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勇
在中國目前的汽車生態下,泊車成了一個大問題。盡管在各種險象環生、千鈞一發的狀態下,泊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早已見多不怪,依然有太多的人對這種情況感到無比頭痛。
這就是機會。如果你能幫助顧客解決這一難題,你將擁有一項別人無法比擬的核心競爭優勢。
顯然,“代客泊車”就是一個頗具價值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期、夜晚或者環境條件較為復雜惡劣的情況下,如果能享受到代客泊車的服務,對于顧客,尤其是駕車前來的女性顧客來講,簡直稱得上是一種解放,一種奢侈。
遺憾的是,盡管這項服務的諸多好處并不難想到,敢于在實際業務中踐行這類服務的店家卻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無非是怕承擔風險——動顧客的車可不是一件小事!萬一把車剮了碰了,這個責任我可擔不起,這份錢我也賠不起!
理解,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可是不知這些店家想過沒有,恰恰是這份擔心,這種風險,本身也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機會?
在經濟學當中有這樣一個概念,叫作“風險互換交易”——把你的風險(或潛在風險)轉讓給我,但是要為此付費。對你而言,甩掉了一個燙手山芋,無險一身輕;對我而言,盡管到手的是一個燙手山芋,卻能得到錢。如此各得其所,互利共贏。
代客泊車就是這樣一種交易——把顧客的風險轉嫁給店家,固然會增加店家的風險,可與此同時,顧客所獲得的釋然感卻會成為店家的一個極大的加分項,為店家創造大量的潛在價值。顯然,這也是一種“雙贏”的狀態,店家并不吃虧。
就好像在職場中總是搶著干別人不愿意干的活更容易獲得老板的青睞一樣,天下鮮有沒有回報的付出。從這個意義上講,“有風險”“沒人愿意干”,這些因素全是好東西,因為它們為你創造了大量潛在的獲利機會,你應該對此報以感恩之心,趨之若鶩才對,而不是相反。
既然有風險,就需要得到妥善的預防和處理。給大家支上一招。不妨這樣做:
可以把剮蹭顧客的車輛作為一種經營風險,將其轉嫁給保險公司,也就是購買所謂的“經營險”。與此同時,一旦出現問題,除了照價賠償之外,作為歉意的一種表達方式,還可以發給對象客戶一張“終生優惠卡”。這張卡的好處在于,無論店家在此后的歲月中是否搞優惠促銷活動,也無論這樣的活動力度有多大,持卡者可終生享有在店家當期最優惠價格的基礎上再打一個折扣(比如說八折)的權利。不止如此,這樣的權利還可以在對象客戶的朋友圈中實現共享,無限延伸。具體地說,只要任何一個人能夠說出持卡客戶的任何一條有效信息,均可享受相同(或相近)的優惠條件。
這樣一來,壞事就會變成好事。通過這個小事故,店家不但能夠交到一個朋友,鎖死一個客戶,還能夠牢牢地鎖住這個客戶所有的親朋好友。
所謂“不打不成交”,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