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貴
【摘 要】 目的:分析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1月,醫院肝膽外科收治的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n=100)、觀察組(n=100),分別進行常規護理以及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結果:觀察組疼痛、電解質紊亂、消化道癥狀發生率,并發癥合計發生率以及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獲得患者肯定。
【關鍵詞】 微創手術;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快速康復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43-01
三鏡聯合是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的重要方法,技術基本成熟,但是也存在并發癥,手術有一定的難度,時間較長,療效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1]。近年來,膽系結石的發生率、手術率均呈上升趨勢,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明顯提升。傳統護理中膽系結石患者恢復慢、并發癥多、疼痛較嚴重,快速康復外科是一種現代護理理念,大量研究顯示其可以降低消化道手術并發癥發生風險[2]。目前尚沒有成熟的膽系結石微創手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策略。本文采用對照研究,評價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效果。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1月,醫院肝膽外科收治的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入組。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擇期或延期手術;③初次手術;④低中轉風險;⑤膽囊并膽總管結石,計劃膽囊切除術;⑥營養風險篩查 NRS2002 評分<3 分或≥3 分經營養支持改善者;⑦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急癥手術;②3個月內手術史;③高中轉風險;④術前合并重大并發癥;⑤認識、精神障礙;⑥術后需要ICU監護。入選對象200例,其中男82例、女118例,年齡(47.4±11.5)歲。麻醉分級:Ⅰ級44例,Ⅱ級156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入組100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麻醉分級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術前對癥護理早期禁食水管理、術后病情監護、術后并發癥預防、術后康復訓練、生活護理等。
1.2.2 觀察組
(1)入院時:進入快速康復通道,全面營養風險篩查以及管理、焦慮自測以及心理護理,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狀態,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以及加速康復護理方案。
(2)術前到手術日:①個體化腸道準備,糖水或脈動進行腸道準備,術前一晚口服10%葡萄糖水100ml,術前2-3h口服10%葡萄糖水500ml,糖尿病對象口服礦泉水即可,術前2-3日流質無渣飲食,不進行機械性腸道準備;②術前1日午餐后開始禁食,可以飲水,3h后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每小時飲用1L直至排除透明水樣無渣液,總量<4L;③術前有效咳痰,排痰,深呼吸;④術前吞咽功能訓練、肛門收縮訓練;⑤術前心理評估,針對焦慮的對象,進行心理護理,術前評估過去1日的睡眠情況,評估對手術的影響,認真解答患者的疑問,減輕恐懼感。
(3)術中護理:①個體化液體管理,控制液體輸入;②加熱空氣、輸液、沖洗液并維持在恒溫,沖洗液40℃,術中增加覆蓋,術中減少不必要的暴露;③不預防留置尿管、鼻胃管。
(4)術后護理:①術后有條件盡量及早拔除引流管等管道,4-5日內拔除;②術后積極保溫、復溫,輸液器、空氣加溫;③靜脈滴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預防嘔吐;④早期經口進食,術后6h無不適可以適量飲水,12h后可以進食流食,進行營養干預;⑤術后蘇醒后,鼓勵踝泵訓練,抬臀訓練,術后12h起坐位訓練,被動訓練,24h內嘗試下床活動,以自身不感覺疲乏為準;⑥鎮痛護理,個體化的聯合鎮痛,動態評估疼痛情況;⑦呼吸道管理,深呼吸訓練、縮唇訓練,1日2-3次,每次10-20min,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術后1日霧化吸入氨溴索,或吸氧;⑧術后隨訪,微信聯系,術后7-10日門診復查,隨訪至術后30日。
1.3 觀察指標
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以及WPS表格進行統計學處理,住院時間服從正態分布,采用(均數x±標準差s)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情況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10.4±2.6)日,低于對照組(13.5±3.2)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疼痛、電解質紊亂、消化道癥狀發生率,并發癥合計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手術有一定的難度,時間長,并發癥多,研究中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達到92.0%,盡管切口愈合不良等嚴重的并發癥并不多見,但是疼痛等輕微的并發癥對患者康復也存在較大的影響。傳統的護理存在許多不足,如機械性腸道準備,對患者的康復影響較大,很多時候并不是必要的。術后臥床時間長等問題都亟待改進。加速康復外科護理一定程度解決了這些問題,個體化的腸道準備,減少機械腸道準備帶來的負面影響,術中嚴格的體溫管理,控制應激,降低低體溫發生風險,術后提倡早期康復干預[3]。這些工作都有助于減輕手術、護理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為患者康復創造更好的生理、心理條件[4]。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下降,住院時間縮短了2-3日,獲得患者的普遍好評。
4 小結
三鏡聯合治療膽囊并膽總管結石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獲得患者肯定。
參考文獻
[1] 陳曉冰,黃楚君,杜沛玲,張建軍.膽石癥相關因素分析[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 2017, 30(01):15-16.
[2] 楊江志偉,黎介壽.規范化開展加速康復外科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6,36(1):44-46.
[3] 黎介壽, 江志偉. 加速康復外科的臨床意義不僅僅是縮短住院日[J].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5,14(1):22-24
[4] 馬洪升,蔣麗莎,劉洋,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日間手術中的實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22(11):1384-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