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第一實驗小學 杜 英
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交互式電子白板引入了很多現代化的數字資源,為平時的數學教學活動提供了一種新型的互動平臺,正以它強大的功能性,在數學課堂上發揮出它獨特的魅力。
將交互式白板引入課堂,彌補了傳統的PPT、實物投影的不足之處,它對于優化教學模式,促進課堂互動生成,具有積極的作用。
皮亞杰曾說過:“孩子在動手操作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從而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學生在認識了平移和旋轉并欣賞了大自然對于平移和旋轉的創造、藝術家們創造的美麗圖案后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你們想創作出這樣美麗的圖畫嗎?大家可以運用平移和旋轉的知識畫一畫。老師相信你們的作品會更加出色、漂亮! ”學生在小組創作后推薦動作快的孩子上臺展示。利用白板的拖動克隆、旋轉的功能,學生在白板上畫圖,座位上的孩子及時互動,對于錯誤的及時更正。如下圖。


平移的特點是:平移只改變圖形的位置,平移后圖形的大小、形狀、方向都不會改變。


旋轉是繞一個點旋轉得到一個與原來形狀相同的圖形。
學生在動手操作、互動交流中不僅經歷了學習過程,對于平移、旋轉的特征更加清晰明了,而且思維創造也在他們手里綻放。
隨著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教學方式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由傳統的黑板逐漸演變成電子白板。電子白板強大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教學也由此變得更加生動精彩。但是授課教師常常束縛在白板周圍,并不能在教室里四處走動進行移動授課。利用先進的鴻合i學工具,很好地突破了這一界限,讓教師能更多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黃嬌艷老師在執教《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時,就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出示問題:“張阿姨用22根1米長的木條圍一個長方形花圃。怎樣圍面積最大?”
學生獨立思考后和小組成員一起說說思路。接著進入小組互賞互評環節。
1.展示:每個組將解答過程拍好照片傳到微信群;



2.評價:查看微信群中其他小組的方法,選出你們認為解答完美的小組和需要改進的小組。

在教學中,黃老師使用鴻合i學教師端的大小屏互動功能與鴻合i學PC端結合,抓取學生IPAD中學生的解題過程照片,然后上傳影像到大屏幕上。黃老師打破了講臺束縛,近距離與學生接觸和互動,無論身處教室哪個地方,都能在IPAD或手機上遠程靈活操控電腦,擁有更多機會近距離接觸學生指導學習。她利用電子白板的導出功能,把圖片一一在大屏幕上呈現。隨著學生的回答,又利用白板的拖動、放大鏡功能把他們認為解答完美的小組和需要改進的小組的照片放大重點呈現,并利用繪畫功能,在電腦界面上進行屏幕標注。這些環節有利于學生細致觀察發現問題,真正實現了移動式互動教學。
練習題是構建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一題多解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和邏輯思維能力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學《數學活動:搭配》時,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小紅、小明和小力排成一排拍照片,有幾種不同的站法?小組合作探究,同桌兩人合作。
師:我們請兩位同學到電子白板上演示,展示不同的思路。
生1:用圖片表示。(見下圖)
生2:用1、2、3分別代表小紅、小明和小力。

運用電子白板的分頁功能,實現了一人擺圖片,一人數字記錄,呈現學生的不同解題思路。搭配方法的呈現使學生經歷一個從實物到數學符號的抽象過程,從而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借助幾何直觀發展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電子白板一改傳統黑板的“一擦即沒”的特點,它擁有實時記錄、保存教學的全過程的優點。平時教學時教師可以隨時調用電子白板中所存儲的教學資料,不必再擔心板書的內容無法重現。同時,電子白板可以鏈接網絡,拉近生活和數學之間的距離。如:課堂上學習了斐波納契數列(兔子數列)后,視頻鏈接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的斐波納契數列。豐富的畫面、生動的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如:《用字母表示數》的課尾,鏈接數學史,詳述從丟番圖到韋達的抽象歷程。在聽講述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數學歷史是充盈著人類智慧遞進的歷程,也為學生構建數學提供了支撐。
交互式白板與數學的深度融合,從根本上變革數學教學理念,大大促進了數學信息化的進程。合理利用交互式白板輔助教學,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學有所獲,使數學課堂教學走向生成,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