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芳
寫作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英語學習者英語水平高低的體現。每年的九年級學業水平考試,寫作都是一項必考的題目,而且所占的分數是15分。在每次的考試中,盡管師生日夜拼搏努力,書面表達得分率總是偏低。我是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我的學生大部分是來自于縣城附近的農村寄宿制孩子。18年的從教經歷使我對農村孩子英語學習的環境和現狀有了一些了解:農村中學的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氣氛,學習動力不足;有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這些都導致了農村中學的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成績不理想,他們對英語學習有一種恐懼感,在面對英語寫作時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那么,如何讓這些農村學生在英語作文中能夠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呢?2014年2月---6月,我非常有幸地參加了由國家留學基金委組織的“滇西邊境山區中學英語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的培訓學習。在到英國里丁中學參觀的時候,該校學生的戲劇表演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覺得我也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嘗試。四年多來,在做好日常英語教學的同時,我也大膽嘗試用英語課本劇來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現在,英語課本劇的創作和表演已經悄然成了我完善英語寫作教學的好幫手,在我的英語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這里,我想就課本劇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指導思想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學習”。也就是說,學習英語是靠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去內化。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英語課本劇,就是以教材為范本,以每個單元的交際主題為中心,活用教材的語言材料,以表演的方式,展開交際情境的形式。在整個課本劇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是合作伙伴,教師是導演,學生既是編劇,又是演員,教室是舞臺。一個好的課本劇,或一堂好的課本劇課,是師生合作及良好綜合素質的體現。因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性學科。學習英語方法的培養和能力的形成,其核心是實踐,實踐再實踐。英語是學生自己練會的,而不是教師講會的。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是構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應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則。
二、課本劇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意義
(一)課本劇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素質
正如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如同一件繁重的勞作,激不起學生參與的激情,教學只能事倍功半。只有學生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更好地吸收利用,并且產生良好的效果。而英語課本劇的創作正好有此作用。
(二)課本劇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打好了寫作基礎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構成語言大廈的基石。而課本劇能幫助教師加強詞匯教學,因為它避免了枯燥單一的記憶方式,將音形義結合起來,結合具體的語境、句子來學習,這樣學生就能記憶深刻,運用靈活,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運用自如,為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本劇提高了學生口語能力,激發了寫作激情
英語課本劇的表演不僅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復習所學的知識,及時強化,克服遺忘。還能使學生有意識地體會所學的單詞、句型在實際運用中的意義,從而加深理解。而深刻理解后的知識才能長久記憶。同時,課本劇的表演還讓學生從不敢說到敢說,從不會說到會說,然后發展到愛說、想說,力求說得更多更好。結果他們的口語能力逐漸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造更多說英語的機會,以說促寫,以此來激發學生寫作的激情。
(四)課本劇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提高了寫作能力
英語教學不只是傳授語言知識,更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思維的創新性是指能夠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方式。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質疑,養成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學生求新、求異的精神。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因為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英語課本劇”這種教學方式,就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
三、課本劇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施原則
1.創造性原則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進步的靈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務。課本劇的編排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如果教師以此為線索,以小組為單位,以課文內容為素材編寫課本劇,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編成一個較完整的課本劇。這樣就能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
2.合作性原則
合作與競爭是現代人才必備的素質。課本劇大都以小組內活動的形式開展,學生在合作中互相顯露能力才華,展示個人的自尊、自主、自強的精神風貌;在活動中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合作雙方受益。
3.全體性原則
在實施課本劇教學時,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既要讓尖子生更尖,也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困難學生。班級中難免有個別學生因為智力、習慣、家庭、背景等原因使他們成為困難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更要顧及到這些學生,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他們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發揮所長,獲得成功的喜悅,縮短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跟上教學進度。
四、課本劇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編演課本劇是一項創造性活動。改編是一種創造,表演更是一種創造。“十個演員就有十個哈姆萊特”,每個學生在課文的編寫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初中英語課本劇,所涉及到的人物不要太多,場景不是復雜型的,不需要專業的舞臺設計,劇的內容不必過長,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經過實際操作與演練,我認為英語課本劇在初中三年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改編課本對話(七年級)→自編對話(八年級)→編寫課本劇(九年級)。
總之,在用課本劇來輔助英語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英語寫作規律與學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寫作教學,不斷強化學生的寫作動力,激發寫作靈感,讓學生愿意寫作、愛上寫作、學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