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香芬
一、“閱讀素養”的界定
PIRLS①對“閱讀素養”的界定是: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語言的能力;能夠從不同類型的文章中構建意義;能從閱讀中學習;能從閱讀中獲得樂趣(朱偉,于鳳姣,2012)。這和《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目的的表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 、良好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語感)相一致。
二、基于“閱讀素養”理念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
(一)合理處理教材詞匯,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就是很多學生單詞不認識,文章看不懂。因此,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學生學情,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開展基于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英語詞匯教學活動。
1詞匯教學語境化
把詞語放到相應的語境中去學習,教師可以用簡單的句式講詞匯部分的幾個單詞創編成一篇小短文或一個小對話或一首小詩。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更好地激發學生語篇閱讀興趣
2詞匯教學模塊化
就是把相關詞匯建立成模塊,讓學生觀察總結。比如,詞匯go travelling是“旅游”的意思。那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學過的“go to travel”可以與之整合成一小模塊,還可以拓展成“go for/on ?a trip”等。同時還可以建立以“go”開頭的詞組模塊“go swimming / go shopping / ?go fishing /go skiing”等。這樣的詞匯模塊是從數量上逐漸從小變大的,讓學生觀察歸納就是一個從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轉化的過程。這樣,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增強閱讀和理解能力,為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整體感知語言材料,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應該為每一次的閱讀設定一個目標,運用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了解文本的意義,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體現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中。
閱讀前,幫助學生了解與文本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背景,預測文本內容 。
閱讀中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文本,在閱讀過程中 獲取信息,整理信息,發展學生的自主閱讀技能。具體做法是:先擱置新詞,讓學生整體感知語篇的主要內容,接著提問交流,尋讀信息,讓學生把文本框架線索提煉出來,接著細讀情節,體驗語篇,最后再處理新詞。
閱讀后設計多種形式的綜合語言運用實踐活動進行拓展并適時滲透情感教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圍繞教材創編語篇,拓展課外閱讀,豐富閱讀資源
根據本人的實踐經驗,有計劃地拓展課外閱讀量,主要有兩種途徑。第一種老師根據各年段學生需要推薦適合的繪本書目,增加學生語言輸入和輸出的機會。比如在廣州教科版五年級上冊Module4 Foods and drinks學習食物和飲料詞匯時,我改編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將主要詞匯融入繪本中,豐富了閱讀資源,為語言運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二種是是開展基于課本話題的拓展性閱讀(本人主要采用市教研室趙淑紅老師主編的《拓展讀與寫》為輔助閱讀讀物),根據學生的不同英語水平,教師指導他們選擇相應等級的閱讀材料,這樣,同一話題下的學習材料就變得更豐富。
(四)設計有層次性的閱讀評價,促進閱讀思維品質的發展
根據PIRLS制定的閱讀評價框架,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從四個層次來評價。
第一層:關注并提取材料中直接陳述的信息。
第二層:直接推論。
第三層: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
第四層:檢視并評價內容、語言和文本的觀點。((朱偉,于鳳姣,2012)
比如,廣州教科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Module6 Pets ?Unit12 ?Whose rabbits are these? 閱讀教學根據PIRLS閱讀評價指導設計以下四個層次的閱讀評價練習。
1 Answer the question: Whose rabbits are these?
2 Read and judge(T or F)
A. The two rabbits are white .
B. They have small red eyes.
C. They have long ears and short tails.
D. They are Janets cousins.
3 ?Fill the blank.
The two rabbits look very______.
4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hat does “ really” mean?
A. ?also ????B. all ??C. ?truly(真正地)
這樣的閱讀評價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根據需要對文本進行不同層次的思考,相信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定能得到發展,閱讀思維品質也能得到提高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立足課堂、教材、語篇,引導學生融入有意義的、創造性的整體語言學習中,體驗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培養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能夠發展成為更為健全的個體,并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