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 目的:探討動態指脈氧監測在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治療的慢肺阻患者總共7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的方法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35)與對照組(n=35);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的治療方法,研究組在前組的基礎上結合動態指脈氧監測;測定并比較兩組的CAT評分及活動量。結果:研究組及對照組相比,前組治療后的CAT評分顯著低于后組,并且前組治療后的活動距離高于后組(P<0.05)。結論:在治療處于穩定期的慢肺阻患者過程中,通過結合使用動態指脈氧監測,使慢肺阻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活動量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提高,臨床治療中可以廣泛使用。
【關鍵詞】 穩定期;慢性;指脈氧檢測;阻塞性肺疾病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31-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finger pulse oxygen monitoring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n=35) and the control group(n=35).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study group combined with dynamic finger pulse oxygen monito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group. The CAT scores and activiti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Quantit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T score of the former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group, and the activity distance of the former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group(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a stable stag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ve been improved by using dynamic finger pulse oxygen monitoring,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多年以來,慢性阻塞性肺病(英文簡稱COPD)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著非常高的死亡率,這種屬于呼吸系統的疾病非常常見,感染該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1]。由于發生該疾病的患者,其肺部的功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越來越弱,因而對患者本身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2]。本文為了探討在COPD患者常規治療過程中結合使用指脈氧監測的效果,選取了我院相關的研究者進行研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治療的慢肺阻患者總共7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超過60歲;經過診斷,患者的癥狀與重度慢肺阻的相關癥狀一致。同時其病情處于穩定期之內;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屬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同時合并有嚴重的腎、肝、心等器官障礙;患者在治療前長期接受激動劑或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治療;患者存在對藥物的過敏現象。同時按照隨機的方法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35)與對照組(n=35)。;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最大年齡為76歲,最小年齡為63歲,平均(63.3±2.1)歲;研究組男17例,女18例,最大年齡為75歲,最小年齡為61歲,平均(62.7±2.2)歲。所有患者的資料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醫院倫理委員會已經批準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改組的患者使用常規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包括抗感染、吸氧治療、霧化治療以及增加營養攝入等。如果患者出現過量的痰液,應及時吸出。
1.3 觀察指標
測定并記錄兩組的CAT評分以及6min內的活動距離。CAT分數的測定主要依據相應的量表進行,其中包括8個項目,總分40分,分數低代表的意義為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 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研究組及對照組CAT評分及活動量情況對比
研究組及對照組相比,前組治療后的CAT評分顯著低于后組,并且前組治療后的活動距離高于后組(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COPD這種疾病屬于發生可能性比較高的氣道疾病,因為其導致死亡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患病后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是十分有必要的。相比之下,動態指脈氧監測操作十分簡單,而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是臨床治療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種監測血氧狀態的方法。
相關研究者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指脈氧監測這種方法,患者能夠及時了解自身病情的發展情況[3]。本研究的結果同樣顯示,研究組及對照組相比,前組治療后的CAT評分以及活動距離都要顯著低于后組;由此可見,通過檢測患者自身的血氧情況,能夠給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成果。
綜上所述,在治療處于穩定期的COPD患者過程中,合理地加入動態指脈氧監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恢復,其活動量也得到了比較理想的提高,臨床治療中可以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平.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探討[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29(2):119-120.
[2] 聶寶平.慢阻肺患者的無創呼吸機的治療與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9):235-236.
[3] Casado B , Iadarola P , Pannell L K , et al. Protein Expression in Sputum of Smoker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A Pilot Study by CapLC-ESI-Q-TOF[J].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16, 6(12):46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