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智鋒


摘 要:煤礦機電系統作為煤礦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煤礦生產安全、提升煤礦生產效率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而通過將PLC技術應用到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對于提升整個控制系統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從PLC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分析入手,重點剖析了PLC技術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的具體應用,并對PLC技術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的應用進行了測試。
關鍵詞:PLC技術;煤礦機電控制系統;應用;探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6.070
0 引言
PLC技術的本質為一個可被執行的編程存儲器,在復雜邏輯執行與運算中能夠取得較好應用效果,通過數字信息、執行方式及輸入輸出等,實現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大量實踐表明,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通過PLC技術替代原有繼電控制技術,能夠使整個系統更為準確、快捷、高效。
1 PLC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應用PLC技術時,主要利用的是自動控制的方式實現對系統任務的自動處理,整個過程主要包含有3個環節,具體為:輸出刷新環節、程序執行環節及采樣輸入環節。
1.1 采樣輸入環節
具體原理為:通過CPU掃描儀對工作面進行全面掃描,同時,將掃描得到的數據進行及時記錄并將其存儲到I/O存儲映象區內,之后采集得到的數據會被隨機傳送到各個獨立的處理運行部位,在該環節中得到的各類數據是相互獨立的,后續階段操作不會影響到該階段數據的獨立性。
1.2 程序執行環節
在執行的過程中,PLC技術按照梯形圖流程完成對應的掃描,在進行掃描過程中,具體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既定的邏輯進行,并最后將計算得到的信息收錄到計算機中。確保該環節準確無誤的關鍵是保證各類數據的一致性,防止進入到系統中的數據有錯誤指令。
1.3 輸出刷新環節
該環節主要是對輸出的數據進行執行,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通常情況下是通過上述信息實現對整個電路系統的有效調整,最終完成對機電設備的調控。
PLC控制系統的具體工作原理見圖1所示。
2 PLC技術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的具體應用
2.1 總體方案設計
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應用PLC技術時,最為核心的部位是電控系統,而在電控系統中變頻調速系統和核心處理器是系統的核心環節。本文在分析時選擇使用PLC核心處理器為:S7-300。整個機電控制系統主要包含有:操作臺觸摸屏、低壓配電柜、制動電阻柜、變頻電阻柜及PLC控制箱。整體結構見圖2所示。
其中各個組件的具體功能為:
(1)PLC控制箱功能:設計電控系統核心包含兩套PLC,功能分別為:對電控系統運行進行監控;自動或者手動完成機電控制系統的提升、接受指示信號、安全閘、速度給定工作閘及閉鎖等功能。
(2)變頻電阻柜功能:主要是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速度控制,同時具有能量反饋功能。
(3)制動電阻柜功能:主要是整個控制系統的運動部件的制動,例如,對煤礦提升機進行減速或者制動。
(4)低壓配電柜功能:主要是對控制系統中各個部件進行供電。
(5)操作臺觸摸屏功能:主要功能是顯示相關信號燈、通信、指示燈及操作按鈕等。
2.2 硬件設計
PLC技術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的硬件主要包含有:配電系統硬件、變頻調速裝置、PLC控制系統等,具體設計如下:
(1)硬件電路設計。本次設計選擇使用西門子S7-300硬件模塊作為電源模塊、編程設備、通信模塊、接口模塊、CPU模塊的主要組成部分,具體的電路結構框架圖見圖3所示。在CPU模塊中主要包含的是存儲器、微處理器,主要作用是采集機電控制系統的狀態信息,同時,執行電控系統的程序指令,對故障點也能夠進行智能監測,電控系統中的數據和程序也存儲到其中。接口模塊主要功能是完成數據交互;在通信模塊中,主要功能是完成I/O接口、上位機、PLC等設備之間信息的傳遞;本次在進行編程時,選擇的編程設備為:STEP7,在該設備中可實現對不同文本程序的高效編輯;電源模塊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設備進行供電,將外界輸入的220V交流電壓,轉變為PLC控制系統所需的5V和24V電壓。
(2)雙PLC控制系統設計。本次設計選擇采用雙PLC控制系統,這對于提升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設計模塊有:1)對I/O接口進行分配設計,I/O接口信息包含有模擬信號、開關信號兩個部分,開關信號就是數字信號,具體信號數量為:132、24,備用的數量是16、31;2)安全回路設計,本次安全回路設計包含有2套安全回路,分布為:以PLC軟件程序為基礎的安全回路;以繼電器開關為基礎的串聯硬件安全回路;3)電氣聯鎖,這主要以煤礦安全需求出發,設計的一系列機電聯鎖。
(3)變頻調速裝置設計。煤礦機電控制性能優劣受到變頻調速裝置設計的影響較大。在本次設計時,選擇使用以交直交為基礎的變頻調速方案,具體型號為西門子SM150系列電壓源型交流交變變頻器,其主要優勢是,系統結構更為簡單,工作效率相對更高,同時,承受的電壓更大,實際容量也更大。此外,本次為了提升動態響應效果與調節精度,在對拓撲結構進行設計時,選擇使用二極管鉗位三電平。
2.3 控制軟件系統設計
本次設計的軟件控制系統全部在WINCC與STEP7上完成,在總程序中包含有較多的子程序,所有子程序選擇單獨編寫的方式進行,具體流程見圖4所示。
(1)輔助啟動設計。在煤礦機電控制系統中,動力裝置、油泵及電機等是聯鎖關系,在系統工作之前,這些輔助系統首先得進行啟動,主要作用是對機電控制系統中的動力制動裝置進行控制。
(2)系統啟動設計。在準備程序完成之后,會對系統是否啟動進行判定,若符合了啟動條件,則聯鎖手柄、控制手柄等會調整到啟動位置,然后系統會立即啟動。
(3)安全回路設計。在進行安全回路設計時,主要是對已經設計到系統中的軟件、硬件的安全進行保護控制,若出現了提升機故障的情況,則會啟動硬件保護,發生倒閘停車。若軟件出現了故障,則會出現閉鎖報警。同時,在系統中設計故障種類存儲記憶功能,若故障排除,則安全制動會被解除,恢復正常使用。
3 結束語
上述系統設計完成之后,為了對PLC技術具體的應用效果進行檢驗,以上述硬件與軟件為基礎,對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了測試,從測試結果中看出,整個機電控制系統運行較為平穩,在系統啟動與使用的過程中總體的沖擊電流較小,且可以較為平穩的達到運行的狀態,較好克服了在傳統機電控制模式中,受到井下瓦斯、煤塵等因素的負面影響,總體的抗干擾能力與安全性相對于傳統方式均實現了較大的提升,此外,系統包含有較多子系統,方便系統進行進一步升級,若增加相關功能,僅需在這些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子單元擴充即可。
參考文獻:
[1]封平安,趙亦輝,田江偉.基于PLC的雙路CAN在采煤機通訊系統中的應用[J].煤礦機械,2017,38(04):165-166.
[2]胡志偉,陶鑫.WinCC與S7-300PLC在煤礦帶式輸送機中部采制樣系統中的應用[J].煤礦機電,2017(05):56-60.
[3]張文發,丁金龍,仝燕翔.基于開關磁阻調速電動機的礦用智能局部通風系統[J].煤礦機電,2011(06):51-54.
[4]付海軍.PLC技術應用于煤礦提升機電控系統中的具體實施探析[J].硅谷,2014,7(11):74+76.
作者簡介:葉智鋒(1976-),男,福建永春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煤礦機電技術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