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遙
2018年5月30日,國資委新聞中心入駐“抖音”短視頻平臺,并發出第一條視頻。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出鏡“嚴肅賣萌”,他托腮思考“兒童節到了,送點啥禮物?”搭配著背景音樂《美少女戰士》,這位“可愛的老爺爺”變身玩偶送到了小女孩手中。
不到12小時,這條35秒的短視頻播放量破200萬,并獲得15萬點贊。在近3000條評論中,最獲認同的一條留言寫道:這才是官媒宣傳自己的好方法,點個贊!
和“國資小新”一樣,一批政務公號瞄準了短視頻平臺,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有近200家入駐“抖音”。通過短視頻,他們通報案情、展示文物、宣傳旅游景點,還屢出“爆款”。
2018年5月3日下午4點左右,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特警總隊公共關系科的負責人陳陽(化名)通過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特警總隊的抖音賬號“北京SWAT”發布了一條37秒的視頻,搭配著當下最熱門的“吃雞”音樂,特警隊員用各種姿勢持槍射擊,從直升機上順梯空降,步步逼近“作戰現場”。
視頻下留言區,遍布著抖友們“帥”“燃”這樣的評論,18萬條評論,無一差評。該視頻點擊量近1.1億次,這在所處短視頻平臺上位居前列。
“相比文字,用視頻展現特警隊的隊伍形象和精神面貌更有視覺沖擊力。”基于這樣的考慮,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特警總隊開設了首個新媒體宣傳賬號。
“一位同事給我發了‘吃雞游戲的音樂,里面有很多槍械的聲音,當時我就想,可以把特警隊員平常訓練的畫面跟它結合起來。”陳陽介紹,37秒的視頻節選自近一年來特警日常訓練的視頻素材,全部經過脫密處理,前后制作大概用了兩天。“都是平時積累下來的素材,聽到音樂大概就能想到用什么畫面來配”。素材雖然有現成的,但制作過程“用了心”,“吃雞”游戲本身有各種戰術動作,制作視頻時特意選取特警們的各種打槍姿勢,“讓大家看到,我們有這樣的技戰術水平,而且選配的畫面卡住了音樂的每一個節奏,這都是逐幀調出來的。”
選在3日下午4點推送第一條視頻,陳陽費了不少心思。
前一天,總隊下屬的藍劍突擊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后一天是“五四”青年節,3日正好“承上啟下”。下班時到睡覺前是網友們刷視頻的重點時段,所以選在4點這個臨近下班的時間推送,“希望宣傳面達到最大,越多人看到越好。”
火到什么程度呢?視頻推送7小時后,點擊量達到700萬;第二天上午10點飆升到3400萬,粉絲數超過100萬。用來發視頻的那臺手機,基本上5到10分鐘就死機一次,“剛看完99+條消息,放下手機不到10秒鐘,又來99+,快得像秒表一樣。”陳陽對網友們如此熱烈的反響感到吃驚,甚至“已經不能用吃驚來形容了”。
“一直拿著手機,盯著評論,畢竟是‘新手,不知道網友們喜不喜歡這種方式,擔心有人說不好。”
最終,網友們的反應讓陳陽“踏實了”。
不止特警“吃雞”,政務公號入駐短視頻平臺,總能結合自身工作引發“爆紅”。
2018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把“北京雙井橋一男子毆打他人”案件事發現場、警方辦案經過和嫌疑人供述等情況制成短視頻,搭配熱門音樂《我們不一樣》推出,還不忘警示:一時沖動、一拳傷人、一生后悔。
網友們習慣了“平安北京”在雙微上用圖文發布案情,第一次見到用短視頻回應熱點,忍不住留言問“真的是官方?”
“平安北京”回:“如假包換,僅此一家,絕無分店。”
“試水”短視頻發布案情,背后也有考慮。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團隊負責人楊靜波說,該案件成為網絡熱點源于網上的一條視頻,警方用視頻回應,這是“網來網去”。
結合所在領域展示自身工作和形象、發布社會正能量,這幾乎是政務公號短視頻的日常。
濟南市旅發委把泉城照片剪成短視頻,邀請網友去大明湖邂逅自己的“夏雨荷”;國家衛健委的“健康中國”用流行的“捧臉殺”揭秘男護士的“尷尬爆笑日常”;國博里向來高冷的陶男俑、陶女侍俑也“魔性地跳起舞來”。
短視頻平臺方面總結顯示,優秀的政務公號有相似“基因”:比如能利用“抖音”上流行的音樂、舞蹈、劇情等形式,抓住網友眼球,也能充分結合自身工作體現差異化優勢。還常常寓教于樂,網警發布的防詐騙警示視頻、科技館發布的化學實驗視頻就屬于這一類。
2018年3月28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利用短視頻平臺宣傳西安“美城、美食、美景”工作,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新應用,網上網下同步展示西安新形象;5月24日,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政法宣傳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說,要提升政法新媒體的“引關圈粉”能力,把更多網民變成“粉絲”。
政務公號越來越多,如何保持調性并做出特色,是“試水”之后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在打造“平安北京”時就確立了三個“味兒”,楊靜波介紹,這在短視頻領域同樣適用:京味兒,用北京話、地標性建筑等體現北京特色;警味兒,要體現與公安工作相關的內容;人情味兒,傳遞暖心的、積極向上的內容。
在開設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特警總隊的新媒體賬號前,陳陽和團隊就立了規矩,只要是介紹特警工作、展示形象的視頻,絕對不能擺拍,展示的所有內容必須都是特警日常訓練中的樣子。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特別提到,政府部門用視頻展現形象一定要真實,不僅態度真實,內容也要真實,“否則會變成形象工程,反而引起公眾反感”。
“政府部門在積極引導輿論的同時,要放下身段,不要居高臨下,更不要空喊口號、一味灌輸。不然的話剛開始公眾會感到新鮮,但慢慢就冷下來了。”汪玉凱說。
政務公號“搶灘”新媒體平臺的熱潮過后,如何把公號更好地經營下去?
“既然已經開了個好頭,達到理想效果,那就要精益求精、繼續做好,不能把這個牌子砸掉。”陳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