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鋒
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體育,并將分數計入學生升學總分,這個實施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學生考出理想的成績,我認為對九年考試前的體育教學必須加以改革才能更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全面的鍛煉身體,進一步加強學科滲透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樹立現代體育意識,把健康與生存學習生活和自身的發展聯系起來,提高體育興趣,養成積極自覺參加鍛煉的習慣。
以中考項目為重點,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中考項目:男:1000米,引體向上,跳繩,50米。女:800米仰臥起坐,跳繩,50米,每項10分共40分。
重點與難點:
1、重點是項目:男:1000米,女:800米成績的提高。
2、難點是男生的引體向上的教學方法研究。
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情況:
1今年的九年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大部分沒有進行過規范的體育課學習,組織紀律、行為習慣均待形成和規范。
2,是人一生身心發展趨向成熟的轉折時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將進入發育的高峰時期,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變化。
3,這階段促進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積極的手段就是體育鍛練。體育鍛練不僅可以使之獲得健康的身體,增強體力和腦力活動的能力,使你獲得心理的滿足和心理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迅速的提高學生的身體質素(即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調)和運動技能,是中考前的重要任務。
(一)首先要解決課堂紀律和認真度問題.隊形、隊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中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采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沒有參與或少參與,就算不上“主體”了。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被動的、應付的會直接影響學生中考成績。
(三)以游戲為載體處進學生身心健康游戲:可以使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松,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煉,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好作風,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
(四)教材的安排,中考內容為主。主要是運動實踐,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所以在安排教學計劃時,最好是把素質練習的教材與學生有興趣的教材合理的安排,如:跳遠、排球、素質練習(發展速度)籃球、鉛球素質練習(發展力量)足球、雙杠素質練習(發展耐力)等。
(五)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區別對待。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按學生身體的實際能力進行分組,技術好的和身體素質強的分在一組,技術不好的和身體較弱的在另一組。在練習的過程中可采取升降組的方法,成績提高,有進步可升到強組,成績下降可降到弱組,這樣,以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六)開學初對學生的體質進行測試,并把成績貼到班級墻上,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激勵學生在以后的練習中更加努力。另外通過學生的體育成績了解到學生運動能力的弱項,制定以后的教學內容,強化訓練。在十月初進行一次測試,培養學生的考試習慣,總結前面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練習結果,為后期到考試期間體育訓練計劃內容做一個好的依據。
二、課內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的方法。
課內教師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教學,課外讓學生反復實踐、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內容。
(一)教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做到幫助輔導,教學不是注意培優,就是重視補差,一是有些學生不能像優生那樣準確完美的完成動作,而是需要教師花費更多時間進行輔導,二是不屬于“關心輔導”的對象,加上有的中等生在性格和氣質方面性格內向.偏于沉默,時間久了,他們的進取心和信心就有所減退,于是成了“沉默層‘。對待這些學生,教師如果不及時解決,他們就會向差生滑落,成為新差生,為此,教師在注意營造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賜發令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自信,促其進步。
(二)體育訓練工作的安排,應該科學合理,不可太隨意。如早操訓練統一制定訓練計劃,統籌安排,即使遇到天氣原因也會及時調整計劃,進行相關練習,但在訓練過程中,年級組長不能及時地與體育老師做好相關溝通,時間上更是自行自定,導致訓練計劃的混亂,更有因天氣原因便擅自解散訓練,導致訓練的系統性遭到破壞,所以年級組長,班主任體育老師遇到相關問題要及時溝通
(三)根據體育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布置課外作業,要求學生:(1)早鍛煉,定時定量進行耐力方面的練習。(2)作業以外要求學生每周鍛煉二次(接近中考時再增加次數),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帶領進行速度、力量、彈跳的練習。教師進行輔導和檢查工作。
(四)開展針對中考項目的測驗競賽。
有意識的選擇與考試地點相似的場地進行測驗競賽,以有利于提高學生適應考試環境與氣氛的心理能力。具體做法是:各班建立中考項目成績冊,以班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中考項目的比賽,學生的成績記錄到成績冊里,每月末總評一次,選出學年前50名成績,每月全學年成績統報一次,用這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自己幾年來的一點做法,我認為只有這樣合理安排九年體育教學,才能真正全面的發展學生的身體,提高身體素質,適應中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