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美國除了怕華為,它還很怕中國各地市井的人聲鼎沸
“美國怕中國的什么?它怕中國的華為,這大家都知道了。它還害怕中國的另一樣東西:大排檔。”近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美國特怕中國的人多,怕中國隨便一個什么城市都有的讓西方人羨慕的煙火氣。這樣的煙火氣是中國十幾億人口龐大內需的外現,是對美國頗具震懾的東西。”
“打敗美國對華貿易戰,我們必須打一場全社會參與的人民戰爭,點燃中國就業和消費市場的每一個末梢。讓每一個城鎮的煙火氣旺起來、燃起來,讓夜晚亮起來,讓最基層的老百姓賺到錢,讓人民幣在就業和消費市場飛奔。美國現在欺負中國的兩樣,一是我們的半導體產業弱,被它掐著脖子。二是我們的經濟面臨增長的下行壓力。但我們有巨大潛力,只要我們有效增加經濟的活躍程度,華盛頓馬上就會蔫一大半。”胡錫進說。
“基層的‘低端活力會向上積累、傳遞高質量的動力。這是中國作為發展中超大社會獨特的動力生成機制之一,是我們切不可輕視的‘紅利優勢。”胡錫進強調。
常紀文:推進垃圾分類要保持歷史耐心
垃圾分類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自然資源、改善生活環境、增強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需要,是社會文明自我提升的需要。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認為,我國垃圾分類的統籌部署,需要把握好時間節奏,保持必要的歷史耐心。
“垃圾分類的物質裝備容易建設和配備,但因其涉及社會文明觀念的轉型,涉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因此是一個慢工細活的系統工程。在推進方式上,宜穩中求進,不斷深入,不宜大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從國際上看,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全面順暢運行,至少需要一到兩代人的時間。考慮到我國是后發追趕型國家,發達國家開展環境保護的很多經驗和教訓可供我國參考和借鑒。在生態文明方面,目前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生態文明的監管和司法體系已經完備,生態文明的社會公眾格局初步呈現,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式正在全面培育。”常紀文說。
李錦:加大授權放權 激發國企活力
“國有資產管理,加快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現國資委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關鍵所在,而授權放權是這一場轉變的核心環節。”近日,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在采訪中這樣表示。
“從國資改革來講,開展授權放權,就是要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干預,更多依靠公司治理結構開展工作,以管資本為主履行好出資人職責。同時,還要落實授權和監管相結合的要求,并確保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改革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從國企改革來講,是出資人授予、下放或取消的權力,應由企業依法自主決策的事項、延伸到子企業的事項,下放或歸位于企業。”李錦說。
“調授權放權不能只停留在企業集團總部。集團公司也要對所屬企業同步開展授權放權,不能把授的權、放的權抱在集團公司懷里。把‘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作為衡量改革成效的主要標準,讓企業所有者享受到改革紅利,改革才會得到擁護和支持。”李錦強調。
戴斌:點亮文化旅游“夜經濟”
近年來,夜間旅游成為熱門話題,也成為一些城市亮麗的名片。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夜間旅游是一種新的文旅產業發展模式,既讓傳統旅游資源煥發新活力,也創造出新的旅游吸引點和文化旅游產品;既可以提升城市、景區旅游資源和非傳統旅游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使用價值,也能夠提升游客的時間利用率和旅游體驗度”。
“精彩紛呈的夜間旅游能為城市帶來經濟、社會、人文等多重價值,從而為游客提供一種煥然一新的體驗,進而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拉動夜間旅游消費。發展夜間旅游,需要注重頂層設計,科學謀劃。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區應系統規劃,差異化布局,逐步推進。要充分考慮城市現有資源,確定‘夜游項目的核心功能,開發符合城市定位和城市氣質、凸顯城市調性的夜間旅游產品,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夜間旅游。”戴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