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
我國企業正處于業財數據與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之下,單獨的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業務與財務的信息化融合、共享問題變得尤為突出。本文從業財融合、財務共享信息化以及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信息系統整合三個方面,分析了企業進行業財融合的必要性、財務共享信息化重要性以及兩者整合的趨勢性,從而為企業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信息化的研究提供參考。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浪潮的推動下,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深深的影響著各行各業的企業,迫使其不得不參與到這場浪潮之中,并占領一席之地,以備搶占市場先機。為企業拔得頭籌的信息便是這個企業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而財務部門是掌管整個公司大數據的命脈,因此,財務部門的全面轉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業務和財務的融合是大勢所趨,而整合以后的數據必須依靠財務共享信息化的支持,否則就難以使該數據發揮應有的價值,進而難以對企業內在價值的實現發揮重要作用。
一、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一)防范企業風險
企業在不斷地發展壯大中,必然要面臨各種內在和外在的風險,尤其在日常業務活動過程中,一些市場和經營成本因素具有不確定性,那么,對于加強風險的防范意識變得非常重要,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在風險出現前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或者說在面對風險時如何使得成本損失的最小,甚至取得經濟效益。這時,將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結合進行綜合考量就變得尤為必要。因此,業財融合不單單是將兩者機械的整合,更是對整合企業走向更好發展的一個指引。
(二)提高管理效率
業務活動就是構成企業的各個部門分管各自的業務所構成的活動,比如,生產車間就是生產工人生產某個產品、零部件,目前大多企業會通過人工手動將產品數量、質量信息送到銷售部門,他們之間互相傳遞信息的方式非常傳統,效率極低。業財融合的實現能夠從不同維度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簡化辦事流程,避免無用的勞動付出,提升管理流程的運行效率,最終實現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三)提供可靠決策
業財融合避免了財務脫離業務產生的數據失真問題,同時也避免了財務在企業做決策時不能充分發揮支持這一角色的問題,相反,業財融合可以將各部門數據整合,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揮企業所有數據的最大化優勢,將企業信息融會貫通,為管理人員的相關決策提供更加準確、全面、可靠的最優化信息,使得該企業所做的決策更加有效,能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好規劃。
業財融合,是指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效的業務融合,更好的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業務和財務本身就應當是一體化的,財務部門所有入賬基礎均來自企業其他部門日常的業務數據,兩者是相互融會貫通的關系。
二、財務共享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降低企業部分成本
現階段,我國大中小企業運用會計信息化系統已成為常態,這為財務共享信息化打下了基礎,加之財務共享信息化對硬件要求不高,這也為企業降低了適用財務共享信息化的成本;再者,財務共享打破區域限制、整合分散數據,將其信息化處理,全部運用互聯網處理,各部門之間傳遞信息的途徑也都通過互聯網,因此,降低了沒有必要的人工成本,因此,財務共享信息化能夠為企業降低部分成本。
(二)部門之間實現有效溝通
財務共享信息化使得企業財務數據的流動性不斷提升,避免一些重復工作發生的可能性,站在企業發展全局的角度看,可以真正引導全員參與到企業業務活動當中,實現雙向或者多向的溝通;再者,各部門之間的數據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分享,降低了由于信息的滯后性造成管理人員決策失誤的風險,各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得到了保障,反之,這也最大化地發揮了財務共享服務效用。
(三)規范統一子公司的管控
在企業中,擁有一個財務共享信息化系統不僅可以集中各個部門的信息還可以方便母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對接,各個子公司財務核算難免會不受管控,母公司難以對其進行實時的監管,而財務共享信息化可以及時了解到相關子公司的所有財務數據,做到跨區域實時數據匯總、分析,更容易為母公司提高財務管控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財務共享信息化本身就是一種企業管理模式不斷創新的產物。財務共享信息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就目前來看,在繁多冗雜的財務核算工作中,我們國家的企業財務共享信息化的成效主要體現在費用報銷、資金的應收應付等層面。近年來,財務共享信息化不斷被企業所接受和認可,應用財務共享信息化的企業在財務管控強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層面表現優秀。
三、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信息系統整合的趨勢性
(一)財務共享信息化的前提是業財融合
企業要想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位并拔得頭籌,就必須有強大的數據支撐,這就是財務共享信息化所提供的。然而,財務共享信息是需要借助大數據來進行分析的,而這個大數據不僅僅是指業務數據而是需要構建一個囊括采購、生產、銷售等橫跨企業日常管理活動各個環節的一組大數據,業財融合的實現滿足了對整個企業全方位數據信息化的要求。因此,財務共享信息化的前提是業財融合。
(二)業財融合的最終呈現是財務共享信息化
企業進行業財融合是為了將企業所有數據整合,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數據分析,從分析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來運用到管理決策當中,目前,我們國家各大中小企業中基本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水平,都有引進了一些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處理信息的工具,業財融合也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和運用。但是,現階段各企業面臨的問題是,數據整合出來之后就杳無音信了,這就是因為沒有將其落實到財務共享信息化這一步,只有將業財融合的數據呈現到財務共享信息化這里,數據信息才算是被真正的、有效的運用,因此,業財融合的最終呈現是財務共享信息化。
業財融合主要是財務向業務方向延伸,將兩者融會貫通的一個過程,將采購商、供應商、客戶這三方的數據輸入到財務中,也是企業將內外部的信息整合起來,標志著內外部信息不在是兩座孤島,這也在一方面實現了財務信息的共享。業財融合就是對企業經營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價值分析,來提升業務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共享信息化與業財融合難以明確區分,因此,實現業財融合后的財務共享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結語
在以大數據為依托的新時代背景下,及時、充分掌握數據的一方便是擁有主動權的一方,而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信息化便成為了一個企業的大心臟。本文從防范企業風險、提供可靠決策、提高管理效率這三個方面闡述了一個企業進行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從降低企業部分成本、規范統一子公司的管控、部門之間實現有效溝通這三個方面闡述了一個企業擁有財務共享信息化的重要性;從財務共享信息化的前提是業財融合、業財融合的最終呈現是財務共享信息化這兩個方面闡述業財融合與財務共享信息系統整合是大勢所趨。通過從這三個大方面的思考,筆者認為,企業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資源配置、風險防范等方方面面推動業財融合,在企業內真正實現財務共享信息化,這樣才能促使企業全面性的長效發展,在市場中拔得頭籌。(作者單位:天津科技大學)