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林


摘要:面對建筑市場激烈的競爭壓力,施工企業需要加大施工任務的開發力度的同時,還需要深挖企業內部潛力,向管理要效益。本文擬通過對某集團公司周轉材料管理存在問題的客觀分析,進而提出加強周轉材料管理的系列舉措和建議。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pressure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need t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asks, and also need to dig deep into the internal potential of the enterprise and benefit from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pose a series of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urnover materials through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urnover materials of a group company.
關鍵詞:施工企業;周轉材料管理;建議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turnover material management;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F626.1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2-0039-04
0 ?引言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多次重復使用,基本保持原來的實物形態而逐漸轉移其價值的材料,是建筑施工企業必不可少的施工資源之一,是企業重要的內部固定資產,具有用量大、品種多的特點,其管理成效直接影響企業工程項目的安全、質量、進度、成本、施工形象等。
目前,施工企業多數工程項目由于中標價格較低,再加上施工工期緊、施工要求高,致使項目幾乎沒有盈利點,唯一利潤可能只是項目剩余的一批周轉材料。因此,如何做好企業周轉材料管理這篇文章,增加企業贏利點,顯得很有必要。
1 ?某施工企業現行的管理情況
以某施工企業周轉材料的資產結構、資產特點、管理模式等基本情況為例,對其進行全面剖析,進而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及相關原因。
1.1 資產結構情況
以某集團年完成施工任務330億元計,初步統計需要各類施工設施用周轉材料約80萬噸左右,該集團公司該年共有建立內部固資的周轉材料約47萬噸,占總使用量的58.7%,材料種類有萬能件、特制桁梁、貝蕾、軍用梁、腳手架、鋼軌、鋼模板等,各類資產的占比和利用率見表1。
從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該集團周轉材料資產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材料種類較多、萬能件等部分材料利用率較低、利用率較高材料的總量占比較低、沒有辦理固資管理的周轉材料數量占比較大等。
1.2 主要資產的特點
①萬能件。50年代從蘇聯引入,易組拼成各種結構、功能性強,單件構架輕便、可人工操作,但拼裝功效低、結構跨度受限、組拼結構剛性稍差、配套零配件種類多、使用損耗大、保管難度大。仍有較多的保有量。
②貝蕾。為市場上成熟的定型產品,組拼便捷、功效高,使用功能強,集團保有量占比較低。
③特制桁梁。近幾年該集團自主設計研發一種桁梁,具有結構簡單、組合靈活、拆裝方便、安全可靠的優點,與貝蕾相比,在同樣用途和同樣荷載的情況下,可節約23%的用鋼量,能廣泛應用于棧橋、鉆孔平臺、現澆支架、龍門吊機、架橋機、掛籃等的施工,綜合成本優勢十分明顯,集團保有量較低。
④軍用梁。為國家戰備物資,該集團負責管理、以租養戰,該種材料保有規模受上級單位管控。結構與貝蕾相似,單件構件較貝蕾重。
⑤鋼板樁。市場成熟的定型基坑防護材料,多為外租使用,集團保有量較低。
⑥鋼掛籃、鋼模板、鋼護筒。為企業自行設計加工的鋼結構,由于工程結構特點各異,造成該類鋼結構的獨有構造,致使標準化程度較低、通用性較差,為標準化設計、集約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增加了難度。
⑦橋面鋼板。多為多種規格的舊鋼板,行車效果不好、外觀塑形較差。
⑧H型鋼。使用便捷,可組拼多種結構、使用性能強,強度和剛度俱佳,運輸經濟性好,集團保有量不高。
1.3 基本管理模式
某集團周轉材料管理實行三級管理制度,分別為集團、子分公司、項目部。
集團層面主要負責周轉材料管理辦法的制定和監督施行,負責集團公司周轉材料信息平臺的建設與維護、自有周轉材料和社會資源信息的收集及發布工作,協調子(分)公司周轉材料在集團內的合理調配使用,組織推進新型常備式施工桿件的推廣和應用。
如某集團公司在建立信息平臺,強化資源調劑方面的做法:建立集團層面周轉材料(含工程返還料)資源信息平臺,通過OA、QQ、信息簡報等交流平臺每月發布資源分布動態和可調劑利用信息,定期發布市場資源信息和租賃指導價,及時發布各單位臨時需求信息,在集團內實現各項信息的互通有無;同時通過月度的統計、分析,也對各公司的資源結構、庫存情況以及現場管理等提出工作建議,進一步促進現場實物盤點和內部調劑利用。
子分公司層面負責周轉材料的購置申請、訂購、進貨驗收、租賃經營、統一調配、回收、維修保養、報廢處置和資源信息管理等工作,負責新型常備式施工桿件的推廣應用工作,提高周轉材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
該企業某子公司的做法如下:一是明確公司物資部門是周轉材料的專門管理機構;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讓集中管理有章可循;三是大力宣傳,提高各相關人員的認識,貫徹集中管控的理念;四是堅持行政手段與市場規則相結合的原則,在保證公司整體效益的前提下,既考慮管理方的利益,又要兼顧項目部的利益;五是建立加工改制專業隊伍,對周轉材料進行標準化改制和修整;六是因地制宜,建立南京及廣州兩個永久性的中轉、倉儲基地,同時根據施工布局建立嘉興、太原兩個臨時基地;七是建立資源信息網,通過公司的OA平臺和物資系統的QQ群動態發布全局及公司的閑置資源信息。
項目部層面具體負責周轉材料的計劃申請、進場驗收、臺賬建立、現場管理、攤銷核算、退租結算、轉運等工作,加強調劑、改制和修舊利廢工作,控制周轉材料的現場損耗,加速材料周轉,降低成本支出。項目作業隊(班組)具體負責周轉材料的領用、現場使用、現場保管、拆卸、清整、退庫等工作,承擔周轉材料使用過程中毀損、丟失的賠償責任。
1.4 存在的主要問題
1.4.1 資產結構不合理
①仍保有較多不良資產。目前,某集團周轉材料資產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效率低下的存量資產,在這些資產中,大部分都是非標的、拼裝效率較低,使用效能不高、安全隱患較多,流動性差的存貨。如萬能件,某集團共有10360噸,庫存4220噸,閑置率高達40.7%,現存的216.5噸的錨和錨鏈也全部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鋼模板有1470噸處于閑置狀態,閑置率高達87.4%,其中某子公司983噸鋼模板全部處于閑置狀態。
②強通用性資產保有量少。特制桁梁、貝蕾等標準化程度高、通用性強資產僅為9.5萬噸,總量較少。
1.4.2 標準化程度不高
由于歷史的原因,某集團各子分公司在周轉材料的設計、制造加工、使用管理、賬務處理等方面各自為政,自成一體,致使各子公司保有的周轉材料品種繁多、標準化程度不高、互通性不強,造成總體利用率不高、管理難度增大。以該集團的某公司為例,在用周轉材料種類達30余種,如果再加上每種材料的各種規格,最終的管理細類約有幾百種,品種的繁雜,降低了相互替代性,增加了管理成本。
1.4.3 集約化管理不強
某集團作為國內知名的二級獨立法人施工企業,在集團層面集約化的管理經營體系還不夠完善,周轉材料集約化管理水平還沒有充分彰顯企業裝備水平的真正實力,周轉材料的效能發揮還不充分。目前,該集團統一的管理體系和運營機制還不夠完善,集中管理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施行統一的設計標準,如施工棧橋、部分圍堰、模板、鋼支柱等;二是沒有實施統一調撥調劑管理。由于各子公司周轉材料的差異性較大、相互替代性差,以及受各單位本位注意的影響,造成集團范圍內的調劑流通難度加大;三是沒有施行集責權利于一體的經營管理模式。集團層面或單個子公司層面的集設計、制造、安裝拆除、維修保養等經營管理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還未建立。
1.4.4 精細化管理不到位
①現場精細化管理不到位。周轉材料的現場管理還存在進場驗收不精細、拼裝定額損耗不精細、拆除回收管理不精細、整理保養不精細等問題。
②非標件管理精細化程度不高。對鋼模板、鋼圍堰等自行設計加工的非標鋼結構的管理還存在不完善、不規范、不精細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是該類資產結構較復雜,管理難度大,按照一般方法組建固資較困難。此種資產具有標準化程度較低、通用性不強、再次回收利用率不高的特點,常規的做法是先全部進項目成本,等回收時,針對結構中具有規則形狀,且狀況良好經鑒定可再次重復利用部分才組建固資。此種做法,致使主動管理變為被動管理,同時可能會造成項目成本與進度的暫時不匹配;二是相關子公司對該類資產的管理還不到位,沒有及時指導督促項目部及時履行辦理程序和組建固資手續。據統計,2014-2018年,該集團共計報廢非標鋼掛籃、鋼模板、鋼管樁、鋼橋面等3.2萬噸。
2 ?改進措施及建議
根據對以上問題的分析,結合施工企業的發展要求,本人認為施工企業周轉材料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強化。
2.1 推進標準化建設
標準化是提升周轉材料周轉速度、提升綜合功效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加強周轉材料標準化建設需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大對新型標準化周轉材料的研發力度。加快施工結構的標準化研究,做到標準統一,形成通用構件及結構,進一步在內部建立統一管理制度。同時,密切跟蹤新上項目的周轉材料需求及調配情況,制定研發計劃。如施工棧橋、鋼立柱、鋼模板、鋼圍堰等;如某企業提出逐步構建“新型常備式施工桿件體系”的工作目標,更是提升項目施工生產水平和謀劃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家大型橋梁設計向著“大跨、高速、重載”的方向發展,隨著社會機械工業水平和機械化施工能力的提高,在國家提出建設兩型社會和節能減排的目標壓力下,輔助橋梁施工的相關設施也需要進行升級換代,以進一步提高橋梁施工效率,加大周轉利用,節約社會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目前已經設計出了棧橋(含A\B型面板、支撐架、分配梁、欄桿)、步梯、常用組合桿件(含“大橋專用桁梁”、鋼管立柱)、鎖扣鋼管樁圍堰等標準化施工設施。
二是加強對既有低效資產的標準化改造升級。在每一個施工結構設計方案制定前,先認真梳理周轉材料清單,優先考慮使用既有周轉材料改造升級。優先考慮利用率較低,或數量規模較小類的材料,如萬能件、拆裝梁、異性鋼結構等。
2.2 盤活低效能資產
在集團層面建立年度盤活資產的考核制度,指導督促各子公司開展不良無效資產的處置以及低效資產、改制、串換等工作。同時要實施“專款專用”制度,即資產盤活產生的專款,專用于周轉材料的標準化建設,通過盤活低效資產進一步釋放標準化產品的推進空間,減少標準化資產的推進難度。
2.3 加強精細化管理
2.3.1 加強現場精細化管理
各基層項目部要加強現場管理工作,強化對進出場周轉材料的外觀、尺寸等檢驗,強化涂裝防腐保護和現場文明施工,加大對現場周轉材料的清理、整修、規范化堆碼、作業隊的回收核算、經濟獎懲的兌現力度等工作。
如某項目部2015年進場就開始調入大量的周轉材料,2016年周轉材料現場管理比較弱化,2017年加強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
①工程項目開工后,由項目工程部提出項目周轉材料分期需用清單,項目物資部根據清單編制計劃并向公司物資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公司物資管理部門統一調配,不足部分由公司物資管理部門或項目物機部按程序審批后進行租賃或購置。
②項目部根據需要建立臨時庫房或存放場地,指派專人進行管理,周轉材料的驗收、出入庫、保管等按倉庫作業流程進行管理。
對于新進場的周轉材料,聯合工程部嚴格進行質量驗收管理,發現不合格品應予以及時清退;對于現場多次倒用的周轉材料,在下一次使用前,要組織工程部進行安全性評估,評估通過后,方可使用。
③項目部按照經審批的購置計劃組織采購的周轉材料,根據有效收料憑證點收入賬。
④項目部對所有進場的周轉材料按其品種規格設置明細臺帳,登記《周轉材料和小型機具收、發、存卡片》。
⑤周轉材料發出使用時,辦理出庫交接手續,落實使用人的管理責任和關于使用期間的內部經濟核算指標,并登記《周轉材料和小型機具分戶帳卡片》,對使用人租用或領用的周轉材料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⑥周轉材料使用單位加強周轉材料使用過程中的保護和管理,保證周轉材料的完好性。規定周轉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準擅自解體、損壞,在特殊情況下需解體的,必須經項目工程部鑒定、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未經審核審批擅自解體、破壞造成損失的,相關單位或個人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⑦使用單位在周轉材料使用完畢后要及時歸還,歸還時要對所歸還周轉材料進行數量和外觀質量的驗收,要對有質量缺陷的周轉材料要共同進行鑒定,使用單位承擔數量短少和質量缺陷損失的相應賠償責任。
項目部在與勞務企業簽訂的分包合同中明確對方領用周轉材料的管理責任和經濟責任,約定各類周轉材料的回收率,明確周轉材料數量短少、損毀、丟失賠償標準。
⑧項目部在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上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所租賃的周轉材料,提高周轉次數,降低成本。
⑨項目部對退場的周轉材料要及時進行清整、修復、包裝、發運,按租賃合同辦理各項退租手續,簽訂封賬協議。
通過以上精細化管理,項目現場周轉材料管理讓人耳目一新,該項目周轉材料的綜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017年周轉材料的利用率從2016年的69%提升到95%(具體情況見表2),且完好率也從2016年的90%提高到了99%。
2.3.2 加強非標件的精細管理
一是加強源頭設計管理。要盡可能采用標準化的設計理念,把非標鋼結構設計成標準化的最大值;二要規范資產的及時建賬管理。加工完成后,及時、科學建立內部和固定資產臺賬,規范資產管理;三要強化使用后的拆除、清理和整理管理。要實行拆除、清理、整理的前期策劃和施工交底制度,全面提升資產的回收質量。
2.4 強化集約化管理
強化集約化管理應從統一管理標準、構建轉運網絡、推行總包服務等方面加以實施。
2.4.1 統一管理標準
建立集團施工設施調劑利用的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明確工作流程,統一費用標準,以資源統一調度和經濟手段來加以落實,加速周轉材料在集團內部的周轉利用,充分發揮資產效益。
如該集團某公司通過以下措施加強對公司周轉材料集中管理。
①公司物資管理部門對所經營管理的周轉材料均在使用年限內按照公司資產管理相關規定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其各類經營租賃收入,均納入公司財務統一核算。
②為加強周轉材料的統一管理,公司物資管理部門對項目使用的自有周轉材料推行以租代攤的經濟核算方式,按租賃合同約定辦理結算并收取相應費用。
③為真實反映工程成本,要求項目所用周轉材料要定期(每月)進行經濟核算,項目物資部按分部分項工程計算當期周轉材料使用成本,工程經濟部和財務部審核后負責計入成本對象。
④項目對租賃的周轉材料的成本核算,直接將當期所發生的租賃費用、轉運費用、修理費用、理賠費用等計入所對應使用項目的工程成本。
⑤對確需在項目進行攤銷的新購置周轉材料,項目部要根據上級單位的資產管理規定,選擇合適的攤銷方法進行攤銷,并將當期發生費用計入所對應使用項目的工程成本。周轉材料的攤銷方法有分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定額攤銷法等。
⑥周轉材料因長期使用導致外形尺寸的變化影響使用安全,或因特殊情況經鑒定審批需要解體、破壞的周轉材料等,由使用單位申請,公司組織項目和公司相關部門進行鑒定和核實,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予以報損、報廢。
⑦非正常原因造成周轉材料的丟失和損壞,經審批予以報損、報廢的,由使用單位按照不低于現值的標準負責賠償,對相關管理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2018年,該公司通過以上措施,加強了公司層面的集約化管理,公司周轉材料資產的相關數據大大好于沒有實施集約化管理的2017年(有關統計數據見表3),2018年周轉材料的完好率比2017年提高5個百分點,2018年通過調配利用周轉材料節約資金投入比2017年較少800多萬元。
2.4.2 構建轉運網絡
一方面,加強集團層面周轉材料資源信息平臺管理,實現資源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共享,強化周轉材料在局內的調劑利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集團各三級公司現有倉儲物流基地,建立包括周轉材料采購、租賃、調劑利用、整修保管等系列工作的統一服務平臺,進一步做好施工設施的內部調劑和管理服務工作,加強資源的維修保養,提高存新度和安全性,合理規劃倉儲中轉和物流方案,減少不必要的物流費用支出。
2.4.3 推進總包服務
研究構建總包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充分運用施工設計的專業優勢,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精細化的運作原則,研究構建集設計、制造、物流、拼裝、回收、整修保養、倉儲管理等于一身的臨時設施總包體系,進一步提高周轉材料的利用率和臨時設施的整體服務質量。
3 ?結束語
周轉材料是施工企業重要的內部資產,通過優化完善體系、加強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業施工裝備實力、提升企業降本增效能力。
參考文獻:
[1]曹毅.某建筑施工項目現場材料管理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
[2]劉帥.高速公路資產價值管理評價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 2009.
[3]趙玉琴.建筑施工企業材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