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濤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抓好第一批主題教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探索方法、創新形式,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貫通起來,有機融合、統籌推進,切實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走過場。筆者覺得,《通知》十分及時,十分有針對性。不忘初心,是來自歷史深處的啟示;牢記使命,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因此,做實主題教育,一定要嚴格對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學習一定要真,調研一定要實,問題一定要準,整改一定要快。開展主題教育,要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把初心傾注于現實工作之中,在行動上見真章見實效。實干是凸顯“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詮釋。
最近,張富清的先進事跡刷了屏。95歲的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在解放戰爭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戰斗英雄”榮譽稱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都不知道他是戰斗英雄。從轉業到離休,他對于名利不執著、不強求。扎根貧困山區幾十年,他自己就一句:“不后悔”,家人也形容他:“平凡”!在他的人生詞典里,沒有一點兒“居功自傲”,反倒覺得“愧疚”。他常常滿眼淚水:“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顯擺自己呢?我有什么功勞啊?”這正是一個共產黨人最簡單最淳樸的初心體現,沒有一點兒雜質,只是默默無聞地、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干苦干。
近期收看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后,筆者很受感動,挑戰者是當了17年潛艇雷達兵的鄭同柱,在九分屏中捕獲0.04秒瞬時畫面,挑戰視覺極限,他對國家對人民的赤膽忠心,構筑了我們中國的海上長城,他是潛艇的“眼睛”。他在挑戰成功后說起潛艇兵,除了生活條件和環境比較艱苦外,接到任務還必須立即出發,并且有“三不問”,“不要問我去哪里、不要問我去多久、不要問我干什么”。這難道不是初心的體現嗎?這難道不是使命的擔當嗎?老戰斗英雄張富清和潛艇雷達兵鄭同柱盡管生長的年代不同、經歷不同,職責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堅定的信仰,叫初心;都有一個篤實的方式,叫實干。他們都在用行動踐行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赤誠奉獻,用奉獻踐行“無我”人生。
所以,初心不一定非要定格于做多大事、成多大業,使命也不一定非要是多崇高多偉大。初心和使命其實就在我們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在微乎其微的小事小情中。初心引領方向,使命呼喚擔當。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從小事做起,愛崗敬業,積極弘揚奉獻精神,以匠心精神雕琢自己的職業道路。要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找到找準當前群眾最急最憂最怨最盼最愁的問題,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社會主義事業和美好藍圖不是喊出來、等出來的,而是干出來、拼出來的。這一點,所有的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都要明白。唯有實干,才會讓理想變成現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沖鋒號已經吹響,讓我們全黨一起放開手腳干起來,主動作為拼起來。“不能撲下身子抓落實,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每次的主題教育都能聽到不少同志表下的實干決心,許下的豪言壯語,然而,在工作中口里說的是一套,干的又是一套,甚至根本就不干,僅僅是“吹鼓手”,僅僅是“唱高調”。不落實,不行動,其實就是黨員對黨不忠誠的表現。記得有一位管理學家曾說:“如果你能真正釘好一枚紐扣,這應該比你縫制出一件粗制濫造的衣服要更有價值。”其實責任心決定一切,責任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使命,是一種追求,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守信。軍事上有句話:三分戰略,七分執行。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庸懶散”永遠不會得到幸福和尊重。因此,我們的“工作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擼起袖子”從第一天就要做到。我們必須繼續豪情滿懷、激情澎湃,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起奔跑、一起追夢,一起拼搏、一起奮斗,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以“馬上就辦”的精氣神狠抓落實,“馬上就辦”,重在“馬上”,貴在“辦好”。要的就是“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作風。做到“馬上就辦”,就是要腳踏實地做工作,大刀闊斧改作風,多想“怎么辦”、少說“不能辦”,使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的“馬上就辦”成為工作常態。同時,我們還要深刻理解我們黨面臨的“趕考”還遠未結束,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對黨忠誠”,那就是要干實事。要強化“干”的氛圍,讓“團結拼搏、務實重干、擔當奉獻、走在前列”蔚然成風。
總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作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更需要有這樣一種敢闖敢干、真抓實干、不甘落后的“精氣神”。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正處于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尤其是近年來,外部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絕對“不敢有絲毫自滿,但懷有無比自信”。路雖遠行將必至,事難做做則必成。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的第70個年頭,在這個時刻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當其時。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參與、主動投入,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努力化初心為恒心、化使命為擔當。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98周年之際,面對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成就,我們不能陷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沾沾自喜而使“初心蒙塵”,今天,我們已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起跑線上,機不可失,必須時刻把共產主義信仰內捻于心,將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飲水思源精神學習發揚下去。積極參與主題教育,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做到為民謀利、為民盡責,以“實干指數”換來廣大群眾的“滿意指數”。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所在。人民群眾的需求就是黨員干部努力奮斗的方向始終沒變,人民群眾滿意與否作為檢驗黨員干部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絲毫未改。我們必須堅守初心使命,打牢信仰根基,繼承和發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不追趕就會錯失機遇的危機感,以不奮進就會愧對子孫的負重感,始終堅持為人民工作、為人民謀利益,甚至為人民而獻身。為出彩中原、做出彩的河南人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