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宏
一、研究的問題(根據選題名稱而確定的核心問題)
1.時代背景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智能文明”時代,“互聯網+”突破時空藩籬,各類知識浮在云端,浩如煙海,隨時可查,隨處可查。2014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世界可持續發展教育”大會,主題是“今天的學習是為了能擁有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而在知識以加速度更新的時代,必須擁有可持續發展學習力,“會學”當然要比“學會”更重要,“學力”當然要比“學歷”更重要!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工作意見》文件。這是近十多年來教育部出臺的關于課程改革的目標最清晰、體系最完整、任務最明確和措施最有力的文件,從此拉開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序幕。
2015年9月,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整體安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成立普通高中物理課標修訂組,開展對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2017年,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版)發布。
2018年秋季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全面實施,這將掀起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高潮。
2.核心問題
隨著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學科知識結構為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體系逐漸向以個人終身發展、終身學習為主體的核心素養體系轉化,核心素養成為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深化的新目標。隨著普通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一覽表的出爐,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版)正式公布,在“核心素養體系”的整體框架基礎上,提出了高中物理的核心素養,共有四個維度(14條描述):物理觀念和應用、科學思維和創新、科學探究和交流、科學態度和責任。
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一名有時代感和社會責任感的物理教研員必須思考的核心問題: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物理的核心素養?同時,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物理教學是什么樣的關系?核心素養與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有什么樣的邏輯關系?物理教學中如何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最重要的目標?如何進行物理核心素養的評價?這些同樣也是我們教研員和一線教師不可回避且必須回答且需研究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的課題研究十分必要也刻不容緩。
二、研究框架(對研究假設做出的邏輯推導關系說明,可圖示,也可文字表達)
三、研究方法
我們結合國內外研究,對中國學生核心素養體系、高中物理核心素養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與說明,并結合2017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版)、最新版高中物理教材,運用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等理論為指導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初步了解當前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并就調查現狀結合高中物理的本質特點和高中學生認知及心理特點,初步探索新課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研究。本課題研究主要通過以下方法展開:
1.文獻研究法
是通過收集、鑒別、整理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文獻資料,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的對核心素養培養的科學認識的研究方法。本課題組在分析、研究相關的書籍和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了解當前教育界關于核心素養及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研究的現狀和趨勢,借鑒和吸收已有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進行課題研究。
2.行動研究法
是由美國學者勒溫提出的,是教師把自身的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作為研究對象,邊研究邊實踐,邊實踐邊研究的研究方法。它的特點是為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對行動的研究。具體分確立課題、制定計劃、行動實施、分析與評價、總結評估等五個螺旋式循環步驟。
3.調查研究法
它包括問卷、訪談測驗等具體方式。以縣城一中、二中的高二學生為樣本,通過問卷法以期了解當前高中生現有的物理核心素養水平,并在課題教學實踐的案例教學后,對學生進行二次問卷調查或訪談比較研究監測課題研究實施的效果,為進一步的理論研究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借助以上研究方法,采用了課題觀察、問卷、訪談、聽課、實驗、研討、反饋、專家指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等,通過教學案例等實證研究,先設計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反復實驗論證并開展研究,以彌補現有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偏重理論研究之不足。
四、主要內容和最終成果
(一)研究主要內容
一是構建運用信息技術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自主先學、問題設計、合作討論、成果展示”四個環節層層遞進、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的四步教學法。
四步教學法的教學實施將有利于學生形成初步的物質、運動、相互作用與能量等觀念;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態度與責任;有利于學生自我建構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老師核心素養的成長。
二是通過新課改給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的改變對教學效果和學習結果影響的研究,形成為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實施提供相應對策與建議的理論體系。
三是創建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主體多元、方法多樣、既重視結果亦重視過程的教育教學的多元評價體系。
(二)預期最終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及研究報告;
2.課題研究相關研究論文、教學反思集;
3.基于“四步教學法”教學課例集;
4.課堂實錄集(網絡版和光盤版)
5.課題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在彭澤物理教研網http://www.pzjys.com/,進行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