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鋒 宋耀仙 王磊
【摘 要】 目的:研究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自我院選擇56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參與本組實驗,就診時間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抽簽法均分患者,每組各28例,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處理。結果:對比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結石清除率、結石殘留率均明顯改善(P<0.05);對比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臨床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 復雜性腎結石;經皮腎鏡;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46-02
臨床常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治療方式是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療效確切,術后恢復速度較快,創傷較小[1]。本次研究納入56例患者,研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從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臨床診斷、臨床治療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中選擇56例,知情同意,根據抽簽法分組,實驗組28例患者,男女比14:14,年齡24歲至66歲,中位年齡44.6歲,結石直徑2.5cm至4.1cm,中位直徑3.1cm;對照組28例患者,男女比15:13,年齡25歲至67歲,中位年齡44.5歲,結石直徑2.6cm至4.2cm,中位直徑3.2cm。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一般資料,可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處理: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截石位,在B超引導下實施以下操作,位置是患者11肋間或12肋下腋后線至肩胛線之間,經過穹窿部位將經皮腎穿刺針穿刺至患者腎盞內,成功取石后實施工作鞘留置操作,給予患者實施生理鹽水滴注治療,構建完成經皮腎通路。利用鈥激光開展碎石操作,粉碎至結石最大直徑<3cm,利用負壓將直徑2cm以下結石吸出,利用鉗夾將≥2cm結石取出,常規留置輸尿管內支架[2],時間為1周至2周。
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增加以下處理:對輸尿管進行擴張時使用Storz9.5F輸尿管硬鏡,留置輸尿管擴張鞘(10F至12F),將奧林巴斯P6軟鏡置入并確保輸尿管軟鏡0°,將激光傳導光纖(270bm/200μm)經由操作腔道插入,功率設定為(0.8J至1.5J)/(10Hz至30Hz),粉碎結石時使用連續脈沖辦法[3]。
術后第5d對2組患者進行復查,若存在結石殘留,分別給予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實施二期腎鏡碎石術、輸尿管鏡直視下腔內鈥激光術。
1.3 統計學計算
使用SPSS19.0軟件,行t檢驗、X2檢驗,分別用于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計算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結石清除率、結石殘留率均明顯改善(P<0.05);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
臨床認為,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適用于小的結石,對于較大結石來說,應采取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基于此,臨床上提出了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輸尿管軟鏡可彎導光纖維束,進入患者腎盞及腎盂等部位較為方便,可對結石進行最大程度探查。
本組結果:實驗組患者結石清除率、結石殘留率均明顯改善。
綜上,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實施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
作者簡介:劉劍鋒,男,1980年5月出生,大學文化程度,主治醫師,現就職于大慶市第五醫院泌尿外科,從事泌尿外科醫療工作。
的效果較為確切,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結石清除率及下降患者結石殘留率,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石英, 張悅, 李凱, et al. 經皮腎鏡和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分階段處理復雜性腎結石臨床探討[J]. 重慶醫學, 2017(05):117-119.
[2] 唐浩, 陳松寧, 楊水華.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 安徽醫藥, 2016(2).
[3] 沈林.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對復雜性腎結石臨床療效分析[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