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摘要:從工程建設的視角來看,造價管理應當占據突顯的工程管理地位。在目前階段中,精細化管理的思路與舉措正在逐漸受到更多認可,這是由于精細化管理在根本上有益于造價節省,并且優化了總體的工程施工效益。與此同時,精細化管理需要依賴于BIM技術,運用建模手段來呈現多層次的造價管理要素。在此前提下,關于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有必要滲透精細化的全新管理思路,確保能夠借助精細化管理的舉措來提升造價管理的實效性。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should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stage, the ideas and measures of refined management are gradually gaining more recognition, which is because refined management is fundamentally beneficial to cost savings and optimizes overal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refined management needs to rely on BIM technology and use modeling methods to present multi-level cost management elements. Under this premise, it is necessary to infiltrate the new management ideas of refined management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st management can be improved by means of refined management.
關鍵詞:BIM;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
Key words: BIM;engineering cost;refined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0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2-0070-04
0 ?引言
從技術特征的角度講,針對建筑信息模型也可縮寫成BIM,該技術本身體現為可視化與協調性的雙重優勢。因此在現階段,關于管理工程造價更多適用了BIM手段作為必要支撐。與管理造價的傳統措施進行對比,可見BIM支撐下的精細化管理具備了更優的適用性與實效性,同時還能簡化整個管理流程并且優化管理造價的總體效果[1]。BIM可以憑借立體化的工程建模措施來表征工程造價,據此給出了精確性較強的造價管理根據。
1 ?對于工程造價管理全面運用BIM技術的重要價值
1.1 BIM技術的特性及內涵
對于建筑信息模型也可稱為BIM,其指的是借助可視化以及直觀性的建模手段來構建相應的建筑模型,并且據此給出適用于該工程建設的有關決策。因此可見,BIM技術體現為更優的精確性以及可視化特征,因而能夠達到實時性的工程信息搜集目的,從而輔助企業擬定可行性更強的工程建設決策[2]。近些年以來,建筑企業正在逐步著眼于關注BIM的建模方式與建模手段,并且嘗試將其靈活運用在管理造價的進程中。無論是設計者還是造價人員,都可以通過該系統直觀的了解到建筑各區域的結構,對于整體設計規劃有更加全面的掌握,通過掌握更多詳細的信息能夠有效提升造價人員的計價準確度,減少了過去在鄉工作開展時因為對具體內容掌握程度不夠,而導致常常會出現缺項漏項的情況。同時采用該技術也能夠幫助設計人員以直觀視角進入到建筑物內部,來尋找設計方案中不足或缺陷,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設計人員可以通過進入建筑物內部視角來判斷原設計中的管路設計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會出現碰撞重疊的情況,減少后期用于修改原設計圖紙的時間和成本,同時幫助設計人員,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來規劃不同類型的管線放置方案。圖1為revit的構成元素,也是工作者搭建模型,進行內容討論的基礎。
在目前的現狀下,工程管理的有關負責人員正在逐步著眼于嘗試智能化手段。這是由于相比而言,具備智能化特征的全新造價管理模式更加吻合了監控以及優化工程造價的基本思路。在現存的各類智能化手段中,構建BIM模型應當屬于其中較為典型的造價管控措施。BIM模型涵蓋了工程造價、總體的工程量、工程性質與其他各項有關要素,因此就需要將BIM模型融入整個造價管控的領域內,據此做到因地制宜的工程造價全面管控。目前工程管理人員可以借助該系統深入建筑結構內部,對每一處細節進行論證,確保區域設計的合理性,控制施工成本,保證所有的材料都能以最大效率得到應用,提高材料使用效率減少,同時通過細節把握確保不會出現設計錯誤,減少在后續施工過程中對原始設計方案進行反復更正所需投入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同時由于對每一處細節都經過了更加詳細嚴密的討論,使得整體的設計方案合理性更高,能夠更有效的指導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內容,有助于現場管理人員更好的把握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避免了出現明顯設計缺陷的情況,通過對設計方案要反復論證,提高了其可用性,使得后續的及施工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并且使用該軟件也能夠進行工程造價方面的工作,通過導入當地的數據庫,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有效的掌握關于建筑有關的一切材料價格參數,并根據施工設計和實際使用要求進行變更,提高工程的造價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運用BIM作為必要的管理造價手段還能及時察覺某些潛在風險,并且對其予以及時性的化解。技術人員一旦察覺到某些偏差,即可借助BIM手段對于上述偏差予以糾正,避免減損整體上的工程施工效益。因此可以得知,運用BIM作為管理工程造價的必要途徑與手段,此項舉措有益于實現綜合性的工程成本降低[3]。
1.2 能夠提高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工程造價工作中,前期的預算誤差一般會較大,造成該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造價人員對于成本物料的掌握不夠詳細,同時設計圖紙中也可能出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地方需要進行變更修訂。后續實際操作中應用哪種施工工藝和設備材料在前期的預算中也較為模糊,只能取一個平均值來進行造價管理。總的來說,在進行前期預算時,工作人員能夠掌握的實際數據數量并不高,而在掌握的數據中,其準確性和真實性也有待確認,致使項目的主要目的理解不透徹,使整個工程造價的準確度降低,由于前期的預算無法準確估計導致實際的施工成本估算存在較大的偏差為后續的返工買下隱患,隨之而來的是各項索賠活動的出現。在施工實際階段,由于資金成本的問題可能會造成相應材料,設備無法順利進場,工人工作效率降低,整體進度無法達到預期水準,整個施工成本管理處于失控邊緣。為了實現更加專業的造價運算,也需要與其他造價軟件結合。(圖2)
各方所掌握的數據均不相同,難以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統一管理,在很多過程中都是根據管理者的個人經驗來進行判斷的,由于市場經濟環境變化速度較快,個人很難及時掌握所有的外部數據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導致大量的數據匯總之后,其中個別數據發生偏差時,難以及時被工程管理人員發現,在進行數據匯總時這些變更數據的累加造成整個數據的變化,進一步增加了預算工作的難度。不僅會給施工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無法在現場管理中實現精細化管理。傳統的工程造價工作都是依據圖紙設計量、市場材料價格和一般價格數據為基礎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各類型數據的整合速度較慢,且無法正確反映實時的市場價格,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外部環境復雜,且信息不透明,導致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難度激增。
能夠大幅度提升信息表達的效率并且信息之間的傳輸渠道更多,傳輸速度更快,具有信息共享、信息傳遞等功能,有利于進行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同時由于具備可視化和參數化的兩大基本特點,所以在進行模型構建時,能夠對類似項目進行改造和創新,得出更新的項目類型,實現在空間設計上的高精度可視化效果,并允許進行虛擬施工,提高了工程管理人員對于整個工程進度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有助于在后期的管理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對各區域的施工內容和技術要求有更加明確的認識。由于大大提升了對設計圖紙的直觀表達,也降低了設計者和使用者對于設計內容的理解差異,減少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設計變更次數和頻率,降低了建筑單位所需承擔的風險?;谠摷夹g,可以在造價審核過程中,通過3D效果來找出不合理的設計構建,對其進行剔除或重新構建,降低了設計圖紙的錯誤率,避免了在未來工作中對錯誤設計方案的更正,使整個模型更具聯動性,同時進行數據變化時,各數據之間能夠通過各自的聯系進行自發的更改,避免了由于變更信息更新不及時而造成后續數據統計工作的失誤。而且利用該技術在進行方案設計和變更時,只需要在原油模型基礎上進行變更即可減少了對圖紙的成本投入,同時也提高了整個聯動機制的反應效率,實現了項目設計的高效性降低,在工程設計階段出現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整體工程造價和工作成本的情況。圖3為常見工程量計算辦法。
1.3 關于造價管理運用BIM的必要性
首先是創建可視化的工程造價建模思路。BIM手段體現為優良的立體化效果,因而有助于創建帶有3D效果的BIM模型。在此前提下,技術人員即可據此歸納出直觀性更為顯著的造價管理模式,并且簡化了原有的管理過程。通過運用虛擬化的方式來呈現動態式的建筑造價模型,該措施可以用于全面防控潛在的造價管理風險,企業本身也將會擁有精細化層次更高的造價管理總體效果。
其次是借助直觀化的途徑來輔助實現造價管理。與傳統管理手段予以對比,可以得知BIM手段具備了更為突顯的直觀性特征。探究其中根源,就在于BIM技術創建了虛擬形態的造價運行模式,因而有助妥善防控造價變更引發的各種潛在威脅,對于總體上的造價控制水準能夠予以相應的提升。
第三是確保獲取完整并且精確的造價信息。工程建設存在較大可能將會受到施工主體、施工周期以及場地要素等引發的影響,以至于無法獲得實時性與精確性的各類造價信息。為了在根源上實現優化與改進,則在目前階段就要更多借助BIM的方式來達到完整度更高的造價信息獲取[4]。工程建設企業如果可以將BIM手段運用于整個造價監管的視角下,則有助各方之間達到緊密配合的狀態,并且共同致力于監管工程造價。
2 ?探析精細化造價管理的舉措
在目前看來,精細化管理思路已經能夠滲透于各個流程的工程造價管理,因而顯著優化了管理工程造價能夠達到的綜合效果。具體在目前實踐中,建立于精細化思路前提下的工程造價管理有必要突顯如下的BIM運用要點:
2.1 將BIM技術運用于工程設計
從控制造價的視角來看,科學運用BIM手段的側重點應當在于優化工程設計。這是由于,工程設計是否能體現為應有的科學性,其直接關乎造價管理具備的綜合水準。在此前提下,關于全面引進BIM手段就是要側重于前期施行的碰撞檢測,據此能夠精確判斷并且全面識別某些設計誤區以及設計沖突碰撞,然后給出相應的化解對策。與此同時,運用BIM作為輔助性的必要設計手段還能體現優良的專業協同性,進而保障了造價管理應有的精細化水準。
例如針對橋梁設計來講,如果選擇了上述的建模做法,即可借助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來優化現有的橋梁設計整體構造圖。經由全方位的現場土質與現場地形勘測以后,應當能將各類地質要素填入模型中,并且據此給出精準度較高的BIM模型。因此可見,工程設計領域不能夠欠缺BIM作為其中必要的支撐與保障,技術人員針對BIM手段也要更多致力于靈活運用。
2.2 全面管理工程施工造價
施工階段在整個的工程建設中體現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因此作為建設企業就需要更多側重于監管施工造價。在靈活滲透BIM手段的基礎上,應當能夠創建實效性、可視化與規范化更強的施工造價監管模型,確保該模型能夠涵蓋與之有關的各類造價參數。同時,BIM模型還能憑借直觀化以及參數化的手段來全面管控造價,從而在根源上實現造價減少并且避免耗費過高的工程建設資金。例如針對工程價款以及工程量而言,運用BIM手段針對上述要素能夠予以直觀性的呈現。
工程施工造價在根本上關乎綜合性的建筑成本與施工成本。當前面對激烈的建筑領域競爭,作為建筑企業都有必要將側重點轉向于控制自身的成本。反之,企業如果沒能關注實時性與全方位的成本管控,則會增添某些額外性的施工成本,因此減損了企業應得的建筑施工利益。在此過程中,關于全面監控以及妥善監管工程造價通常就需要用到上述的建模方式。這是由于,運用BIM手段能夠杜絕并且規避建模操作中的各種模型誤差,最終達到了保證模型精確度的基本目標。
2.3 擬定科學的造價管理決策
對于造價決策來講,應當能保證此類決策具備應有的決策科學性,并且借助科學決策來實現綜合性的工程成本減小目標[5]。在此基礎上,針對造價管理如果要擬定相應的管理決策,則有必要依賴于全方位的投資決策估算。經過上述的投資估算方式,工程建設企業就可以給出精細化層次更高的造價管理舉措[6]。具體在實踐中,關于擬定精細化的管理造價決策應當能夠涵蓋招投標、工程施工以及后續的工程竣工階段。(如圖4所示)
由此可見,造價管理決策并非僅限于包含單一層面,而是涵蓋了多層次的造價監管要點。從現狀來看,通過施行多層次與全方位的施工造價管控,應當能夠在根源上摒棄原有的造價監管模式,從而達到了優化工程施工造價的基本目的,并且幫助施工企業全面減低工程成本。在BIM手段的輔助下,關于造價監管應當能夠給出合理程度更高的管理決策,而不至于呈現混亂性或者盲目性。
3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現階段針對工程造價管理有必要將BIM手段全面滲透于其中,如此才能獲得精細化的最優管理效果。在目前看來,多數企業都在著眼于引進BIM手段作為全新的造價管理機制,而與之有關的管理實效性也表現得尤為突顯。未來在實踐中,企業針對造價管理視角下的BIM管理手段仍需致力于歸納管理經驗,最終保證能夠服務于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優化。
參考文獻:
[1]李林威.基于BIM造價精細化管理的施工項目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2018(13):79-80.
[2]張晶然.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分析[J].價值工程,2018,37(36):56-57.
[3]范美玲.BIM關鍵技術及其在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OL].交通世界,2018(26):157-158.
[4]于慶陽.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11):196,198.
[5]侯小霞.BIM技術應用下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337.
[6]仇玉娜.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居舍,201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