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一彬 吳姍 王石川
短視頻火爆的背后也存在內容低俗等問題。加強監管和治理才能促進更多的優質短視頻“唱主角”。
堆了滿桌食物,狼吞虎咽,不時朝鏡頭喊著“求關注求點贊”;以夸張妝容或奇裝異服吸引眼球,卻美其名曰“才藝表演”;趁同伴不注意搞惡作劇,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一些視頻上傳者為求關注,不惜以出格行為嘩眾取寵,引發不少網友的吐槽。
“簡單追逐流量的觀念非常不可取。”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付曉光認為,一部分用戶上傳的不合規內容,意圖在于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但賺取流量的底線必須堅守,網上內容也應傳播正確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短視頻時長較短,信息量有限,要出新出彩比較難。”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表示,但出新出彩的方式并非只有搞笑與模仿,可嘗試借鑒高端傳統視聽節目,吸收有益有趣的內容,才能有助于兼顧大眾化傳播和視頻內容質量提升,體現更多人文價值和社會意義。
“領獎先要手續費,買個教訓實在貴。陌生電話不牢靠,寄錢匯款是全套……”在快手平臺上,“明Sir”有著210多萬粉絲,這位“網紅警察”來自湖北隨縣公安局洪山派出所,通過短視頻宣傳法律知識和防詐騙技巧,風趣幽默,獲得眾多關注。
“一開始我不明白‘舉頭望明月的‘舉頭什么意思。”視頻中的外國友人認真地回答問題。這則視頻由一群中外年輕人組成的團隊拍攝制作。“我們希望通過展示外國人在融入中國文化過程中的有趣經歷,展現外國人在中國文化影響下,從覺得新鮮、困惑到嘗試融入、最終互相理解的過程。”協會創始人之一方曄頓介紹說。獨特新穎的視角和街采問答的形式,讓這些有趣的短視頻廣泛傳播,目前該團隊制作的80余支短視頻點擊量已超過20億次,擁有600多萬中外粉絲。
“在同質化和泛娛樂化趨勢下,用戶對單純搞笑和夸張的視頻已審美疲勞,注重文化特質和深度的內容會更受青睞。”方曄頓認為,短視頻應兼具娛樂性和反思性,讓用戶在視聽享受同時收獲思考。
2018年3月,一些平臺頻頻播出“少兒不宜”、有悖社會公序良俗的短視頻,引發大眾關注。因傳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對其提出嚴肅批評并責令全面整改,要求暫停相關算法推薦功能,并將一批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效果如何,仍需時間檢驗。
整治問題視頻,一些短視頻平臺嘗試做到防治結合,重視內容審核。目前,相關短視頻平臺在擴充審核隊伍、完善審核機制基礎上,推進機器學習、人臉識別等技術在內容審核環節的應用,以提高審核精準度和覆蓋面。
要避免低俗流行,優化算法推薦不容忽視。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短視頻平臺應實現對不同類別的內容給予不同權重的算法推薦,讓更多知識性、正能量的優質內容獲得更高權重。
有專家指出,低俗違規內容需要堅決整治,而要營造優質內容生態,平臺還應以“用戶思維”做精管理、做精引導。陳昌鳳表示,低俗違規視頻頻現,責任應由多方承擔,對其治理也應多方合力。平臺要擔起維護網絡空間的社會責任,內容生產者和用戶也應成為把關的重要環節,如此才可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李俊慧建議,作為短視頻內容的制作者,用戶公開上傳視頻內容時,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線,也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應做到傳播內容積極向上,避免低俗。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由于絕大多數用戶并非專業人士,所制作的短視頻趨于平庸化,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走向庸俗、淪為粗俗、甘于惡俗,乃至違背公序良俗,挑戰法律底線,就值得警惕了。有的用戶在“吸睛就是吸金”的邏輯支配下,用充斥著“黃賭毒”的內容獲得點擊量;一些短視頻平臺奉行功利化的思維,往往放棄守土有責的責任,只講流量罔顧正能量,片面追求日活量而忽略內容質量,甚至為了“紅利”使出黑招。眾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輕人活躍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如果對粗俗的內容聽之任之,對錯誤的價值觀放任自流,則不僅不利于短視頻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陣地就在哪里。因此,治理短視頻亂象,監管部門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此前,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部門,開展網絡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為短視頻行業帶來了一股清風。更要認識到,高傳播、低門檻,這是短視頻存在的特點,傳播海量化、碎片化、便捷化和不可控化,更為監管帶來了難度。正因此,消除短視頻亂象,除了監管部門發力,也需要平臺盡職盡責,共同形成合力。
“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8月21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短視頻行業,適用于短視頻平臺,適用于短視頻制作者。一定程度上說,短視頻行業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繼續奉行“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發展思維,不在制作上下功夫,不在內容上做文章,短視頻就會繼續在低水平上徘徊,最終被廣大受眾拋棄。推精品,出力作,以高質量的產品占領市場,以有品位的內容贏得消費者信賴,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美學家說過:“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美,應該有助于人民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有意義、有價值、有情趣的人生。”如果能夠以美為美,用鮮活的內容去承載正確的價值,那么短視頻行業就不只是會站上風口,更會贏得更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