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忠
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省太倉市 215400
我國十分重視職業教育,這也使得近些年來中高職院校都進入到規模化擴張的階段,促進了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數量。但是,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許多地區的中高職院校也陸續出現了教育質量不高、教育銜接處理不到位的問題,導致人才培養出現了中斷,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就中高職銜接的基本定義介紹如下。
根據現階段我國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客觀要求,中高職銜接實際上就是中等、高等教育在教育協調方面的匹配程度。為了達到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達到學生個人發展的要求,就需要做好技能培訓與綜合素質培訓,發展成為綜合型人才。中等教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基礎環節,其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高等教育學習更復雜的技術做好充分的準備。結合中高職銜接的現狀,需要考慮到的內容較多,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是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只有明確培養的目標,才能夠做好兩者的配合,提升默契程度;其次是做好專業結構優化與改革。在教育引導與銜接匹配過程中,良好的專業發展前景是學生選擇專業、學習專業并實踐專業技能的動力來源,所以專業匹配度高、知識銜接的好,學生才能夠有更強的學習動力,掌握更扎實的學習技能;再次,深化教育改革,實現教育模式與內容上的創新;然后,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最后,強化行業指導,積極發揮校企各自功能,深化合作。
實際上,中高職銜接的內容涉及到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對一個具體專業而言,其核心還是在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上。通過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好課程的設置,確保教學創新的實際成果。
在現代教育理論與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引下,我國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既定的培養目標、規格中采取相對穩定的教學模式與管理方式,實現人才教育的過程。目前學界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其中前教育部副部長在該概念的研究中提到了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手段與方法,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贊同。在本文中以實現某專業培養目標形成的課程化體系與專業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教學方法、手段為研究目標進行探討。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對于汽車運用、維修專業人士的數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開車汽車運用、維修專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專業知識,為社會輸出更多專業人士,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滿足了學生的就業質量需求。我國的職業教育長期處于調整改革階段,在這個階段,不但需要教育部門的專項分析與專業評估,還需要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制度化建設,涉及內容較多且尚不成熟,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學校身板專業時都是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對于自身的辦學條件與專業教學能力并沒有完全認清。這樣一來,就容易出現一窩蜂參與新專業的申辦,自己的教學工作卻沒有落實好,導致培養出的人才質量參差不齊,甚至課程設置也存在混亂的問題。在教育審批過程中,由于涉及的內容較多,再加上許多新興專業缺乏統一評價模式與方向,所以最終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發展,出現人才培養質量下滑等問題,阻礙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利于現代化建設的進步。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要明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結構、內容,同時調整教學模式與方向,采取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中高職銜接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規劃與知識引導,同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專業氛圍當中。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涉及到多個方面,重點探討專業特征與培養目標,分析如下。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適應我國現階段發展需求的專業類型。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的支柱產業,不但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也可以通過汽車生產來消耗大量的其他工業原材料與工業產品,從而達到拉動內需,解決國內就業的問題。但是,由于汽車工業屬于傳統技術工業,其導致汽車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維護、管理,才能夠達到安全、高效使用的目的,這也就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與技能。然而,就我國的民眾通識教育現狀來看,不可能達到人人了解汽車結構、會修汽車的水平。這樣一來,大多數人在使用汽車時都需要借助于專業技術人才與維修人員才能夠滿足安全穩定的要求,這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存在價值與背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含義,不但需要面向汽車維修與服務企業,還需要面向汽車機電與生產調試、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多個細分行業。通過培養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能夠勝任汽車相關的各種工作,從而促進行業的發展。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確保人員的專業素質,以此來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考慮到中職起點對口專業已經掌握到汽車結構、拆裝以及維護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所以并不需要重復學習就可以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環節,從而提升了學習的效率。大多數情況下,中職專業學生進入到高職后,很容易出現人文素養與專業課程學習不到位的問題,所以常常要在這些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導致其專業課程的學習表現不佳。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應該區分對待學生的來源,對于中職階段對口專業的學生就可以直接進入專業領域的學習,而對于非對口專業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才能夠達到預期的培養效果。
結合現階段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高職銜接培養現狀,就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分析如下。
公共課程的設置需要圍繞學生職業素養開展,這個過程中需要專業課程的匹配與知識的支持。專業課程教學,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專業從業資格的相關性,包括技能、知識以及其他層面的內容,同時也需要做好認知與遷移學習,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加強組織與專業規律的掌握。在課程實踐方面,需要考慮到工作流程,采取合理的專業培訓技術與案例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工作,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由于該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所以一定要掌握好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結合課程的基本性質,采取班級授課、分組教學與實踐訓練的模式,能夠有效提升組織教學的整體效果。結合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采取案例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的模式,同時結合課程的教學實踐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體系,充分借助于多媒體、網絡開展教學工作,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效果,促進教學組織的實際成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重點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專業課程的趣味性,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為了確保教學整體成果,需要區分學生的來源,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做好教學規劃與實訓的銜接引導,通過各種類型的實訓室構建來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學習需求,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于就業環境的認知,提升整體就業質量。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升人才綜合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重要意義。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本身就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類型,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中職階段的學習成果將影響學生對于高職階段知識的理解與判斷能力,同時對于深化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專業的熟練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高職銜接教學中,不但需要關注課程教學的要求,還需要不斷提升教學實踐性與綜合性,同時突出校內實踐,確保教學規劃與實訓銜接,為促進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