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 目的:探究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的觀察及護理體會。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收集到的60例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清創治療,觀察組患者則予以急診術后VSD治療,同時加強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換藥次數、住院時間以及創面感染情況,并對比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換藥次數和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創面感染率0.00%,顯著低于對照組13.33%,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急診術后應用VSD,且加強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感染發生幾率,加快患者恢復速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骨折;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VSD;護理
【中圖分類號】R 68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70-02
近年來,由于我國交通、工業的不斷發展,意外事件發生率較高,骨折伴軟組織創傷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傳統的治療方法即為對創面定期換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創面感染率及患者痛苦,導致治療時間延長,而且為其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1]。現階段,由于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新型創傷療法即負壓封閉引流術(VSD)被廣大醫護人員和患者所接受。為探究VSD應用效果和護理要求,本次實驗對我院收集到的60例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進行分組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就診的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共收集病例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病例16例,女性病例14例,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為(32.15±2.08)歲,創傷時間1—8h,平均創傷時間為(3.54±0.52)h;觀察組:男性病例17例,女性病例13例,年齡24—43歲,平均年齡為(33.01±2.04)歲,創傷時間1—7h,平均創傷時間為(3.46±0.61)h。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以及創傷時間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資料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清創治療和換藥護理等,而觀察組則予以急診術后VSD治療,并加強護理干預,主要操作內容為:(1)VSD引流術:VSD的主要特征在于使用生物半透明膜對創面進行封閉,使其成為一個密閉空間,再通過持續有效可控制的負壓來促進創面愈合,負壓的高低和持續性可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通常情況下,臨床治療需將負壓控制在125mmHg—450mmHg,一旦負壓較低,會引發阻塞。針對極為嚴重的軟組織創傷患者,在完成急診手術后,因組織水腫會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破裂,若此時增加壓力,極易引發患者發生出血現象,故而護理人員需注意仔細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一旦發現引流液顏色鮮紅,且引流量超過400ml,需立即上報主治醫師,并進行相應的處理,減少負壓至200—300mmHg,防止出現嚴重后果。(2)觀察:為保證引流管的密封性,護理人員需仔細觀察薄膜完好性,判斷負壓是否持續、有效。良好的負壓狀態即為用手指輕輕按壓敷料,感覺輔料柔軟,稍用力擠壓無細小水滴從泡沫敷料里滲出到敷料表面或周圍皮膚,管型明顯可見[2]。(3)護理干預:引流成功的關鍵點就在于對患者創面進行有效負壓引流。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及早發現阻塞并分析其原因;定期檢查VSD材料,同時注意檢查引流管的密封狀況和連接狀況,一旦發現引流管因血塊或壞死組織阻塞,可采用20ml的0.9%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管至暢通,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準確記錄沖洗量。為保證引流量準確,在匯總引流量時應注意減去沖洗量。(4)其他護理: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為緩解水腫情況,可抬高患肢,保證靜脈回流;叮囑患者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以加快組織愈合速度,同時加強患肢主動及被動運動、指導患者進行踝泵運動及肌肉等張收縮運動,在促進血液循環和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關節僵硬和壓力性損傷等并發癥發生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換藥次數、住院時間以及創面感染情況進行記錄,并予以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分析實驗數據,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數據t檢驗;使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換藥次數和住院時間
對照組患者換藥次數和住院時間明顯多于觀察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創面感染率
對照組有4例患者出現創面感染,其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無患者出現創面感染,其發生率為0.00%,經比較顯然觀察組更低(X2=4.286,P<0.05)。
3 討論
VSD作為一種用于各種復雜創面的全方位、高效能的治療方式,可有效引流出患者創面分泌物、壞死組織和淤血,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減少其對組織的刺激,促進創面愈合。另外,該項引流技術與人工皮較為相似,可將創面與外界良好隔絕,以減少細菌的侵襲,同時能夠改善創面循環,加快肉芽組織的生長速度。
綜上所述,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的效果極佳,可減少換藥次數和創面感染率,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作為臨床理想方法予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威.骨折伴軟組織創傷急診術后應用VSD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167-169.
[2] 李蓮紅.臨床骨科護理細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