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當我把那些盆栽搬回家的時候,老媽正坐在沙發上打盹,人懶懶的。醫生說我媽有阿爾茨海默病前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癡呆癥。
老媽一輩子靠種菜為生,養大了我們。去年我把她從縣城接到身邊,逐漸發現她健忘、易疲勞、常頭痛,去醫院檢查后才知道她早已疾病纏身。醫生說要多活動,老媽說她可以多做家務,但醫生說的活動顯然不是無休止的家務,因為這些老媽都做了一輩子了。對于醫生說的那些諸如各種保健操類的活動方式,老媽很是反感,她覺得那是“吃飽了撐的”。醫生又說老人家不能老待在家里,要多出去交朋友,可老媽不愿出去,因為她只會種菜,那些穿著講究、燙著卷發、化著淡妝、系著絲巾、說著標準普通話的老太太讓她覺得不知所措。
我把三盆蝴蝶蘭、四盆君子蘭、五盆百合花從車上拿下來,大聲喊:“媽,快來幫忙。”她急急地走了出來,一邊接過我手中的盆栽,一邊埋怨:“這些個草又要不少錢吧,凈整這些沒用的東西,糟蹋錢。”我笑,在老媽的眼里,實用永遠是最重要的。
我說:“媽,這次您得幫我一個大忙。這些花都很貴的,您得幫我養好,我要送給一個重要客戶。”
老媽頓時來勁兒了,說:“放心,媽跟植物打了一輩子交道,肯定能幫你養好。”
我又拿出一摞書和花肥等東西,說:“媽,這些花可不像您那些菜,您得學習才行。每種花的養護方法和注意事項書上都寫得清清楚楚,花肥都在這,您先慢慢學。”
老媽找出從來不戴的老花鏡,可不少字她不認識,我又認真教她查字典。從此,為了那些花,老媽忙得不亦樂乎。
有一天,老媽在院里大聲喊:“花開了!”我跑過去,果真,一束蝴蝶蘭開了,紫紅花瓣,一層高過一層,仿佛無數蝴蝶在翩翩起舞。老媽仔細地查看這些花,說:“花竟然這么好看啊,我之前從沒注意過呢,難怪你那客戶喜歡,不愧是高雅人呀。”“您是生產高雅的人呢,您更高雅。”老媽害羞地笑,笑得很深,發自內心,我已經很久沒見她這么笑了。
周末,陽光燦爛,我把院門打開。很快,一群老太太涌了進來,大聲說:“你們家的花開得好美呀!”老媽迎了出來,說:“我養的。”老太太們立刻用崇拜的眼光看她,老媽的腰桿不由自主地挺了挺。
后來,總有人上門來向老媽請教養花秘訣。為了表述清楚,老媽甚至準備了演講稿,悄悄背熟。我兒子說:“外婆,你的粉絲真多。不對,是你的‘花粉真多。”老媽笑得合不攏嘴。
為了不引起老媽的懷疑,我把那些漂亮的蝴蝶蘭和君子蘭搬了兩盆到辦公室,剩下的送給好友,大家均是一片贊嘆。老媽漸漸成為很多人的偶像,我家院子里的花越來越多,我不動聲色地陸續送出去一些。
老媽偶爾會問我:“我的這些花真的對你有幫助?”
我理直氣壯地回答:“幫助可大呢!”
我沒說假話,這些花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它們幫我緩解了老媽身體上的疾病,幫我治愈了她一輩子的自卑與內向,幫我讓她成為一個自信的、快樂的、健康的老太太。原來,老人不僅需要一些保健品,有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更重要,比如,身心有所寄托、久違的成就感、發自內心的贊美,還有一份巧妙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