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薇
【摘要】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民樂合奏從少數學校實驗改革,到成為小學音樂教育拓展中重要內容的一部分,這表明了音樂教育有了重要的突出進展。提出“樂器進課堂”這個口號雖然只有十來年的時間,卻結束了近百年的“音樂教育就是學唱歌”的歷史,小學音樂教育的面貌將要發生顯著變化。
【關鍵詞】民樂合奏;小學;現狀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小學器樂合奏教學現狀分析
器樂合奏課程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是具有一定地位的重要性的,但是目前小學的音樂課堂中器樂合奏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狀況并不太樂觀,僅有很少部分小學的音樂課堂設置了器樂合奏課程的教學,大部分小學還是很少設置該課程。在相對重點、教學水平較好的小學里,器樂合奏教學呈現一個相對成熟發展的狀態,并且有的小學還創建了民樂團、管樂團等專業性樂團。而在一些普通小學里,音樂課的器樂教學還處于停滯狀態,要么沒有開設器樂合奏課程,要么開設了器樂合奏課程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不被重視,或者只是一味的進行單一枯燥的豎笛學習。因為各小學的音樂素質培養方案的不同,以及生源數量不足和對綜合藝術素質認識的不到位等一些原因,造成了有器樂合奏老師卻沒有學習器樂的學生的局面;能從事如民樂合奏管樂合奏、弦樂合奏等一類器樂合奏教學的老師并不多,而能勝任合奏教學并了解各個器樂性能的老師是更少,這也造成了有學生沒老師的局面。因為器樂合奏的學習和排練過程會花費教師和學生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卻又很少有機會演出,時間久了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開始下降,器樂合奏課得不到更進一步發展,也逐漸不被學校重視。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小學音樂課堂中器樂合奏課程的教學現狀中的問題,筆者實地訪問了兩所小學,以及結合網絡上的資料參考,整理了一下幾個小學音樂課堂器樂合奏課程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一)調音問題
就樂器來說,調音就是最重要的,在合奏開始之前,把自己的樂器的音調好是每個樂器者必須的工作。對于小學生而言,接觸樂器時間不長而且聽音也沒有那么準確,所以調音就成了合奏課前最大的問題。在金華柳湖小學,創辦的民樂合奏教學中就存在學生不會自己給樂器調音的問題,每次民樂合奏課程前老師都要花大量的時間給每一個學生的樂器調音,還沒開始排練,老師都已經耗了至少半小時的時間和精力。
(二)適合的合奏樂譜問題
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中器樂合奏課程的開設才僅僅幾年,可用的、合適小學生難度的器樂合奏樂譜是課堂中的一個問題,要么就是曲目太難,要么簡單的曲目但是卻不是合奏曲目,能夠適用于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奏樂譜并不多。
(三)練琴時間問題
熟能生巧,每次課堂上學習的東西,如果沒有練習也是白學的,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積累起來的練習,才能在練習中慢慢進步。但是目前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奏課程設置的太少,學生只在課堂上練習四十分鐘,根本沒有什么進步。如我近日訪問的義烏群星外國語小學,設有古箏合奏課程,但是存在學生人數太多、每個人的古箏學習程度不一等問題,這使得課堂教學進度較慢;還有古箏合奏課程設置太少,學生沒有足夠的練琴時間,古箏技能無法正常進步,所以課堂教學進度較慢。
(四)小學生的節奏、節拍問題
在合奏過程中,常常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節奏、節拍意識較弱,還看不懂指揮,合奏起來奏著奏著就亂了。如金華柳湖小學的民樂團,由于學生節奏節拍意識太弱,并且不太理解指揮存在的意義,每次合奏時,老師都需要提高嗓門大聲的數拍子才能勉強控制住節奏。
(五)音樂教師的能力問題
器樂合奏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和能力很多,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還必須了解當前樂團里的所有樂器的音色、性能和演奏技巧等等。因為小學生的演奏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樂譜都不太適合小學生器樂合奏,那么需要教師具備修改創作樂譜的能力。
二、小學器樂合奏教學對策
針對以上兩所實地訪問的小學以及一些網絡上的資料參考,筆者對于小學音樂課堂中器樂合奏課程遇到的問題整理了以下幾個相應的對策。
(一)調音問題
由于每節合奏課之前老師都要花大量時間給每一個學生調音,對于這個問題學??梢越o合奏課程配備幾個調音器給學生,然后音樂教師每天教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調音器并常練習調音技能,讓每一個學生可以在課前自己完成自己樂器的調音,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可以更早地開始合奏。
(二)合奏樂譜問題
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中器樂合奏課程的開設才僅僅幾年,可用的、合適小學生難度的器樂合奏樂譜是課堂中的一個問題,要么就是曲目太難,要么簡單的曲目但是卻不是合奏曲目,能夠適用于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奏樂譜并不多。目前老師一般都是采用一段節選的較容易的片段,或者一些能力較好的音樂老師(如義烏群星外國語小學的李老師)會根據現有的單旋律樂曲進行合奏改編,創新出一首新的適合小學生器樂合奏的樂譜。
除了改編,老師們可以大膽嘗試一下作曲。關于新的曲譜,作為一名教師,就算不會創作,也不能止步于此,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這也是對音樂教師作曲能力的鍛煉,也能更好地推動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器樂合奏課程向前發展。
(三)小學生的節奏、節拍能力較弱問題
在合奏過程中,常常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節奏、節拍意識較弱,還看不懂指揮,合奏起來奏著奏著就亂了??梢酝ㄟ^選擇針對性的節奏型,或是合奏時節拍不對的片段反復練習的方法,還可以通過生動的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倒車,請注意”“小兔子乖乖”“中國隊,加油”“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等熟悉的例子來學習節奏型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感受各節奏型的特點,培養正確的節奏節拍意識。
指揮是合奏的靈魂,團隊的合作是脊梁,想要完美完成一首作品,就必須使學生能夠有看指揮的意識和明確看懂指揮的含義,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其他旋律聲部以及整個團隊的音響效果。不能只表現自己,要懂得和其他聲部其他樂器組相互和諧互補,要做到和諧統一,前提就是必須看指揮并看得懂指揮。所以要在正常的音樂課堂中,也要教授指揮的知識和節奏的知識,并充分利用樂團排練實踐來使學生更好的明確指揮和節奏的含義。在合奏過程中,如果有人在配合時出現如節奏不對,或是聲部進入不齊、有明顯錯音等錯誤現象時,就必須在指揮下專門重新練習一遍二遍甚至好多遍,因此,必須在合奏課程前、合奏課程中以及合奏課程后,教授學生學習節奏、指揮等合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識,提醒各學生在合奏時不僅要高度集中,養成演奏時看指揮的習慣并且要能夠明確看懂指揮的含義,通過這樣在老師的指揮下,學生潛移默化只能能夠改掉原來不好的節奏節拍意識,使彼此之間更能做好相互的配合,在合奏上也會更加默契。
(四)音樂教師的能力問題
器樂合奏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和能力很多,此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還必須了解當前樂團里的所有樂器的音色、性能和演奏技巧等等。因為小學生的演奏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師對演奏的樂譜進行修改創作,具備修改創作樂譜的能力。所以,負責器樂合奏課程的教師就需要儲備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也必須不斷的提升,不然就會影響到器樂合奏課程的開展以及順利完成。在合奏課程中,如果涉及到不足之處,可以邀請向這方面有經驗的教師請教,通過有經驗老師的指導并加以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器樂合奏教學技能,既增強合作能力,也提高學校整體器樂合奏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羅冬生.論民族器樂合奏課對學生綜合藝術表現能力的培養作用[J].藝術教育,2008.
[2]潘青峰,楊玲潔.論器樂合奏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J].藝海,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