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燕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應該是學校的管理者-----校長深入思考的問題。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我覺得重視常規,狠抓落實,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下面我談談近幾年來在農村初中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一些做法與成效。
為更好地落實教學常規,更好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我們提出了,要以關注有效課堂為教學工作主線,以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根本,建立“優化教學設計、活化課堂教學、精化課后訓練” 的教學模式;做好“為教師搭建平臺、建設名師引領工程、抓好教育科研、重視畢業班指導與管理工作、嚴格完善各項制度”,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內在提升,從而提升學校質量品牌的含金量。我校開始了一下嘗試:
一、優化教學設計、活化課堂教學、精化課后訓練
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監控要把握“四個支點”。
支點一——備課與教案。備好課是課堂教學的先決條件,做好備課的管理與監控是上好課的前期保證。
支點二——抓實課堂教學管理。
支點三——狠抓課后作業管理。克服作業布置和批改中的粗放性,隨意性,低效性。增強作業的精細性、科學性和高效性。教師布置作業要精心設計,不貪多不盲目,通過選題結合學生實際,按針對性、層次性、開放性的要求,合理設計作業,做到作業有布置、必批改和講評。學校教導處制定了明確的各年級各學科作業量的要求,并定期組織檢查。
支點四——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作業書寫要規范,按時交作業,課前預習,訂正錯題集,自主閱讀課外書籍等習慣。尤其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將課前鋪墊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
二、教師的發展要構建“三個平臺”
1.引領平臺
(1)領導引領
學校領導要通過各種方式激勵教師的理論學習,增加渠道擴大教師的信息來源,積極鼓勵教師通過平時自學、學歷進修、“自培自練”、校本研訓等多種途徑,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強化教學基本功訓練,創設各種機遇開展崗位練兵、業務比賽、課堂教學評比等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專家引領
專家指導是教師專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學校應根據不同教師的不同需求,通過學術專題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課堂教學診斷、課題研究等方式,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努力發揮專業引領作用,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指導和幫助,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展示平臺
(1)自身展示平臺
學校建立了教師個人成長檔案袋,對教師的學習成果進行一次成長回放,如成長檔案袋內放有鮮紅的獲獎證書,有精選的教育論文,有耐人尋味的教育故事,有富有個性的教育心語,有學生給老師的飽含深情的來信,有校長的希望寄語,有難忘的教學困惑等。讓教師在展示、品味中,互相學習、激勵、交流。
(2)公平競爭平臺
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中,學校要通過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積極創設有利于良性競爭的機制和平臺,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促進區域之間、校際之間、教師之間和學生之間積極展開良性競爭,通過競爭實現教育發展的動態和諧。
三、通過三項工程打造優質師資隊伍,增強學校發展核心力
1.“名師、骨干教師培養”工程
該工程形成“培青——育優——拔尖”的一升二、二升三的動態發展模式,實行“三導”,即:專人指導,重點指導和跟蹤指導。“四定”:定指標、定任務、定措施、定導師,并接受學校考核。名師、骨干教師、教研組長的專門培訓面達100%。
2.“1、3、5、8”青藍工程
該工程要求青年教師1年出師、3年成熟、5年出成果、8年成名師。實行“雙師制”,即給每一位新教師同時配備兩名師傅,分別指導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同時,學校對他們的教師職業道德、科研工作等實行全面培訓。青年教師經過師傅的傳幫帶和學校系統培訓后成長很快。何曉柳、潘柳燕、鄧定云、管芳等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學骨干。
3.實施教師專業化發展評估,促進教師自我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評估手冊”引導教師每個學期從七個項目即“本人所教學科班級期考成績”“教育教學論文”“科研課題”“課的展示”“專業學習、理論提升”“創新發展”“考勤考核”給自己制定計劃(目標),學校對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考核獎勵。
四、抓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為興校之本,一所學校要興旺起來,力求管理上檔次、教育上水平,主要靠搞好教育科研。要以教學科研為載體,通過課題引路,促使全體老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課題研究更具有實效性和指導性,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取得的成績
自2012年接管學校教學管理以來,我們學校在教學常規上真抓實干,不斷探索與研究,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力求構建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實踐中,以集體備課為抓手,以導學案為載體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已形成特色,初現成效。近幾年,學校正穩步、健康、和諧地向前發展。教學質量取得突破性進展。2013年的中考比2012年進步了四個名次,獲得縣級中考綜合成績三等獎;2014年又比上一年進步三個名次,獲得全縣二等獎的中考綜合成績;2015年中考,實現了我校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全縣中考綜合質量一等獎的好成績;之后的兩年都獲得二等獎的中考綜合成績,成功地實現了中考綜合質量五連冠的好成績。
我們都知道,常規教學管理是學校工作的主陣地,是學校教學質量的保障,也是學校教學理念得以落實的導向。我校在常規教學管理中做了較為扎實的工作,也進行了一些積極地探索與嘗試,創建了高效課堂促進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推進學校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校建立自我發展機制,打造學校特色,提高辦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