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萁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各個級別情感態度目標中,除了要培養、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祖國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大費周章策劃西方節日,很多學生知道“Christmas”、 “Halloween”,卻不知道“Lanter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小學英語課后作業不單單只有抄寫背,當然還可以滲透于我國傳統節日當中。因此,下面就中國傳統節日與多元化英語課后作業談談幾點建議和看法:
一、春節與英語作業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恩山教授認為,“核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它強調各學科都可以發展的、對學生最有用的東西。以“春節”為例,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中華文化的根和魂。那么,如何將其融入英語作業當中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英語問候語
新春佳節,朗朗上口的童謠“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傳遍了大街小巷。對于初學英語的孩子,他們很多都是羞于開口的,而英語的學習卻離不開“讀與說”。那么教師就可以提前向學生教授一些英語的新年問候語,如“Happy New Year”,“Good Luck”,“Wish you happiness”等。并給學生留作業:在春節拜訪親朋戚友時,用英語表達新年問候,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運用英語。
2.英語年畫
年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把小學生喜歡的繪畫融入到英語作業中去,當然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一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發揮孩子們特有的想象力。再者,與其讓學生機械地抄寫學習“Spring Festival”,倒不如讓孩子在完成英語年畫繪畫后,滿心歡喜地在畫中寫上“Spring Festival”。這樣,學生對該詞組的初步認知,一定是深刻的。
3.小組話題討論
中英文化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教師可以以西方節日引領學生進行中英文化對比。諸如,在進行西方節日類教學時,在完成“Christmas”相關知識內容和文化習俗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以“Spring Festival”為主題設置課外話題討論作業:春節是農歷的哪一天?春節有哪些傳統事物與習俗等。接著,教師再通過學生的反饋,把春節的相關圖片、典型小視頻與英語有機結合。讓學生在中西文化對比當中積極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清明節與英語作業
清明節,是中國的祭祀節日。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強調“不忘初心”,確實,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為師者在傳道、授業、解惑之時,最不能忘記的莫過于“育人”。也許在小學生看來,“清明祭祖”只是大人的事情,殊不知其實通過多元化的英語課后作業,小學生亦能表達對先人的懷緬。
比如,繪制清明主題手抄報。通過清明主題手抄報的制作,部分學生才意識到,和端午節一樣,原來清明節也不能祝福他人“Happy Tomb Sweeping Day”,相比之下,“Wish you happiness and health.”會更合適。與此同時,學生在完成手抄報之際,定能通過網絡搜索而學習到關于清明節的知識,了解各地不同的習俗。
三、中秋節與英語作業
一講到中秋節,首先浮現在腦海里的非月亮、月餅和燈籠莫屬了。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有英語水平和發展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于是,在英語課外作業布置的時候,筆者嘗試過讓三年級學生繪制月餅,并在下方寫上“mooncake”字樣。通過收集上來的學生作品,筆者發現學生們的想法都是很單純、又不失創意的。有的畫了一個大月餅,并給它配上顏色,就連“mooncake”字樣都是五顏六色的,讓人看了心情愉悅;還有的把自己整齊的一家人都畫了上去,圍著中間的月餅歡聚一堂……“團圓”之意深入心中,這難道不是寄英語課外作業于傳統節日當中的最好體現嗎?
筆者還嘗試了讓五年級學生繪制月亮,并寫一首與中秋相關的英文詩或祝福語。相信每個國人都知道,中秋夜——月圓之夜。學生作品中他們所繪制的月亮都是色彩明亮的圓月,而中秋英文詩更是清新明快,生動傳神。更有學生把中秋月與祖國事業相聯系,把他們的愛國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把優秀作品傳閱于校,這是培養了學生具有藝術的表達和創意的表現。
四、國慶節與英語作業
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認為,“核心素養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關鍵素養。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關鍵期的特點,錯過了關鍵期就很難彌補。”當前“中國風”已成為新的時尚潮流,在這樣國際化背景下,英語知識的學習有著特殊意義。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期,為此,除了英語課堂教學,節日特色英語課外作業也是刻不容緩。
對于中年級學生,手工作業不失為一種選擇。教師可以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布置學生繪制并剪裁“我心中的天安門”,寫上“Happy National Day”。完成此項作業,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認識天安門。在認識的過程中,相信每位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定油然而生。
對于高年級學生,節日特色作文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作為一名中國人,小學生也要做到能向外國友人簡單介紹中國。通過國慶節特色作文,學生當即便能把五年級所學的 “October”派上用場,從詞到句、篇,給學生提供一次習作機會,在習作中表達中國心。新課標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作業評價都是教師單方面進行的,如今要采取多樣性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參與和共同評價,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觀。
在小學多元化英語課外作業教學當中,教師需意識到滲透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和價值,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歌曲有云“我的中國心”,或許小學生對貢獻祖國的直接聯系有點遠,但小學生們的“中國心”卻又是這么近,近得從完成多元化英語課外作業就能看得見。我的英語作業,我的中國心,時刻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