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也是一味具有祛病養生功效的中藥。
一根大蔥三味藥
中醫學認為,蔥性辛、平,味甘、溫。蔥的全身,包括蔥葉、蔥白、蔥根須和蔥花,都可藥用。
蔥白:蔥近根部的鱗莖,具有發汗解表、通達陽氣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風寒、陰寒內盛、腹瀉等癥。
青葉:蔥的綠葉,具有祛風發汗、解毒消腫的作用,可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瘡癰腫痛等癥。
蔥須:蔥的須根,中醫學認為其具有解熱、補虛、殺毒的作用?!睹t別錄》中記載蔥須“主傷寒頭痛”。
民間流傳著吃蔥壯陽之說,其實這種說法不靠譜。從中醫學來看,蔥具有溫陽作用,并不壯陽;從現代醫學來看,蔥的壯陽效果也沒有科學依據。
蔥的營養
從現代營養學上看,蔥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C和磷等營養成分,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辛辣芳香氣味,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排汗、解毒和促進消化液分泌。
研究提示,蔥中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蒜硫胺素等化合物,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作用,有助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它還含有前列腺素A,能舒張血管,減少外周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并能促進鈉鹽排泄,對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病有療效,是高血壓伴有高血脂患者的佳蔬良藥。
蔥中含硒豐富,硒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和環腺苷酸的積累,抑制癌細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
蔥還含有很多抗衰老的成分,如半胱氨酸等,可推遲細胞老化。
怎么吃蔥最養生
1.風寒感冒:可用適量連須蔥白、生姜、紅糖煎服;感冒時如有頭痛、發熱、怕冷、無汗者,可用蔥白、生姜各15克,與適量食鹽搗成糊狀,用紗布包好,涂擦手心、腳心、前胸后背及肘窩,直到出汗為止。
2.胃痛:可用蔥白30克加生姜15克,搗爛炒熱,用布包好,趁熱敷在胃部。
3.風寒頭痛:取蔥須、豆豉各適量,溫煮少飲,可解肌發汗、除煩熱。
家庭日常烹調時,也可以放一些蔥。比如做魚肉、水產品菜肴時,不妨將蔥連同蔥須一起烹調,有很好的解除魚蟹毒性作用。
另外,蔥葉可以與豆腐同煮,或是將蔥葉與雞蛋做成蔥蛋,也十分美味。具體做法是:將蛋打散,加入鹽和醬油均勻拌成蛋液,再與蔥末拌勻。鍋內倒入植物油加熱,倒入蛋液,邊煎邊攪動,待蛋液煎至松軟時轉小火,翻面,兩面煎至金黃色即可。
蔥雖是保健食物,但也不是適合任何人。由于蔥具有解表發汗作用,因此表虛、多汗者應慎食。蔥是溫性食物,因此有內熱、陰虛體質者應少食。
另外,蔥的刺激性比較強,所以患有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