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蘭
[摘要] 目的 探究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為門診治療提供保障。方法 在該院資料庫中隨機挑選15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76例。對于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管理,對于觀察組患者應用護理心理學進行護理管理。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分,并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統計分析患者對于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對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的評分,護理質量得分為(86.25±2.35)分,成績為良好。對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的評分,護理質量得分為(93.46±3.22)分,成績為優秀。對兩組護理質量得分的平均值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78,P=0.01),兩組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得分平均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在考察結束后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在對照組的76例中,非常滿意的占25.00%,患者基本滿意的占46.05%,不滿意的占28.95%,滿意度為71.05%。在觀察組的76例中,非常滿意的占31.58%,基本滿意的占59.21%,不滿意的占9.21%,滿意度為90.79%。兩組滿意度數據的統計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69,P=0.01)。由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護理心理學對于提高護理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護理心理學;門診;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a)-0082-02
護理心理學是護理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護理情景與個體相互作用的條件下,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護理情景這個大背景中的個體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以及變化規律上。在這個定義中所提到的“個體”不僅指患者,同時也包含護理人員,也就是說,在研究護理心理學時不僅要對患者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同時也要研究護理人員的心理活動,這兩方面共同構成了護理心理學,兩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廢[1-3]。該文針對護理人員以及患者在門診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護理管理方法,用以研究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以下是詳細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的資料庫中隨機選取15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電腦軟件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76例。對于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4.3±3.2)歲,對于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5.2±2.6)歲,經統計,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實行常規的護理管理,例如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召開會議向護理人員反饋近期的工作情況等。
1.2.2 觀察組? 對于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在對照組護理人員的基礎上,應用護理心理學對其護理工作進行護理管理,具體的做法如下:①在日常的工作中,護理人員要增強自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加強自身的職業意識,保持良好的心態。護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培養自己愛崗敬業的品質,在平時不斷加強自己的學習,熟練掌握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樣有利于增強自己在工作中的信心,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能夠更加自信,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水平,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②注重護理人員自信心的樹立。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護理人員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很難充分地調動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因此,要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管理人員要根據各個護理人員自身的特點,結合時間、具體的情況等因素,利用物質、精神、信息等對護理人員進行激勵,不斷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幫助他們逐漸建立自信心。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尊重護理人員,不僅要尊重他們個人,還要尊重他們的工作,要根據他們的需要制定鼓勵措施,對于在工作中出現的不足之處要采取適當的方法指出,對于他們的優點以及取得的成績,要適時、適當地提出表揚,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總結。③指導護理人員進行合理的心理宣泄。在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指導護理人員進行適當的自我減壓,以便于護理人員以良好的狀態面對患者,護理人員要提高自我放松的意識,在護理人員過度緊張的情況下,或者不被理解的情況下,建立合理的目標,在對待學習、職位、職稱以及自己人生的大目標時,應該注重奮斗的過程,看淡最后的結果,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當自己情緒出項問題時,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調節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的自我疏導、自我減壓。以一種樂觀回上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管理人員應當選擇適當的機會對護理人員進行鼓勵,并安排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心理調節方面的知識,保證護理人員在工作時積極向上。④護理人員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調節人心理狀態的良好工具,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能夠有效地幫助護理人員排解心理上的壓力,管理人員應當努力創造條件為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組織各項業余活動培養護理人員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唱歌、旅游等,利用興趣愛好的作用幫助護理人員釋放在工作中的壓力,保持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同時,運動也是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當工作壓力或是生活壓力較大時,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緩解壓力,不能將消極情緒帶到工作中,影響患者的治療。⑤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護理心理學的主要內容還包括了患者,因此,在于患者的溝通中要注意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當患者存在對自身信心不足或者對治療存在疑惑時,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方式方法為患者排憂解難,利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對患者加以指導。當患者出現疾病時,其內心一定是十分焦躁的,因此護理人員要有充足的耐心,細心為患者解答問題,使得患者相信醫學、相信醫院,這樣,不僅能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也有助于在日后的治療中對患者的管理。
1.3? 評價指標
在考察結束后,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分,分為4個等級:當評分大于90分時,為優秀;當評分在80~90分之間的為良好;在60~80分之間的為及格;評分低于60分的為不及格。同時,對患者分發調查問卷,統計分析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綜合分析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1.4? 統計方法
在護理結束后,將所收集到的數據應用SPSS 21.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
在考察結束后,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分,結果如下:對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的評分,護理質量得分為(86.25±2.35)分,成績為良好。對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結果的評分,護理質量得分為(93.46±3.22)分,成績為優秀。對兩組護理質量得分的平均值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78,P=0.01),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得分平均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
在考察結束后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在對照組的76例中,非常滿意的有19例(25.00%),患者基本滿意的有35人(46.05%),不滿意的有22例(28.95%),滿意度為71.05%。在觀察組的76例中,非常滿意的有24例(31.58%),基本滿意的有45例(59.21%),不滿意的有7例(9.21%),滿意度為90.79%。兩組滿意度數據的統計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69,P=0.01)。觀察組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在門診護理的過程中,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聲譽的好壞,因此,門診護理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4-6]。由于門診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護理人員每天要完成極為繁瑣、平凡的護理工作,同時還要與患者、家屬等形形色色的人接觸、打交道,接觸不同的人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每個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性格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在對患者進行時,患者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也要求護理管理人員及時發現護理人員的心理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7-8]。通過研究發現,在門診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心理學進行護理管理,護理質量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從患者的滿意度調查結果來看,患者對于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在門診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心理學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尹小紅.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33):33.
[2]? 周鵬,莫寶妹.人性化管理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4):160-161.
[3]? 鄧梅.激勵機制在“120”急救中心獎金分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7,45(3):68.
[4]? 周慧明.試論護理心理學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7,4(9):74-75.
[5]? 程金蓮,石貞仙.護理人員實施心理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16(6):47-48.
[6]? 任曉波,許興麗,袁慧云,等.“管理年”醫院門診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5(5):335-336.
[7]? 宋建萍.新形勢下醫院門診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甘肅中醫,2017,8(2):27-48.
[8]? 戴曉陽,佟術艷.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40-45.
(收稿日期: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