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梅

【摘 要】 目的:了解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施行意義。方法:將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隨機分組,常規干預組給予常規護理,細節干預組采取細節護理管理模式。比較效果。結果:細節干預組滿意評分、血清炎性指標、醫院感染途徑認知水平、無菌操作質量水平、洗手規范質量水平、消毒隔離質量、合理使用抗生素評分、醫院感染發生率對比常規干預組有優勢,P<0.05。結論:住院患者實施細節護理管理模式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各項管理質量,并控制炎癥指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減少感染風險,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管理模式。
【關鍵詞】 細節護理管理模式;醫院感染管理;施行意義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60-01
醫院感染涉及各個方面,如消毒和隔離,醫療廢物處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這些都是影響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風險因素[1-2]。 研究顯示,多數的醫院感染是由于護理操作不當或不充分造成的,因此改進護理管理模式對于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具有重要意義。醫院感染也是評估醫療質量和影響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住院患者的感染預防管理,從細節入手,減少和杜絕感染的發生。本研究分析了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的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將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分組細節干預組年齡21-73(48.78±2.90)歲。男23例,女17例。文化程度小學有6例,初中14例,高中15例,大學5例。常規干預組年齡22-72(48.57±2.78)歲。男21例,女19例。文化程度小學有6例,初中15例,高中15例,大學4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護理方法
常規干預組給予常規護理,細節干預組采取細節護理管理模式。(1)強化細節管理的概念。規范護理人員細節護理培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手衛生消毒隔離制度,注重培養護理人員的嚴謹態度,提高責任感。(2)加強培訓。定期開展知識和技能培訓,將護士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定期評估,評估結果和績效的培訓相結合,提高護理人員全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能力[3]。(3)加強環境消毒。病房應每天用移動式醫用空氣消毒器消毒至少1小時;物體表面和地面應在早晨,傍晚清洗一次,如果污染,必須在現場進行消毒和消毒;保持病房和診所的空氣流通,并定期使用清潔空氣過濾器以凈化空氣。(4)抗生素合理使用。住院患者應長期應用抗生素。護理人員應掌握抗生素的原理和功能,熟悉藥物禁忌癥,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尋找合適的溶劑,收集尿液,血液和分泌物樣品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治療。在敏感性試驗后施用藥物,確保用藥更具有針對性。(5)醫療器械消毒。使用醫療器械后,應及時清洗消毒。每天用乙醇紗布擦拭,特別是當心電監護儀的導線被痰,嘔吐物和血液污染。氧氣加濕瓶每天更換,并立即送到供應室進行消毒。無菌水用于加濕溶液[13]。(6)注意保護易感人群。對于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住院患者,需要做好重點管理,并規范使用抗生素,最好結合細菌培養以及藥敏試驗結果科學用藥。(7)用品消毒管理。嚴格消毒床上用品以免導致細菌滋生而引起感染。對患者所用的物品進行定期消毒。(8)加強重要環節的管理。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侵入性護理,包括靜脈留置針,呼吸機,導管等。加強護理人員的標準化和安全護理指導,包括消毒劑配置和正確使用,清潔和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處理,個人安全保護,進行規范的洗手和手消毒,以及醫療廢物處理。護理人員經常每天接觸注射器,并應注意防止血液傳播的疾病被針頭刺傷。(9)改善醫院的管理體制。制定各種護理管理體系和流程評估標準,規范運行規范制定,更好地為護理人員提供依據,提高護理管理制度的實用性,加強各級管理,及時糾正問題,相關管理制度將在日常工作中實施。(10)最后是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監督檢查。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管理人員應加強對管理體系是否落實的跟蹤,監督和檢查指導,實施質量控制,不斷提高管理質量,提高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質量。(11)一旦住院患者和親屬前來就診,需要嚴格按照就診要求進行就診,盡量減少與住院患者的接觸;同時,向住院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相關的感染預防疾病知識,力求了解住院患者及其家屬,使住院患者及家屬能積極配合醫院治療,從而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療效果。(12)特殊消毒隔離:對感染的住院患者需要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手術人員分工明確,住院期間禁止住院患者外出[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評分;醫院感染途徑認知水平、無菌操作質量水平、洗手規范質量水平、消毒隔離質量、合理使用抗生素評分;護理前后血清炎性指標;醫院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15.0軟件中t檢驗、卡方檢驗進行計量、計數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評分
細節干預組的滿意評分更高,P<0.05。細節干預組的滿意評分是94.57±3.25分,而常規干預組的滿意評分是80.21±2.26分。
2.2 血清炎性指標
護理前兩組血清炎性指標比較,P>0.05;護理后細節干預組血清炎性指標優于常規干預組,P<0.05。如表1.
2.3 醫院感染途徑認知水平、無菌操作質量水平、洗手規范質量水平、消毒隔離質量、合理使用抗生素評分
細節干預組醫院感染途徑認知水平、無菌操作質量水平、洗手規范質量水平、消毒隔離質量、合理使用抗生素評分優于常規干預組,P<0.05,見表2.
2.4 醫院感染發生率
細節干預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更少,P<0.05。細節干預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有1例,而常規干預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有8例。
3 討論
醫院中存在的病原體相對密集且多樣,患者的抵抗力較弱,侵入外部病原體的能力較低。 一旦發生醫院感染,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還會增加患者的治療費用,這將對患者的康復產生不利影響,并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根據細節管理,它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通過強化細節管理的理念,可以有效提高醫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護理操作水平,提高預防醫院感染的能力。加強環境消毒可以減少患者流量和病原體入侵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加強醫療器械的消毒和床單的終端消毒可以防止攜帶致病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或傳播[5-6]。由于易感人群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高風險,加強對易感人群的保護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10]。通過護理管理,促使相關護士逐漸關注醫院感染,有效降低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培訓和考核,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現護理管理質量的不斷提高,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顯示,住院患者實施細節護理管理模式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各項管理質量,并控制炎癥指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減少感染風險,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偉華.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8):216-217.
[2] 賈晉紅.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8):115+118.
[3] 陳挺.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應用于醫院感染控制中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1):190.
[4] 李蓉.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管理及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6):90-91.
[5] 王越.細節護理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對醫院感染的預防作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8,41(04):82-83.
[6] 張鳳.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7):191+193.
[7] 高影,周靜.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管理及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9):187-188.
[8] 冀金桂.探討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及并發癥發生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6):107+111.
[9] 任云霄.淺談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管理及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4):211+213.
[10] 夏青青,鄧雪輝.探討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06):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