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偉,歐陽京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原第二管理處門診部,北京 100852)
近些年隨著我國居民對自身身體健康關注度的提升,定期體檢已經成為居民生活重要組成部分,定期體檢有利于醫師早期發現個體隱匿疾病,給予早期對癥治療,控制疾病發展[1]。超聲檢查目前已經成為常規檢查項目之一,B超檢查可對機體多個實質器官進行觀察,但是相關臨床研究顯示部分受檢者擔心B超輻射,因此對B超檢查存在抗拒心理,B超檢查患者抗拒心理的產生可影響B超順利檢查,因此提升B超檢查護理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20例行常規護理的B超檢查患者與120例行全程護理的B超檢查患者對超聲體檢實施過程護理服務滿意度,才哦哦那個人論證B超檢查過程中全程護理實施重要性,現報道如下: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40例需行超聲體檢的個體按照是否給予全程護理將所有超聲體檢人群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實驗組(全程護理),實驗組120例B超受檢者男(70例)女(50例)比例為7:5,年齡在22歲至65歲,中位年齡為(43.12±1.12)歲,受教育程度:有35例為大專以下文化程度,有85例為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對照組120例B超受檢者男(80例)女(40例)比例為2:1,年齡在24歲至68歲,中位年齡為(43.15±1.14)歲,受教育程度:有32例為大專以下文化程度,有88例為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兩組個體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參與本次研究的個體均入院后行正常體檢,在征得個體同意的情況下行超聲檢查,排除標準:(1)排除B超檢查前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個體。(2)排除精神極度緊張或不配合超聲檢查的個體。(3)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及出血傾向個體。(4)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全身轉移個體。
1.3.1對照組受檢者均給予常規護理:B超檢查者在行B超檢查前護理人員向患者大體介紹B超檢查環境、受檢流程以及B超檢查過程中注意事項。
1.3.2實驗組受檢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全程護理:(1) 檢查前:①護理人員應核對受檢者姓名、性別,并向患者發放B超檢查教育手冊,使B超受檢者了解B超檢查部位、檢查流程,從而提升受檢者B超體檢前準備依從性,為保證受檢者B超檢查時可有效反應患者肝臟、膽囊、腎上腺、盆腔、膀胱、子宮以及附件囑受檢者適量飲水從而保證膀胱充盈。②護理人員應設置等待室,對情緒緊張的受檢者進行溝通,囑受檢者檢查前禁止飲水12小時,受檢當天清淡飲食,受檢者等待過程中可閱讀雜志、報刊。(2)體檢中:護理人員應保證B超檢查室室溫恒定在25攝氏度,并對耦合劑進行適度加溫,從而避免耦合劑過涼,對受檢者造成不良刺激。除此之外,受檢者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主動與體檢者交流溝通,安撫受檢者情緒,緩解受檢者B超檢查過程中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3)體檢后:醫師根據B超檢查結果填寫體檢報告,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體檢結果給予針對性教育指導,對于B超檢查結果異常個體,護理人員應結合體檢結果將患者送至??撇》窟M行診療治療。
兩組受檢者檢查結束后護理人員口頭詢問受檢者對B超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服務滿意度,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其中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量數據,兩樣本百分數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比較兩組受檢者對B超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服務滿意度,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受檢者對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受檢者對B超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服務滿意度 [n/%]
超聲體檢可對個體肝臟、膽囊、胰腺、腎上腺、盆腔、前列腺、子宮在內的多個臟器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為保證個體獲得良好的B超檢查影響,受檢者應保證膀胱充盈[3]。B超常規體檢過程中護理人員未能協助受檢者充分、全面的進行B超檢查前準備工作,致使B超受檢者受檢過程中不了解B超檢查流程,降低B超檢查成像結果。B超檢查個體護理人員應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系個體病情,系統、全面的向受檢者講解超聲體檢流程,為降低受檢者待檢前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并給予受檢者書刊以轉移受檢者關注度[4]。B超檢查過程中保證檢查室溫度恒定,從而降低室溫對超聲受檢者的影響,護理人員主動與受檢者溝通,穩定受檢者情緒,提升受檢者B超檢查過程中耐受能力。B超檢查后護理人員應結合受檢者檢查結果給予分類處理。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B超檢查服務滿意度高,由此可見,提升B超檢查護理服務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