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仲殊
飛香漠漠簾帷暖。一線水沈煙未斷。
紅樓西畔小闌干,盡日倚闌人已遠。
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
舊年顏色舊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注釋:
1.水沈,一般寫作“水沉”,即沉香。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里有云:“(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2.鳳尾,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紅樓夢》第26回中有描寫瀟湘館翠竹的句子:“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仲殊,生卒年不詳。北宋僧人、詞人。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仲殊曾應進士科考試。年輕時游蕩不羈,差點被妻子毒死,便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有人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
仲殊與蘇軾往來甚密,蘇軾說他“胸中無一毫發事”(《志林》卷11),“通脫無所著”(《東坡后集》卷一《破琴詩引》),還稱仲殊“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稗海》《志林》卷11)。仲殊的詩散見于各類筆記,如《京口懷古》、《潤州》等詩,雄放而有情致,頗具唐人意境。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詞作方面:有些作品,如《訴衷情》“涌金門外小瀛洲”、《蝶戀花》“開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譽為“篇篇奇麗,字字清婉”(《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很多詞作還帶有蘇軾超邁橫絕之風,這在他登臨懷古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顯著,如《金蕉葉》“六朝遺恨連江表,都分付,倚樓吟嘯”,《定風波》“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都在壯麗空闊的景物描繪中寄寓歷史的感慨;還有如《南柯子》寫“六和塔”,《柳梢青》寫天涯羈旅、行人之感,也都清新灑脫。
仲殊有詞1卷,名《寶月集》,早已失傳。近人趙萬里輯《寶月集》1卷共46首,斷句7,《全宋詞》據以收錄時,有所增補。《全宋詞補輯》又新補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