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x


【摘 要】 目的:分析喂養不耐受新生兒接受袋鼠式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喂養不耐受患兒中隨機選取94例,入選患兒均經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n=47)和探討組(n=47),為參照組患兒提供保溫措施以及喂養指導等常規護理,同時為探討組患兒提供袋鼠式護理干預。結果:2組患兒出院頭圍以及出院身長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探討組患兒出院體質量明顯高于參照組患兒,2組患兒出院體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出現不良反應患兒共計10例,總發生率為21.28%,探討組出現不良反應患兒共計5例,總發生率為10.64%,2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喂養不耐受新生兒提供袋鼠式護理干預有助于促進其生長發育并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喂養不耐受新生兒;袋鼠式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71-02
作為兒科多發病,新生兒喂養不耐受屬于喂養過程中多發性護理問題,主要引發原因包括患兒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胃腸道功能較差以及胃腸動力差等,喂養食物時容易出現倒流現象,因此會出現喂養不當現象[1]。此次研究旨在探討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新生兒科接受治療的喂養不耐受患兒采用袋鼠式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在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喂養不耐受患兒中隨機選取94例,體質量均低于2000g,排除重度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腸梗阻等嚴重先天畸形患兒、重度窒息患兒、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患兒[2]。入選患兒均經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n=47)和探討組(n=47),其中,參照組男性患兒26例,女性患兒21例,胎齡28-34周歲,平均(30.2±2.3)歲,體質量872-1890g,平均體質量為(1356.3±2.2)g,探究組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2例,胎齡28-33周歲,平均(30.5±2.2)歲,體質量877-1870g,平均體質量為(1360.3±2.5)g。入選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分組后臨床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參照組患兒提供保溫措施以及喂養指導等常規護理,同時為探討組患兒提供袋鼠式護理干預,如下:對早產兒母親進行護理知識培訓,待新生兒體質量超過1000g后,由專業醫護人員評估新生兒體質恢復情況,待其能夠自主呼吸后即可實施袋鼠式護理,為母親提供環境輕松、具有較好私密性以及室內溫濕度舒適的環境[3]。指導母嬰以舒適坐姿靠在椅子上,將早產兒衣服褪去后裸露全身并靠于母親胸前,保持60°或者直立位,以保證母嬰最大限度皮膚接觸,指導母親一手將患兒臀部托住,將另一手放置于患兒背部,在其背部覆蓋毛毯以取得保暖效果,實施袋鼠式護理期間母親輕聲與嬰兒交流并對其進行撫觸或者輕吻等動作,早產兒若出現泌乳反射需要為其提供母乳喂養。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患兒呼吸、皮膚溫度以及膚色變化等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并采取處理措施[4]。
1.3 觀察項目 比較住院期間2組患兒生長發育情況以及住院期間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應用 所用數據資料分析軟件為SPSS21.0,(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通過χ2、t檢驗進行比較,x±s表示計量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 結果
2.1 比較住院期間2組患兒生長發育情況 2組患兒出院頭圍以及出院身長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探討組患兒出院體質量明顯高于參照組患兒,2組患兒出院體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2 組患兒住院期間不良反應情況 參照組出現不良反應患兒共計10例,總發生率為21.28%,探討組出現不良反應患兒共計5例,總發生率為10.64%,2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袋鼠式護理對于促進母嬰關系改善以及控制新生兒體溫均能夠發揮積極作用,而且具有效果可靠、費用低廉以及操作簡單等特點,既能夠保證護理效果,同時還能夠使新生兒死亡率得到明顯降低,有助于穩定患兒生命體征,促進其神經系統發育,有利于改善早產兒體質和身心健康[5]。
此次研究中,探討組患兒出院體質量明顯高于參照組患兒,參照組不良反應患兒總發生率為21.28%,探討組總發生率為10.64%,2組出院體質量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為喂養不耐受新生兒提供袋鼠式護理干預對于促進其生長發育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敬芳,滕云,馬麗.袋鼠式護理對晚期早產兒的快速康復的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52):210.
[2] 黃曉睿,向建文,王越.袋鼠式護理防治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21):3356-3358.
[3] 張瑜.袋鼠式護理在新生兒科的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17,4(21):177.
[4] 金二麗.探討袋鼠式護理對新生兒神經行為及體格發育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148.
[5] 孫紅梅.袋鼠式護理用于極低體重新生兒中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