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斯
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打造“親”“清”政商環境展開深入研究,先政商關系不“親”“清”的主要表現進行了分析,然后重點提出幾點措施,主要包括發揮出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加強構建政商交往行為規范、不斷完善容錯免責機制等,以此來發揮出對黨內政治生態的凈化作用,從而確保“親”“清”政商環境的順利構建。
關鍵詞:黨內;政治生態;親清政商環境
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反腐敗形勢已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將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位,加強“親”“清”政商環境的構建,以此來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環境,構建清正廉潔、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不斷提高市場生態的透明性、法治化以及高效性,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踐行和諧文明民主法治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目標。所以說,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打造“親”“清”政商環境,已經成為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點,必須要將其落實到位。
一、政商關系不“親”“清”的主要表現
在黨的十八大前后中,政商關系的表現是不相同的。總體來說,在黨的十八大之前,政商關系“親”而不“清”,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沒有對邊界進行充分了解,徇私舞弊、狼狽為奸現象時有出現,這已經對市場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對黨風政風民風產生了阻礙作用。極個別黨員干部搞政商一體化,甚至允許親屬經商辦企業。一些民營企業老板在擔任政協委員等職務下,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成為了“紅頂”商人。在黨的十八大以后,對政商關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凈化程度越來越高,一些企業的“托人找關系”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有效治理了權錢交易行為。但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卻出現了遠商、慢商等行為,政商關系“親”而不“清”問題比較嚴重,這主要包括:
首先,往來比較少。一些黨員干部雖然提高了紀律意識,但是對民營企業的防范心理也比較重,其界限的劃分比較明確化。同時,如果在企業發展中遇到貸款和經營等方面的問題,也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導致風險進一步蔓延,這對于“清廉”“干凈”產生了極大的阻礙。
其次,缺少干勁。一些地方和部門以往對全員招商進行號召,結合項目,運用激勵手段,可以激發干部招商引資的熱情。但是在反腐態勢的影響下,以往收入和好處比較少,一定黨員干部沒有正面處理服務企業的訴求,甚至將其視為“累贅”。
再次,不作為不擔當。諸多群眾對一些部門和單位放管服的難以落實予以了不滿的態度,極大地凸顯出了“事難辦”這一問題,沒有積極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與實際出現了極大的出入。同時,部分領導干部在落實國家政治過程中,也呈現出了比較消極的態度,對于上門反映困難的企業,其態度比較漠視,這對諸多民營企業投資創業熱情產生了極大的打壓。
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打造“親”“清”政商環境的措施
(一)發揮出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對于黨政主要領導來說,要提高對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高度重視,以此來作為改進作風的關鍵點,將紀律底線落實到位,與法律紅線保持明確的距離。在明確權力界限的基礎上,要加強與同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與企業家不定期進行交流和溝通,創建良好的親商、愛商的氛圍,及時為企業進行答疑解惑。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為企業發展諫言,旨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進步,確保重商氛圍的順利構建。
(二)加強構建政商交往行為規范
人情與法紀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官”“商”要加強交流,避免出現勾肩搭背的行為,做到相互尊敬和愛戴。而且還要體現出公私分明,官要按照紀律規矩進行辦事,商要結合市場規律出牌,不對官員進行“圍獵”。首先,要基于法紀,加強政商交往規則的構建,發揮出“明規則”的作用,加大負面清單管理力度,打造良好的政商關系。其次,針對企業和商人,要實施“黑名單制”,而如果出現不正當競爭行為,必須要予以制止,反之,如果廉潔記錄突出的,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引導民營企業與政府和部門之間構建良好的交流關系,踐行守法誠信,確保“親”而不“疏”的有效落實。
(三)不斷完善容錯免責機制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要加大落實力度,在改革發展過程中,要將干部身上存在的錯誤找出來,避免出現違法違紀行為。其中,要加強容錯免責機制的構建,提高對企業負責和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將干部干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如果一些干部干事在工作上存在些許錯誤,但是在為企業排憂解難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要予以客觀處理的態度,對執紀執法的政策界限予以充分掌握。
(四)加大紀律強化監督問責力度
要提高對權錢交易、官商一體問題的高度重視,并對為官不為進行查辦。專項治理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將放管服改革落實到位,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標準化水平,簡化復雜的審批程序,不斷提高政務公開水平,嚴懲怠商和欺商等行為,并以點名通報的形式,適度曝光典型問題。
三、結語
總之,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打造“親”“清”政商環境勢在必行,可以有效遏制徇私舞弊、勾肩搭背的腐敗行為,不斷提高政權的清晰度和透明度,避免出現親”而不“清”行為的出現,從而貫徹落實好十九大精神。
參考文獻
[1] 齊高龍,鄭曙村.習近平新時代政治生態思想研究[J].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12(06):110-117.
[2] 馬桂瑞.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凈化黨內政治生態[J].經濟師,2018(12):42-44.
[3] 張剡.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大力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和高質量發展環境[J].廉政瞭望(上半月),2018(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