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耿
【摘要】綜合藝術課程的開設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藝術教育對于人的發展和培養人的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只有積極投身于藝術教育,方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作用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是多方面的,培養學生的藝術教育是進行其他教育的基礎條件,更是學校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
【關鍵詞】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價值;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中小學藝術教育”一詞中有兩個界定:其一,它的外延界定于“中小學”;其二,本質界定于“藝術教育”。由此可以解讀出它是一項關于普通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它有以下兩個性質:第一,藝術教育,具有自身獨特性,可提高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它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本原則,以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綜合發展為目標,從而促進學生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全面發展學生的其他潛能,最終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并發掘學生的審美潛能,達到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敏感性的目的。學會把握藝術形式背后所蘊涵的普通意義和生命價值,在生活中表現美、創造美,使審美意識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第二,基礎性。即有別于專業性與職業性,而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一、藝術教育為學校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提供了可能
就目前發展趨勢而言,我國著力促進學生的藝術教育,國家與地區各相關教育部門充分重視對學生藝術教育的培養,明確了藝術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也充分踐行教育部門的要求和相關策略,為藝術教育的發展獻言獻策,在此過程中學生也積極配合,以教育大綱為依據,全面發展自身的藝術教育,為自身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正如副總理李嵐清給各地區教育部門的信中所言:“美育是貫徹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方面,是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彼€說:“為了貫徹落實《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全面發展的優秀建設人才,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學校的藝術教育,將藝術教育作為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途徑之一?!?/p>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機制的牽制,所有升學考試唯分數試問,因此,學校教育圍繞考試這個指揮棒轉,應試教育就成為了必然。這種教育觀念下產生的教育理念就必然是智育第一,其余如德智體美勞被忽略,由此必然導致學生素質片面發展的后果??偠灾瑢W校教育須以藝術教育為基礎,從而達到以下三方面的教育目標,才能最終實現教育的突破性,為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機會。
(一)在教育觀念上的取得突破
藝術教育的獨特性在于突破了傳統教育只注重對學生理性教育的培養,而忽略對學生感性教育的發展,而教育者應深刻意識到,只有將理性教育與感性教育同時融入教育模式,方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育方法上的突破
觀念轉變后方法就是關鍵了。藝術教育除了能夠愉悅身心、提高綜合素養外,還有其重要的美育功能。學校教育要尋求教育方法上的突破,關鍵在于教育的藝術性與藝術性的教學。藝術教育在方法論上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摹本。
(三)教育質量上的突破
學校教育不要一味地只重升學考試,要樹立大人才觀,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為目標。藝術教育一方面能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創設優良的教育與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又能夠在德育美育方面起重要作用,藝術教育的成敗將直接關系到整個育人質量的成敗。
二、學校開設藝術課程為素質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下文將從學校開設藝術課程的重要性,闡述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只有充分把握藝術教育的內涵,才可以藝術教育的本質為依據,根據其特點制定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一)社會性功能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美學思想都闡明過藝術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同時,藝術又豐富、美化和創造生活; 其社會性功能體現在促進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穩定社會關系、提高生活質量等。
(二)民族性功能
要將民族特點與世界發展相結合,使兩者形成統一和諧、相互促進、相互融入的有機整體,充分強調民族的本質文化就是這個民族精神的寫照。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對一個民族的振興具有強大的推動力。藝術作為繼承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一方面能夠促進各民族交流,相互了解,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人民的自豪感,喚醒人們的愛國意識,從而促進民族團結。
(三)教育性功能
藝術的社會性功能決定了它的教育性功能,它勢必承擔起對人的美育作用。學校開設藝術教育其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藝術教育除了能夠愉悅心情外,還能夠激發想象力,培養多項思維能力,促進大腦全面發育。 學校在開展藝術教育中,需要以知識技能、審美情趣的培養為主要目的。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的遷移作用,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
(四)個人成長性功能
一個被稱為“完整”的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心理健康,智商正常,人格健全。藝術教育對培養健全的人格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藝術教育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健全學生的性格特點,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只有親自動手,方可體會學習的樂趣并提高學習效率??偠灾囆g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藝術教育。
三、藝術教育的功能性決定著它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價值
藝術教育在培養人的素質中具有重要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要依賴于不斷的發明創造,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上天下海的夢想早已在人類的實踐中實現。可見,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而想象力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幼兒的想象能力在小學時代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所以,小學教育對于想象力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方可促進創造力的發展。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曹沖稱象,當所有成年人被局限于傳統的思維定式中,他們僅僅認為只能依靠傳統方式稱象,所以當所有人為此感到焦慮時,曹沖憑借自身的想象力提出了通過稱量與大象等重的石頭的重量,從而計算大象的總重量的方式。該想法突破了傳統思維模式的局限性,最終準確地標出了大象的重量。因此,只有通過大膽想象,方可促進創造力的發展并解決實際問題。
對于學生而言,目前應試教育有其局限性,主要體現為部分學生雖然取得了優異成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卻鮮有成就,其主要原因是此類學生未具備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屬于高分低能人群,因此,為避免此類應試教育的弊端,學校應大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最終使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
因此,教師要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方案并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教育,充分注重對學生的性格培養、能力培養、素質培養以及其他方面的培養,從而使學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而在此過程中,學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各項任務,并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措施,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在人才觀已經出現重大轉變的今天,如何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界性人才和學校到底需要擔待什么是當今教育亟待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社會怎么發展,藝術教育將始終具有任何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王福陽主編.綜合藝術課程與教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