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圓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常州 213000)
患者在進行疾病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這就是本文分析的護理風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上的各種污染元素也越來越多,特別是空氣污染以及水污染等內容,對于患者的身體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目前我國呼吸內科疾病的發生率已經隨著環境質量的改變呈現出遞增的趨勢,為了促進呼吸內科患者疾病治愈率以及促進他們生活質量的改變,本文主要針對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特點以及防范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并縮短疾病治療的時間。具體報道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真實有效,而且所有的數據信息都是選自某醫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收治的120名呼吸內科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以及護理資料等內容。為了準確的分析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特點,以及根據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我們需要將收集到的數據以及信息進行闡述。但是在此之前為了判斷患者的基本資料是否會對最終的研究結果產生影響,我們先需要分析患者基本資料中的內容。首先在參與本次研究的120名復習內科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基本為1:1,而且他們的年齡范圍在33歲到73歲之間。通過與最終的研究結果進行對比,發現患者的基本資料與研究結果之間無密切聯系。
兩組患者分別使用常規的護理模式以及預防護理風險干預的護理方式進行具體的護理操作。首先常規護理模式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密切的監測,除此之外,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也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其次使用預防護理風險干預的方式進行具體會操作的患者,需要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采用護理風險干預的方式進行具體的護理操作。首先在住房環境方面,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打造一個干凈整潔的護理病房,并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通風操作。在病房器材以及措施的安裝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在關鍵的位置設立提醒標語,而且對于部分呼吸內科的急救器材需要定期進行定期的維修。同時醫院需要定時定期的對呼吸內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保證他們能夠及時的對護理知識進行更新。
為了準確的分析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特點,以及根據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我們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對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意外事件發生率、最終護理滿意度等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護理滿意度的統計需要根據醫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填寫。
本次研究使用醫院專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數據的分析,而且所有數據都是從醫院的患者臨床資料以及護理資料中進行提取,所以數據均真實有效。
使用預防護理風險干預進行具體護理操作的患者,其最終護理的滿意程度(96.2%)明顯高于使用常規護理方式(76.3%)進行護理操作的患者。在護理風險方面,使用護理風險干預進行護理操作的患者護理風險發生率明顯降低,但是其最終護理質量評分較高。其中兩組患者的具體護理情況如下表所示:

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
在對患有呼吸內科疾病的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往往會因為各種護理風險而導致疾病的治療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其中能造成護理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醫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風險,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風險,使用藥物時產生的風險等首先在進行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方面,因為患者在進行護理時使用呼吸機時不能按照規定的操作步驟進行操作,進而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對于護理人員以及藥物護理等因素導致護理過程中意外事件的發生,多半是因為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職業責任感不足。
通過對上文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具體地了解造成呼吸內科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因素,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因素制定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首先在醫療設備使用方面,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使用規范以及安排人員進行設備的定期檢查。在護理人員的操作以及用藥方面,醫院是要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進而對他們的護理知識以及疾病治療知識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