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渝娟

【摘 要】 目的:研討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宮頸糜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擇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對癥治療的83例宮頸糜爛患者為對象,依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列為研究組(43例)、參照組(40例),參照組單純采取微波治療,研究組采取干擾素+微波治療,評比兩組療效及相關情況的差異性。結果:研究組中度、重度宮頸糜爛患者的治愈率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治愈率90.70%(39/43)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2.50%(29/40),兩組臨床療效對照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研究組陰道排液持續時間及創面出血發生率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將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用于宮頸糜爛治療中的療效顯著,能促進創面愈合,修復宮頸組織,使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有效減少,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宮頸糜爛;干擾素;微波;聯合治療;療效;安全性
宮頸糜爛屬于慢性宮頸炎的一種常見病變,以育齡期女性為主要的發病人群,易反復發作,根據糜爛程度與面積大小可將宮頸糜爛劃分成輕度、中度、重度,從現階段的治療技術來看,主要使用藥物、物理、手術、免疫等不同手段對宮頸糜爛患者展開治療[1]。微波治療作為治療該疾病的常見方式之一,其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成效,但治療后可能出現陰道排液時間長、異常出血等不良反應。筆者此次擇取在本院接受對癥治療的83例宮頸糜爛患者為對象,將干擾素結合微波治療用于宮頸糜爛的治療過程中,獲得了滿意療效,將內容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對癥治療的非孕期、產期、哺乳期宮頸糜爛患者83例,這些患者都通過陰道鏡、宮頸細胞學等檢查后確診,均屬于未絕經期婦女,近3個月內沒有接受過其他方式治療,排除真菌或滴蟲感染、宮頸結核、宮頸上皮瘤樣病變早期宮頸癌及婦科急性炎性反應等患者;在參加研究前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年齡21~46歲,平均年齡(29.72±5.28)歲;73例有生育史,10例無生育史;病程2個月~4年,宮頸糜爛程度:7例輕度(Ⅰ度)宮頸糜爛,45例中度(Ⅱ度)宮頸糜爛,31例重度(Ⅲ度);宮頸糜爛分型:37例單純型,40例顆粒型,6例乳突型。依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列為研究組(43例)、參照組(40例),兩組的基線資料經過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于患者月經干凈之后的3~7d開始治療,先予以常規的白帶檢查、血常規檢查、凝血功能檢查,手術前1天禁止性生活,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在陰道內安置窺陰器,使宮頸充分暴露,對外陰、陰道及宮頸進行消毒處理。參照組單純采取微波治療,微波頻率為2450MHz,輸出功率介于50~70W,取5%冰醋酸拭沾于宮頸,以清晰顯示病灶范圍,利用微波探頭接觸宮頸的糜爛面,稍微增加壓力,從內至外用點灼片狀損壞病灶,并做圓周運動,直到病變組織凝固泛白至微黃為宜;對于宮頸口和糜爛嚴重處,微波探頭接觸糜爛面的時間稍長,但不可超出5s,若屬于宮頸息肉,將微波探頭和息肉蒂部進行接觸,并予以摘除。術畢后,局部涂拭龍膽紫。研究組采取干擾素+微波治療,微波治療方法同于參照組在微波照射治療后第1天,向患者予以干擾素栓(奧平栓)治療,將1粒奧平栓(武漢維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10980006)置于陰道深處,隔天給藥1次,持續使用12次。兩組患者接受微波照射術治療后2個月內禁止性交、盆浴及騎自行車。
1.3 療效指標及標準
以治療后2個月的復查結果作為根據,評定兩組臨床療效,并記錄不良反應和陰道排液持續時間;療效標準:宮頸光滑,糜爛面完全消失,視為治愈;糜爛面積縮小幅度超過50%或重度轉中度、中度轉輕度,視為顯效;糜爛面積縮小幅度低于50%,糜爛面由顆粒型轉變為單純型、乳突型轉變為顆粒型,視為有效;糜爛面積未縮小,或病情有加重趨勢,視為無效[2]。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 22.0軟件對各項數據予以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表示為(±s),數據比對經t檢驗;計數數據表達為(n/%),數據對比經χ2檢驗;以P<0.05表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兩組輕度宮頸糜爛患者的治愈率都為100.00%,組間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中度、重度宮頸糜爛患者的治愈率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研究組治愈率90.70%(39/43)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2.50%(29/40),兩組臨床療效對照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 不良反應及并發癥
研究組中有3例(6.98%)患者感到輕微的外陰刺激性癥狀,但不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可堅持用藥,沒有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參照組中有3例陰道流血過多需壓迫性止血。研究組患者陰道排液持續時間為(10.9±4.68)d、創面出血發生率為9.30%(4/43);參照組患者陰道排液持續時間為(18.2±3.32)d、創面出血發生率為30.00%(12/40)。研究組陰道排液持續時間及創面出血發生率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微波治療即為宮頸糜爛的常用治療手段,通過高頻電磁波聚焦輻射,以微波電極觸壓宮頸局部病變組織,并短時間內形成小范圍高熱,使病變組織變性、炭化和壞死,同時使血管(直徑2~3mm)生成凝固性血栓而起到止血作用。不過,宮頸組織的損壞、創面侵蝕性較大,且微波治療難以實現徹底消滅病毒,因此,不良反應、并發癥較多,容易復發,臨床上通常建議采取微波聯合藥物進行治療。干擾素屬于人體白細胞分泌生成的低分子量蛋白,此次研究使用的干擾素為奧平栓,每粒奧平栓約含有α-干擾素6萬U,具有抗病毒、免疫調節及抗腫瘤活性,能夠改善患者陰道的內環境,減少血清中孕酮、雌二醇的含量,使宮頸分泌物逐步減少,促進創面盡快愈合[3]。此次臨床觀察得知,輕度宮頸糜爛采取單純微波治療與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的效果相近,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中度、重度宮頸糜爛采取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的效果顯著優于單純微波治療(P<0.05);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的治愈率顯著高于單純微波治療(P<0.05)。同時,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后患者陰道排液持續時間及創面出血發生率顯著優于單純微波治療(P<0.05)。
綜合所述,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用于宮頸糜爛治療中的療效顯著,干擾素能促進創面愈合,修復宮頸組織,降低出血率,使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有效減少,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劉祥芳,楊亞妮.宮頸微波術聯合干擾素-α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03(05):80-81.
[2] 劉海霞,陳曉超,仲蘇靜.宮頸微波手術聯合藥物干擾素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5):48-49.
[3] 葉南芳,王淑能.α-干擾素栓聯合微波治療宮頸糜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