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穎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人們對于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尊重和釋放學生天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越來越關注。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如何有效地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和熱點進行討論,為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熱點重點;研究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與發展。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的落后的教學理念仍然影響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過于僵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在使學生的學習壓力日益繁重的同時,也束縛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主體地位,學生的創造新思維與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地引導和發揮等等,這些問題越來越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熱點與難點,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1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法單一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語文教師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注重從“自我”的角度出發思考設計教學方案,而缺乏對于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的綜合考量,進而導致語文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從而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一些教師在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習慣于應用題海戰術,使得學生面臨著過于沉重而繁雜的學習壓力,也使得語文教學僵化無趣,缺乏對于學生語文審美意識的引導和培養,難以彰顯語文文化的內涵與魅力,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欲望,促進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文化水平。
1.2 缺乏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能力是新時代下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終身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重要性和方法認知不足,缺乏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專業素養和有效策略。在教學中過于重視“由上而下”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同一水平下”的交流與傳導,使得師生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懼怕教師的地位與權威,而在教學中缺少主動精神,自身的創新思維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施展與應用。同時教師由于缺乏對于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因而在教學中往往難以做到對于學生辯證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有效啟發與引導,也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發展。
2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熱點與重點
2.1 優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案
新的教育形勢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及時糾正傳統的教學思路,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案,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于學生實際認知能力和學習需要的重視,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要不斷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語文知識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與應用,促進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和綜合語文素養培養要求開展教學,科學合理地安排相關教學內容和課后訓練學習,加強語文美學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文化水平。
2.2 打造良好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良好學習情境與體驗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打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活力和熱情,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比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播放一些有趣的影像、動畫、圖片和視頻,為學生打造一場豐盛的視聽盛宴,激發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興趣等等。
2.3 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教師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教師自身語文教學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語文教學能力的訓練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對于語文素質教育的認知水平和教學能力。強化自身對于培養學生綜合文化水平和能力的了解和重視,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打造優質語文教學課堂。
3 結語
總而言之,新的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時刻把握分析語文教學中的熱點和重點問題,要不斷優化教育理念,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重視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打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祝燕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及注意事項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6(16):64.
[2]王娟.新時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11):6s-66.
[3]王玉祥.本色語文“讀”辟蹊徑——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熱點[J].教書育人,2014(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