工科實驗班都出現了城鄉規劃專業,但前者屬于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后者屬于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看清招生大類中各專業的所屬院系,遇到名稱相同或相似的,可以從所屬院系官網的專業介紹和培養方案中進行具體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